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进取,带来了熟茶工艺的突飞猛进

  4月12日,周三,下午两点半,昆明室内温度23℃,湿度18%,有资料显示,人体最舒适的湿度在50%-60%之间,没在这个季节来过昆明的你,无法想象18%的湿度有多干。如此的干燥,喝茶就是补水的有效形式。

  今天要喝的两款茶都是熟茶,要猜的是这两款茶的年份。从撬散的干茶外形上看,这两款茶的差别似乎不大。六次出水,茶汤的第一泡颜色有点接近,都是偏橘色。但是2-6泡的差别就有些大了,样1的汤色偏橘色,透亮;样2的汤色偏葡萄酒红,透亮程度不及样1。

  

  闻香气,样1较样2陈香浓郁;品茶汤,样1的茶汤略干,也许在干燥的天气下,人的口腔干燥的感觉更强烈,同样的茶,在湿度高时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相比之下,样2就要顺滑甘甜一些。533开汤审评,两个茶样的耐泡度和饱满度都不错,和20S开汤的结果类似,参与审评的伙伴们给了样2更高的评价。

  今天的熟茶是猜年份,“63方程式”结束之后,大家开始坐下来认真讨论。

  在茶席上,有人说,这两款茶可能是同一款产品,样1的年份应该在12年左右,样2应该是最近两年的茶。

  学霸李扬则表示:这两个茶差别其实很大,但刚才有人提示可能是同一款产品,那么可能其年份差别很大,加工工艺上已经发生了很不一样的改变,还有可能是仓储问题。

  

  1号茶样,喝起来有点微酸,如果不是发酵问题,就是早些年的发酵产品,早些年熟茶发酵度轻,要转化了才好喝,但存放在昆明的茶几乎不转化,如果是存放在广州等湿度相对高的地方,已然是转化的很好了,仓储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3月19日六山经销商大会的斗茶大赛上已充分了解;2号茶样,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发酵技术的特点,就是发酵到位,活性物质保留的比较多,但汤质,醇厚感等一些熟茶该有的质感都已经出来了。所以李扬大胆地推测,样1应该是2008年左右的;样2应该是2015年的。

  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大家猜的方向都基本一致,无论年份差异的多寡,我们已经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两款茶在发酵技术和口感上的差异,这种辨别能力,是在一次次品鉴练习培训出来的,更来自于六大茶山产品的延续性。

  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样1是2005年的祝贺饼;样2是2017年的祝贺饼(用的是2016年的原料)。2005年的祝贺饼,是为了祝贺3.6吨的普洱茶大饼而制作;2017年的祝贺饼,是为了祝贺六大茶山公司成立15周年而制作,两款茶的出品都有着重要意义。

  

  这场品鉴会,最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款2016年原料压制而成的熟茶,口感表现竟然如此优越,出厂不到1年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堆味,入口甘甜顺滑,这完全可以算是里程碑似的作品。

  从2005年到2017年,12年的时间,我们看到了六大茶山在熟茶发酵工艺上的突飞猛进。

  2005年的祝贺饼,让我们回想12年前的发酵记忆;2017年的祝贺饼,开启的是全新的熟茶世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