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鹤峰茶”大有来头:小茶叶,大作为 |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

今天让我们走进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聚焦当地茶业创新发展的奋斗故事。

下午5时,鹤峰县铁炉乡三旺村,夜色渐渐降临。四组后山茶园内,59岁的张齐皇在弟弟张齐学的协助下,正熟练地穿梭于茶垅间,手中的茶叶收割机工作不停。

按照正常速度来算,他们一天就能收获几千斤鲜茶叶。等送到附近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卖个好价钱,一家人的生活费就都有了着落。

在鹤峰,像张齐皇兄弟俩一样以茶叶为生的村民,还有很多。

“多点开花”助农增收

茶产业是鹤峰县的第一产业,是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在鹤峰,茶产业占全县产业比重达60%以上,70%以上百姓的收入源自茶叶。目前,全县种茶面积已有39.5万亩。

面对庞大的产业基础,如何让这绿色茶山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自2017年来到鹤峰的第一天,上城援派鹤峰扶贫干部罗亨斌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罗亨斌在走村访户中发现,不少茶农和企业主对于茶叶品质的提升有着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十分希望做大做好茶产业。

经过通盘考虑,罗亨斌决定,从解决茶叶加工问题入手,由上城区投资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加工厂,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

罗亨斌介绍,茶叶加工厂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经营,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茶企作为承租方,按一定比例向村集体缴纳租金。

同时,按照市场行情向村民收购鲜叶,并对贫困户给予一定优惠。茶厂还需与村里签订协议,承诺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据悉,于去年建成运营的铁炉乡三旺村茶叶加工厂,如今已是附近茶农每天必到的“打卡点”。

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鲜茶叶铺得满满当当,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制茶设备满负荷运转,制茶生产线一派火热的工作场景。

据企业负责人谷海燕介绍,目前收的已是今年第四季茶,“茶农们送来的鲜叶基本上都不打农药,生产加工后销路很好。”

“可以说,建设茶厂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罗亨斌说,一来,茶农的茶叶销路不再难,价格有了保障;再来,村集体有了固定收入,加强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从企业角度出发,标准化厂房将进一步提升茶叶加工能力和质量,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价格自然也就更高,反过来还能促使茶农种出更多有品质保证的茶叶来。

从“输血”到“造血”

罗亨斌认为,精准扶贫最重要的就是在“输血”的同时培养“造血”能力。

2017年正值鹤峰提出“建成中国有机茶第一县”奋斗目标。瞄定茶产业,罗亨斌决定以产业帮扶为主导,通过建设标准化加工厂、推广生态茶园、促进人才交流学习等方式,向更多人展示鹤峰“万里茶道茶源地”的独特魅力,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

同时,积极为鹤峰与杭州市、上城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全面加强鹤峰茶叶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实现产品品牌化、优质化。

据悉,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上城已投入援助资金1.3亿元,其中近6000万元投入在了茶产业相关领域。截止到2020年,全县预计茶叶产值19亿元,与2016年刚结对时相比产值翻了一番。

过去几年内,上城区与鹤峰县深度携手,聚焦鹤峰最大优势产业——茶产业精准帮扶。一笔笔专项资金接连拨付,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陆续建起,为产业扶贫协作书写了一份攻坚答卷。

来源:上城区融媒体中心,内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