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大梦一场,早该醒了

很多时候,人生如梦,不过都是想象,想象的美好敌不过真相的残酷。

只不过,我们仍然需要做梦。

1

一直以来,普洱茶都在倡导喝老茶,但是好喝的老茶屈指可数,存放下来好喝的老茶那更是相当于撞大运。


喝了这么多年,卖了这么多年,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不过都在把想象当成了事实。


一个省外的朋友拿茶来品鉴,说是几十年的老茶,因为经常拿来,我都不用喝,也可以知道他是听了一肚子的故事,无非又是一堆故事茶。


开汤出来,汤色浑浊,叶底花杂,陈香味全无,茶汤寡淡,是一款很明显的做旧茶,不要说有几十年的光阴,即使有,不好喝,这样的茶卖6万一片的理由又在哪里呢?


(叶底花杂)

(汤色浑浊)


拿了另一款茶,标签写明是“06年,景迈茶”,说是思茅一个名人的茶,开汤出来,花香明显,口感甘甜,4泡过后,涩粘牙,我顺手拿来一款17年的茶,也同时开汤冲泡,花香明显更浓郁,口感明显更顺滑。


两款茶由于都是在云南存放,叶底的陈化痕迹应该差不多,综合叶底、汤色、口感来分析,年份接近,哪里又有06年老茶的影子。


只不过市场就是这样的,还是喜欢听故事,所谓的市场效应,就是大师效应,把年份提前10多年,给个优惠价,买家就认为给了很大的面子。


另一款所谓2006年老班章则是夸张,叶底均匀,采摘嫩度很高,仅仅从外观就几乎可以肯定是“扦插种的云抗系列”。



举这几个评茶的案例,足以说明荒唐,人人追老茶,追的往往是故事,真实的茶叶品质却很容易被忽视。


白酒、红酒、酱油、醋、烟草等等,也都可以从“老”做文章,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产业围绕“老”来做文章。


道理很简单,老是结果,不是过程,也不是销售目的。


消费品定位不以消费为主流,而是绕很大弯子去完成销售这一环,一个是不现实,二是这样做就会产生很多漏洞,很多黑幕。


因为营销线路太长,一切其实都是未知数。


哪有一个产业把希望寄托在毫无把握的未来?


荒唐就荒唐在这里。


去年,召开“普洱茶核心文化高峰论坛”期间,一个老专家没有喝过几年普洱茶,却反复强调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刘勤晋、魏谋城一众茶叶权威奇怪地看着他,越陈越香是消费品属性一种,山上的茶农也知道,包谷酒放一放更醇和。


放开眼界,发酵食品系列中,白酒、红酒、雪茄、醋... ...哪一个行业不是越陈越香,又有哪一个行业去强调越陈越香?


多年前,刘勤晋老师在接受中央台的采访时说了一句话:


“为什么推广越陈越香,就是为了推广他的假老茶么。”


2


云茶产业年年有天量新芽冒出,不去鼓励大量的消耗,而是让现实 的消耗转化为库存,这种恶果早已体现,只不过,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规律性来说,原本产业应该属于上升期,产销两旺,然而不是,这并非一句受经济形势影响就能解释,而是大量的茶叶都淤积在存库,无法消化。


这之前,云南有些领导喜欢老茶,大为倡导。云南的文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丰盛,把普洱茶的文化添油加醋一点点,原本也没什么。


我问过熟悉的某领导,是不是有这回事,答曰:乱整。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但是,市场不知道这些,不明白这其中的曲折,市场把这些“乱整”的概念捡起来,大加利用。


我们再来看市场。


现在的市场大家都喝什么茶呢?


新茶太烈,大多数不适应,畅销的是3到5年的生茶,超过20年的老生茶又太贵,适度发酵的熟茶,茶性变化,物美价廉,大多数人消费得起。


每一年,茶树都在发芽,有基地的茶企,每一年都为天量的新芽发愁,这些新芽按照市场理论都要10年20年才能喝,那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制定一个10年到20年的长线规划?


这本来就是违背常识,一个国家战略都才5年规划。


即使不谈企业长线规划的弊端,这些每年大量的库存,不要谈种茶、采摘、制作的费用,仅仅是一个“安家”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喝茅台,存茅台,那是喝在前,不是存在前。我们是反的,一个产业都是存在前,喝在后。


一个产业,由此而产生大错位。


大家都明白,大家又都挣不脱。


一个行业怎么可能发展呢?


这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新兴的企业因为没有包袱,没有产业概念的阴影,反而轻轻松松发展几年就超过了老企业,而老企业都变得越来越没落。


搞懂普洱,再谈收藏


有消费者问我喝不喝老茶,这种提问本身就很奇怪,难道质疑假茅台的年份就是不喝酒了吗?


有几次去深圳宋先生的会所喝茶,都非常干净好喝,喝茶都是从80年代开始喝,这样就有个对比,比80年代的更醇厚,陈香味更浓,这自然就更老。


有了参照物,自然可以有推断,只不过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参考物,品鉴的样板都没有,又何来真假、对错的区别?


老茶就是奢侈品,哪有一个行业倡导大家都去享受“宾利车”、享受劳斯莱斯?


一旦一个产业都倡导,老茶就随处可见,造假就会顺理成章,江湖大师就会辈出。


从来也没有哪一个产业如同普洱茶这般昏头,绝大多数杯子端的是新茶,口中谈论的却是自己从来也没有见识过的东西。


我反对收藏,是反对一个行业都去搞收藏,不现实,茶叶最终是喝的,大家现在都只是嘴上说说,实际围绕的战略还是“收藏”。


任何行业,没有消费的受众,又何来收藏的受众?


每个企业都把“普洱茶”涵盖的群体,当作了自己的受众,道理如同“老班章”、“易武茶”都是行业共同的品牌,而不是属于某个企业,然而,每个企业都天真地认为这些共同的受众专属自己。


普洱茶现在事实上复杂的,搞懂它需要一个过程,搞懂了自然可以收藏,最起码知道自己收藏的不是烘青吧,最起码知道自己收藏的包装符合不符合历史吧。


市场的茶品是标签化的,标明百年老茶就是百年老茶的价,标明88青就是88青的价,标明老班章就是老班章的价,做茶的追,喝茶的也追。


每个标签都是实实在在的天价,众人是为“标签”买单,还是为“好茶”买单?


连这些概念,这些包装都无法分别,又如何收藏?


2007年,安徽、贵州、四川、广西多年的炒青、烘青绿陈茶都拉入了勐海,全部加工成“普洱茶”,被抢购一空。当时的勐海县城设有茶叶检查站,防止省外的茶拉进勐海,和现在的老班章一样,都是要防止不是本地茶冒充本地茶,然而,这些茶叶如今都成为了名品名牌。


消费者如果连这些都无法分辨,那又如何收藏?

授权转载自:吴疆说普洱,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