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历史悠久。

  藏茶,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区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

  藏茶的功效

  在高寒缺氧、无水果蔬菜的条件下,人们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茶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之功能,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高原空气稀薄,气压较低,且十分干燥,年平均相对湿度大多地区40%,人体需要充分的饮料供应;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等,这对缺医少药的藏族地区人民防治常见病十分重要。藏医典籍将茶作为防治感冒、风寒和腹泻的良药。寺庙中喇嘛向求医拜佛的藏族人民布施药品、神水,常有茶在其中。拉萨大昭寺内至今珍藏着上百年的陈年康砖,被众僧视为护庙之宝,就是明证。南路边茶担当起“药剂师”“营养师”的重任,藏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康定城外茶马交易的现场

  茶马互市

  《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朝廷征战需要大量战马,茶马司负责从事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西藏一匹上等马可换茶叶120公斤;一匹中等马可换茶叶80公斤;一匹下等马可换茶40公斤。元、明、清三朝都先后在拉萨、萨迦、日喀则、江孜、墨竹工卡、拉孜、昂仁等地设立过"茶马司",管理茶马互市贸易。位于今名山新店,其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

  从雅安西运的边茶,背夫们一路艰辛将边茶背到打箭炉(康定),凭在“茶关”完成纳税,每五条边茶纳税一两白银后得到“茶引”即“完税凭证”,得到“茶引”的边茶方可进城送入“锅庄”,在锅庄内汉族茶商和藏族茶商们进行交易,随着马和茶“年成”的好坏,茶马交易结算价会有变化浮动。

  茶马古道上的背夫

  雅安的边茶产业已经发展成一项十分可观的事业。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当年的不仅没有公路,许多狭窄的山路甚至骡马都无法通行,那么成千上万吨茶叶,是怎样运到青藏高原的呢?

  这张在西康街头捕捉到的画面,解答了这个问题。画面中的人物不是在进行特技表演,这样的负重行走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比人还高的茶包压在他们背上,因为茶包过重,沿途无法卸下歇息,背夫们只能用一根拐杖作为支架抵在背包下,以便挺直腰背歇脚片刻。原始的人力背负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积累如山的茶包,正是靠无数背夫用人力背到康定,再最终运到雪域高原的。

  茶马古道

  背茶几乎是雅安周边贫苦农民唯一的谋生手段。一个背夫背上的茶包,少则50多公斤,多则100多公斤。从雅安到康定,背一趟茶需要半个月,如此辛苦的报酬不过是两斗玉米面,加上沿途食宿开销,背夫们的收入也所剩无几。因此当地民谚曾经这样形容:“十个背哥九个穷,背架子弯弯像条龙”。

  雅安茶号

  《雅安县志》(民国版)载:最早藏茶加工企业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的“义兴茶号”,后有“天兴”、“恒泰”、“聚成”等茶号。清朝允许民间藏茶贸易,私营藏茶企业增多,到清末,雅安、天全、荥经、名山、邛崃等县茶号有200多家。1950年2月雅安解放,有茶号48家,新中国成立,没收官僚资本改为国营茶厂,有草坝、河北、文定街、大北街四个国营茶厂。1953年公私合营,藏茶加工厂由原48家合并为三家,即国营雅安茶厂、国营荥经茶厂、国营天全茶厂。1972年建成国营名山茶厂,1985年建成国营雅安市(今雨城区)茶厂。

  雅安藏茶现状

  雅安现有茶园面积44万余亩,年产各类茶叶3.4万吨,其中年产边茶原料(干叶)8000吨以上,年生产边销茶约2.5万吨,产值约5000万元左右,为茶农实现收入1600万元以上。目前全市有边茶生产企业16家,已通过QS认证的10家,其中原国家定点生产企业6家。供应地区包括西藏、四川甘孜、阿坝、凉山木里和青海省玉树等部分地区,饮用人口超过四百万。在西藏,约占80%左右的边茶是雅安生产的。近年来兴起的精制藏茶内销汉饮热潮,为藏茶产业的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和广阔的空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