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缪说茶】叶底1-判断原料信息

叶底,是茶叶审评的一种比较专业的说法,平时喝茶人习惯叫茶底,也有人把它叫茶渣,不管叫法如何,指的都是干茶经沸水浸泡或者品饮后剩下的叶片。

我们经常看到品茶人在喝完一道茶以后,都会再看看茶叶的叶底。

会看的人可能从叶底看出门道来,不会看的可能就是装腔作势,做做样子而已。

甚至还会有不懂装懂的人,看完叶底后说一大堆与叶底无关的东西来,让人哭笑不得。

更有一些“大师”看完叶底,就能凭叶底判断这茶树龄多大、海拔多高、长在北坡还是南坡、是否施了化肥农药、干仓湿仓、是否霉变等等,把不懂茶的人或者初学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叶底是茶叶审评的四要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在开汤审评中仅占总分百分之二十。

叶底在审评中主要是为茶叶的色、香、味的表象和疑问提供进一步的实物证明。

有些问题我们能在叶底找到答案,有些问题从叶底找不到答案。

今天的《老缪说茶》就说说,从茶叶叶底能看出哪些原料方面的信息。

一.看鲜叶原料的级别


看叶底,是再次确认鲜叶原料的级别的好机会。

叶底芽头肥硕,叶片肥厚、完整,质感柔软、有弹性,色泽均匀、鲜活、明亮,无老梗、老叶、碎、片、末及其他杂质沉淀,这就是档次极高的原料了。

图1: 肥厚、柔软、匀整、质嫩、有良好弹性的叶底


如果叶底叶片单薄、粗老,色泽花杂,质感硬、脆,老梗老叶多,碎、片、末及其他杂质多,肯定是档次很低的茶。


图2 短碎、花杂、带老梗老叶的叶底

 

上面说的是典型的两个极端。

两个极端的叶底是很少的,绝大部分叶底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就拿叶底芽叶的完整度来说吧,百分之百的完整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茶叶的采摘、运输、摊凉、杀青、揉捻、干燥、装箱以及以后的精制过程中,每一道环节都会有茶叶断碎的可能。

就散茶和紧压茶来说,散茶肯定比紧压茶叶底要完整很多。因为紧压茶在称重、蒸压和开茶过程中会有断碎产生。特别是开茶,一刀下去就会有很多断碎茶产生。

 

再说色泽匀整还是花杂,也是相对而言。

茶叶由一芽一叶的黄亮、二叶淡黄、三叶黄绿、四叶暗绿、五叶暗褐色,颜色是越来越深。

一般说来,一叶和二叶之间的细微差别就可以叫色泽匀整了。


二.看茶树品种

从叶底可以看出茶树的品种,从而判断大概的茶区。


这需要喝茶人对云南茶树品种的种性有详细的了解,属于高级技能。

 

由于不同树种的叶面性状是不同的,而同一树种的叶面性状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叶底比较完整的叶片来查看叶面性状,以帮助我们判断茶叶的树种和大概的茶区。

 

茶树的叶面性状包括:

叶型(柳叶型、长椭圆型、椭圆型、圆型)

叶脉(叶脉的对数)

锯齿(锯齿的深浅和多少)

叶色(淡黄、黄绿、绿色、深绿、暗绿、紫色)

叶面(厚薄、平整、隆起)

叶尖(无尖、暂尖、长尖)

茸毛(多少)等等。

 

比如,易武茶树叶片形状为长椭圆型接近柳叶型、叶脉较稀(10对左右)。

图3 长椭圆型,叶脉稀疏的易武刮风寨叶底


如果在易武茶叶底出现椭圆型或者近圆型叶底、12对以上叶脉,肯定不是易武茶。

 

 

又如,勐库冰岛茶,冰岛茶的叶底厚实、饱满、柔软,叶形完整油润,叶脉相对密集。

图4 勐库冰岛叶底



再如,班章茶树叶脉很密,而且叶脉突出。如果你喝的“班章茶”叶底叶脉低于15对,而且是隐形叶脉,你就得对香气口感仔细品味品味了;

图5 叶脉密集的班章叶底

 

还有,香竹箐茶树叶色黄绿色,叶型近圆型。如果你喝的“香竹箐”叶底呈长椭圆形或者深绿色叶片,就得打个问号了。





三.看茶叶原料是否受病虫危害

 

茶树病虫害分为二种类型。


一类是鳞翅目类害虫,主要是吃食茶叶,因此只影响茶叶产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小;


另一类既影响茶叶产量,又影响茶叶品质。如,以吸食茶树汁液为主的虫害(茶蚜虫和小绿叶蝉),还有茶饼病、茶网饼病、白星病、茶圆赤星病等病害。

图6  受茶蚜虫危害的茶叶

 

图7  受小绿叶蝉危害的茶叶

 

图8 受茶圆赤星病危害的茶叶

我们有时候喝到一款茶,出奇的苦涩,而且不化、浑汤、有腥味。这种情况除了部分特殊情况外,十有八九是茶叶受到过病虫危害。

喝完茶后我们可以看看叶底。

受病虫危害的茶叶叶片脆硬,在揉捻时很容易揉捻成碎片。所以,受病虫危害的叶底碎片多,手感质硬,缺乏柔软感。

如果叶底茶叶叶面有褐色小点,而且清洗不去,就可能是受白星病、茶圆赤星病危害。

如果叶面有较大的斑点、斑块,可能是受茶饼病、茶网饼病、茶炭疽病危害。

如果叶底缺少完整叶片,茶叶叶尖,叶变残缺,则可能是受小绿叶蝉或者茶蚜虫危害。受小绿叶蝉茶蚜虫危害严重的茶树芽叶,其叶尖叶边失水卷曲焦脆,揉捻时叶尖叶边脱落成碎片,叶底不完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