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发展史

(一) 建阳白茶发展历史


据考证,现代白茶发源于建阳水吉,约清朝乾隆37年至47年(1772-1782年),由肖乌奴的高祖创制。从产品创始到商品形成,大体历经二三十年。这个时间比夏品恭、李润梅提出的“在清嘉庆初年(1796年)”要早,和张天福关于白茶生产历史是“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的论点相吻合。

早期白茶是以当地菜茶幼嫩芽叶釆制而成,由于创制于建阳县漳墩南坑,因此,俗称“南坑白”或“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左宗棠(1812-1885年)所称“白亳”就是道光(1812年)后由水吉集散的南坑白茶。民国18年(1929年)《建瓯县志》所载:“白亳茶,出紫溪里”(当时,南坑属紫溪里,今漳墩镇、回龙乡)。道光年间,白亳茶开始远销甘肃等西北地区。道光九年(1823年)“百斤纳税银一两”。此后随着侨销的发展白茶大量向东南亚输出。蒋蘅《云寥山人文钞》(1851年)写道:“·…瓯宁之水吉,自踏庄赴广。茶市之盛,不减崇安。”同治7年(1868年)后,白茶大量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和香港等地。

道光初年,水吉大湖岩叉山水仙茶树被发现,后来引进大白茶树品种。于同治9年(1870年)左右,水吉(今建阳水吉镇)茶农以大叶茶芽制“银针”(芽茶),并首创“白牡丹”光绪年间(1875-1909年)香港、广州、湖汕茶商到水吉开设茶庄经营白茶。最盛时,水吉有茶商60多家字号,其中港商21号、穗商3号、汕商3号、厦商4号。此期,地处南浦溪畔的大湖村也成为白茶的集散地。当年广州和香港合办的“金泰茶庄”、广州“同泰昌”、香港“友信”茶庄等号牌镂刻镏金大字至今仍存。当地人黄绍元先生的“元春”茶庄,民国29年(1040年)就加工出口白牡丹和寿眉各200箱,占其总量的54%。这年大湖村还有白茶厂13家加工出口白茶2150箱,约37.9t。

据大湖村老茶农、83岁的黄秉伦(1988年)介绍,他父亲于民国2年(1913年)就从水仙茶芽梢中“挑针”制银针芽茶,余下制“水仙白”。小湖乡鸿庇村89岁老茶农邓英贵(1984年)说,他在民国国12年(1923年)向他人学制水仙白,事先“挑白”后制“水仙香”,年产约100公斤左右。水仙白和大白一起卖给在大湖设庄的潮州帮。民国25年水吉县白茶产量83t,占全县茶叶产量的10.13%,占是年全省白茶总量164吨的50.61%。民国28年(1939年)水吉县白茶产量90t,占全县茶叶产量的11.76%,是年“水吉寿眉占全国侨销茶的三分之一,白牡丹占八分之一”。民国29年(1940年)水吉和大湖二地加工出口白茶3600箱(寿眉2650箱、白牡丹950箱),约63t。

抗日战争期间,海运阻断,白茶产量锐减。至1949年,水吉白茶仅余30t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生产恢复,白茶才得以重新发展,50年代末达100t左右,占全省白茶总产量的80%。70年代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发展,1979年白茶总产量达650t,仅南坑村就产20t左右。1980年白茶产区开始部分改制为绿茶。以后实行“定点、定时、定量”生产收购白茶,仅局限于漳墩、迥龙和水吉三乡(镇),春季制白茶350t,并实行国营茶站、茶厂主渠道专营。

现在,建阳生产的白茶数量较少,主要产地在漳墩,主栽品种是水仙、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其中制作白茶的主要品种是福安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


(二) 福鼎白茶发展历史


据茶叶史料记载和当地调查,如《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及清周亮工《闽小记》的介绍,在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荼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到福鼎县点头。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形、品质远远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加工“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多倍。约在1860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20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外销要求,提髙白茶的茶汤浓度、增加比重,福鼎白琳茶厂创造了白茶的新工艺制法,其主要工艺技术特点是将萎凋叶进行短时、快速揉捻,然后迅速烘干,生产出的新工艺白荼条索更紧结、汤色加深、浓度加强。

现在,福鼎的白茶主产区是白琳、点头、秦屿等地,主要品种是福鼎大毫、福鼎大白。


(三) 政和白茶发展历史


根据《福建地方志》记载,政和县是1880年选育繁殖成功“政和大白茶”品种的,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现在,政和的白茶主产区是石屯、东平、熊山,周边松溪县的茶平、郑墩也有生产。主要品种是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