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韵到底是什么?


初入岩茶坑时,一定都常听圈里人说这样一句话——“我们武夷岩茶,讲究的是一个岩骨花香”



花香的意思我们都懂,十三夷喝了一些茶以后,发现茶里真的有花香,而且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花香,或浓或淡,或俗或雅,可是,岩骨是什么鬼?



要说岩骨是什么,就得搞明白同样是乌龙谱系的,怎么武夷山的乌龙就要叫岩茶?十三夷跟老武考证来考证过去,发现有两派说法声音最响亮。


一种考究文字的说法是

武夷山的茶比较浓酽,所以叫酽茶。这个“酽”字看起来生僻又难写,一来二去就变成了岩茶。


说起来,这跟菜市场里都写“白才”,“生才”,“豆付”是一个道理的。



另一种按地理学说解释的说法

是说武夷山石头如何如何地多,所以连它的茶,都带着岩石的气韵,于是叫做岩茶。


后面的这一种说法,可以找出好多古诗来做凭据,但凡一首诗里有武夷山,有茶有石头,不管它们之间谁是谁的主谓宾、定状补,总之就是说明了:


老祖宗说了,武夷茶,就是有岩韵,所以配得上“岩茶”之名。


 

第一种简单粗暴的文字演变说法,虽然听起来没什么文化底蕴,可人家也是可以找出好多古诗文出来做凭据的,但凡诗词里有茶,武夷,酽,同样,都是呈堂证供。


老实说,我们根本不在乎到底它为什么叫岩茶,十三夷更感兴趣的是,岩韵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岩韵?


古人常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


“活”是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冽。


“甘”是回甘时间短而快,清爽甘润。


“清”是茶汤清纯不杂,清快舒适,叶底清丽明亮。


“香”是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香之感。


 

另外,茶底醇厚,无明显苦涩感,啜之有骨,持久不变,也是评鉴岩韵的标准,听起来很玄乎,但只要细细品味,上面这些口感,真的都能在一泡好岩茶中喝得到哦!



什么是茶有岩韵?



岩韵是武夷核心产区岩茶特有的一种韵味,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品种香显,茶汤里也有这品种的香气,且饮后有回味的武夷岩茶,才能称得上有岩韵。


武夷岩茶的岩韵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品种和制作工艺都有密切的关系,而正岩茶是最具岩韵的武夷岩茶,正岩地区的岩茶一般具有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回甘清明的特点,而且非常地耐泡。


 

喝岩茶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焙火这个千古难题,高火,中火,中足火,低火,足火,什么词都有,就是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回答我一个问题:


到底这所谓的高中低火

分别要用多少摄氏度

又都需要焙多久?


 

你以为这完全是一个温度计,跟一个手表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不对,根本没有人能给你一个答案:


不同的制茶师,对待不同品种的岩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标准,看经验、看偏好、看心情,更加看缘分。


 

还记得跟老武初到武夷山定居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是愁眉苦脸地在上火,和老武天天红着双眼对望,哑着嗓子,咳着老痰,苦苦追寻着传说中的岩韵。


“有点,烤糊了的味道对不对?”十三夷冒着被打的风险,问那些看起来比较好说话的茶厂工人;“这叫火功香,或者火香”,人家哭笑不得地说。


 

直到喝到一款能说服我的岩茶,仿佛通了天灵盖,不用别人教,也能判断出这就是我苦苦寻觅的“岩韵”!这款茶,就是来自三坑两涧的岩茶。


所以,与其听别人大费口舌,长篇大论给你解释什么是“岩韵”,不如亲自来武夷山品一品这里正宗的岩茶,亲自感受那抓人的“岩韵”,你便会真正懂得这两字的含义。



(图片来自百度,仅用于交流茶文化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