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熟茶老挝茶线上品鉴分享:在参与中体验熟茶的多样性,交流中碰撞出新的观点

  在一次品鉴会上,无意中说到普洱茶审评对于熟茶各项指数评定的标准。从干茶的形状、整碎,净度,色泽四个因素来审评茶品的外形;通过茶汤香气、汤色、滋味以及叶底来审评茶叶的内质。其中的各项因子又能细分出多个参考分项。
  此时,你可能会有一些疑惑,这么多的标准我们在自己品鉴一款茶的时候,身体,口腔所感受到的各种反馈应该怎样去描述,怎样才是正确的表达?这是千堆做了很多期以来不时收到的茶友的提问与困惑。面对不同级别、喜好的茶叶爱好者,对品鉴有着不同的认知。基于千堆发酵实验,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以不同的观点和新的认知将普洱熟茶的多样性展现给大家。

  继上一次老挝茶品鉴后,我们挑选了三位线上的千堆发酵计划陪伴者,梳理了一些她们对于老挝茶的品鉴回馈,以及现阶段对普洱茶(熟茶)的个人看法。

  千堆计划持续参与者:张先生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书院千堆计划线上品鉴分享活动了,绝对又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过去对老挝茶知之甚少,前些日子,一位做普洱茶批发的朋友发圈谈起自己试茶感受,说到老挝古树茶。他说,老挝古树茶有2种,一种生苦,肠胃不好的人喝了会拉肚子;一种甜茶,有易武味,但价格不便宜。他还介绍说,泡了一个寨子不同茶地的3泡茶,口感都有区别。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翻阅了许多资料,明白了。老挝临近我国,它的许多产茶区过去还隶属于咱们云南,只是清朝末期分裂出去了。所以,老挝一些古茶树也是属于大叶种,而且与易武海拔气候土壤条件很接近,有易武甜就不奇怪了。老挝经济落后,零工业无污染,民风淳朴,没有古茶鲜叶规模加工,小作坊方式,所以一个寨子不同茶农的茶叶,口感都有不同。
  这么看来,老挝古树生茶还是不错的,发酵成熟茶会怎样呢?

  书院给出了答案。昨天收到书院千堆计划第31期老挝古树熟茶茶样,今早就迫不及待开汤品饮了。实在话,惊艳到我了。
  此款熟茶,干茶金黄色,匀称细长,细嗅即有菌香。汤色红浓透亮,略嫌混浊。汤水入口菌香明显,属于茶香最高等级即香入汤水。回甘生津,迅速强烈。是款真正不错的好熟茶!

  这段日子,邹家驹、梁权、石一龙等先生就生熟茶谁优谁劣,争论得不亦乐乎。本人才疏学浅,于普洱茶而言,尚属门外汉子一枚,绝对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有一点真真切切的感受,前些日子,由于贪鲜,泡了几次今年头春古树茶样,确实有时拉肚子,第二天再喝熟茶就没有此状况了。所以,我认为做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应该是适口的对味的养胃而不是伤胃的。

  一杯健康的生态的好喝的熟茶,应该不外乎3个条件: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良好的转化。书院专注高海拔古树茶,以味为上,注重品质,做到了这一点。

  千堆计划持续参与者:甜小姐

  【器具】110ml白瓷盖碗;农夫山泉水
  【干茶】褐黄色、间杂金黄色,显毫,部分结团处有金黄色霜。干嗅气息中混合着出堆的菌香、甜果香

  【冲泡】醒茶:缓慢注水润茶,迅速出汤,茶汤有些浑浊,可能是毫毛较多导致
  第1泡:5秒汤色是好看的酒红色。入口苦韵明显,但很快可以散开,随后两颊生津

  第2泡:5秒更厚的棕红。入口有些许堆味,新茶发酵的味道。回甘有果香,第二泡的茶汤表面有一层油状或者粉状物,估计是干茶结团位置冲下来的霜状物。

  第3泡:3秒汤感醇滑,苦而后有甜。胶状感弱,汤滋味很满、但不够厚。

  第4泡:3秒出汤较快,苦味转淡。几泡喝下来,喉感干,有涩感。汤中气息丰富,那种山野韵,很难形容。

  第5泡:6秒滋味很稳定,干茶条索比较细小,茶叶应该比较嫩,应该是古树茶才会有的耐泡度。热汤入口混合着菌香、果香。喉感还是干,回味有持久的果香甜蜜。
  第1-5泡汤色对比图。能看出第2泡之后汤色稳定,几泡混合后冷喝,苦味比前三泡淡,回甘滋味丰富。但清水漱后,仍感到喉咙干涩,新茶还是会燥。
  第6、7泡:分别高冲注水,9秒、15秒后出。第6泡汤感厚度变薄,气息不弱。第7泡,回味觉得熟悉,恍然觉得确实类似于易武生茶的表现,像是热带水果的那种香甜。

  第8至10泡:分别30秒、1分钟、2分钟出;几乎没有苦涩,淡淡甜香,涩味基本消失,入口还是比较滑。
  第6-10泡汤色对比图。整体上,老挝古树茶内涵物质丰富,很耐泡,内含物质浸出均匀。

  第11至13泡:分别闷泡3分钟左右;汤中含有木质香,还是甜甜的,水味不明显。估计13泡后煮饮,应该也会有不错表现。

  【叶底】叶片较小茶底鲜嫩,但部分舒展不开,可能发酵较重;手指触后感觉表面有一层褐色粉状物,干后涩涩的。叶脉虽细小,但掐开后都有拉丝物。
  【整体感受】这款茶的苦与甜,都很明显,对比后变化感较强。茶汤饱满而稳定,很耐冲泡,估计大杯冲泡也可以喝上一个下午。而从头至尾回味中的香甜感,适口性应该很广。

  喝茶六七年的时间,喝乌龙最多,因为种类繁复、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性大,总能获得不同的感受。后来对不同山头不同年份的普洱生茶,也慢慢着迷。

  相较而言,总觉得熟茶的滋味多是类似的,口腔的反馈也是缓慢的。但越喝越多,觉得熟茶也有它的迷人之处。入口的苦,展开在舌面上反馈成甜;而那些缓慢也好迅速也罢的甜蜜,又分着花与果、糖水与稠蜜。几次喝到果冻般汤感的茶,甚至觉得茶汤是有嚼劲的,持续的、稳定的输出,三两闲人对坐可以续上一个漫长的午后。

  所以啊,常有人讨论生熟普洱优劣,可它们之间哪是可以比较的呢。哪怕都是熟茶,各自有着各自的品性,耐人咂摸寻味。想想,书院的千堆计划真是很妙,多尝试吧,记忆里样本积累足够,才有机会自我判断,到底喜不喜欢这种茶。

  千堆计划持续参与者:老铁

  用盖碗,泉阳泉矿泉水,电水壶烧开。

  温杯洁具后取茶样8克。

  干茶条索紧结,色泽黄褐。
  快速洗茶一次。头泡用95度开水定点低冲。3秒出汤。2一4泡5秒出汤。

  汤色粟红,通透明亮。轻啜一口,口感香甜润滑,滋味浓醇厚重。

  有着易武典型的蜜香还夹着老挝少占的野花香。(可能是与国内普洱茶的不同点。茶树是粗放生长,基本没有人为干预。)
  喝至4泡两颊留香,喉韵温润。中段5一7泡5秒出汤随着叶片逐渐时舒展,汤汁越发浓稠,水路更加细腻,回甘强烈,满口生香。

  温润的茶气从喉咙直荡腑腔。令人周身舒适,神怡气爽。8一10泡,7秒出汤,本以为到了末段,可是汤色不变滋味不减,香气浓郁。可见这款茶的耐泡度特高。应该超过15泡。叶底色洋黄褐,叶片整洁柔软有弹性。

  总之,少占古树熟茶不仅有着易武茶的特征,还具有老挝少占的山风野韵。是书院千堆的佳品。

  熟茶是普洱茶的瑰宝。是普洱茶的深加工制品,之所以还没有生茶名气大。是因为熟茶延生的年限不长,制做工艺还不够完善。书院熟茶的千堆发酵计划,是对熟茶从工艺到标准的一个完善。千堆计划完成之时,必将是熟茶被认可之日。

  以上是三位茶友的品鉴回馈,非常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认真的参与本次线上品鉴活动,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看法,欢迎您加入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与我们共同分享互相学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