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哲学、环境与世界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茶叶、哲学、环境与世界

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我国自古以来对茶树的栽培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有关茶树的记载至少也有几万年。人类发现茶具有很多的作用的时间也有四五千年。 儒家思想开创了茶文化,接着传至普通读书人。最开始酒风靡于文人之中,但酒毕竟会置人于醉,所以后期文人均以茶代酒。唐代茶圣陆羽将茶文化的影响推向了高潮,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各大领域。 茶文化作为礼仪之邦文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一千多年以来,中华茶文化依靠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经久流传,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为后人所敬仰。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复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必将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茶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包容性。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已有七大茶类,有那么多传统的或新选育的品种,有那么多的产地和产地文脉,有那么多的生产工艺,还有那么多的饮用方式和场景嵌入。它们丰富多彩地存在着,各有各的个性特色,共同构成了繁荣、和谐的中国茶文化体系。我认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博大胸怀,也是中国茶性的表现。而这种茶性,即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特质。

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在整体展示中国茶之前,需要先将中国茶的核心价值、文化特征、风格差异、价值支撑等一系列问题辨析清楚,并形成品牌文化、品牌故事、品牌价值链,为中国茶亮相世界,形成重要的前提条件。

品牌战略即差异化战略。中国茶的这种包容性,带来了多样性、个性化、去中心化。

如果说英国红茶塑造的是休闲的下午茶时光,新加坡的TWG茶呈现的是年轻时尚的拼配口味,那么,中国茶本身,不需要拼配,就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选择的可能性,就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和选择权利,无需拼配,即可享用这种特质。

与此同时,全球消费市场却发生了剧烈变革,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步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他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附加价值、文化性,他们对于茶在生活的、价值的、象征的、符号上的追求,远超过对物质的单纯追求。如此看来,今天的中国茶产业,是用前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诉求表达,来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市场。显然,两者之间是有矛盾和对抗的。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前工业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手工业,手工业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非标化,而非标化的背后则是个性化,正好符合了后工业时代的消费需求。关键是如何打通?这样一来,品牌传播中诉求表达的世界性、国际化、时尚化与年轻化,显得格外重要。



现在的中国茶在进行品牌传播时,普遍采取的诉求策略是什么呢?基本上,多是跟消费者讲色香味形的物质状态,再加上一些历史文化追溯。即使在谈茶的文化性时,依然采取非常传统的方式,告诉消费者这是唐朝的、宋朝的贡品、御品。历史固然重要,但千篇一律的贡茶论反而令品牌远离了年轻人类。在今天,中国茶品牌的传播策略与表达,不能停留在远古时代、前工业时代,而应当符合后现代的时代特征。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国家力量,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在沿线国家,精准营销茶产业,将茶文化更多的传播。

1200多年前陆羽《茶经》中描述了茶树的生态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古老茶园结构经历了演变,先是茶树与其他树木、粮豆和经济作物混种茶园;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出现了专业性茶园。由于制茶烧柴对林木的消耗,造成区域性生态恶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等高裁、合理密植茶园,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种植结构,山区开成梯台,设排水沟,修建道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倡园内外种植遮阴树,防护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适应进一步发展茶叶高生产,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茶树生态学角度出发,要使茶园结构稳定,资源永续利用,生态有所改良,环境不致恶化,需要以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作指导,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来建设茶园,让茶树与各个环境因子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根据各茶区的特点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茶园,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空下,我们有责任,也应该有理论勇气和实践担当,将中国文化中能够有益于世界发展的地方挖掘出来,采用西方擅长的技术和方法,融通中西,作为思想智库、政策参谋、实践行动的倡导者和教育者,通过乡村建设,推动引领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