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出勐海,迷藏贺开”别有深意

  贺开古树茶的声名远播,间接的,也带富了一方茶山百姓

  迷上普洱,源于贺开。

  想必有许多茶友都会有如我这般的茶缘,因为某一个山头的古树茶,从此便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从以茶为业,经常会觉得,这时间好不经用,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茶季。在茶芽又萌发,茶花开复落,茶果满枝头之际,已是经年。

  

  6年前的2012年春天,在普洱市偶然结识杨中跃老师,得益于杨老师的带领,第一次到访勐海县的贺开古茶山。当时上茶山的路,尚且非常的不好走,甫一离开勐海往打洛的214国道,便成了泥泞坎坷的乡村土路,大坑摞小坑,坑坑洼洼伸向远方。对于古茶山的强烈渴望,促使我们奋不顾身往前进。只是苦了我们开车的杨晓茜老师,前车扬起的灰尘模糊了视线,时不时要停下来等待尘埃落地,再驱车前行。上山的途中,不时有岔路口,担心跟丢,只好硬着头皮,拼命睁大眼睛,努力跟上前车不掉队。突然间,杨老师下意识的踩了一脚刹车,待满天灰尖散去,一车人才惊觉我们的车辆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再往前一步就是深渊,足足让人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到了贺开的三岔路口,车队停了下来。杨中跃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曼弄老寨、曼弄新寨与曼迈寨的交汇点。西双版纳这边的人称其为贺开,普洱那边的人则称其为曼弄,其实说的都是同一座山。

  稍作停留后,我们就驱车离开了。直到几年之后,多方打听之下,我们才找到贺开茶树王,也就是传说中的西保4号古茶树,就在三岔路口的边上,当时近在咫尺却浑然不觉。到了后来,每次都会去探看一番,不免还要留下影像。姑娘们手拉手两个人堪堪搂住这棵树。正应了茶圣陆羽所言:两人合抱者。这张图片,伴随连续4年来的巡回公益讲座,时时放映,每每为人所惊叹!

  

  早在2012年,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贺开曼弄老寨的古树茶。那还是由两位茶友在贺开投资的初制所里,条件有限,没有什么象样的茶具,抓一把毛茶扔到搪瓷缸里,烟熏火燎的大铝壶看上去乌漆麻黑,架在火塘上煮水,也不洗茶,沸水直楞楞的冲了进去。端起搪瓷缸,抿了一小口,登时端起来走了出去。心下大为惊艳,入口香甜,回味甘甜,馥郁芬芳的香气,恰似自然成熟的水果与蜂蜜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沁人心脾。于是笃定的认为,这是一款绝妙好茶。

  喝着茶,倚着栏杆从楼上往下张望,看见一位年过古稀的拉祜族的老阿婆,打赤脚背着满满一塑料桶水,脚步蹒跚的走进院里。询问之后获知,连年大旱,山上的饮用水都是从山下背上来的。闻听此言,甜美的茶汤中,竞自品味出苦涩的味道。

  回到郑州,时时与人诉说这难忘的经历。闻听者,大多数有一种不可置信的神态。那时候的贺开,尚且几乎不为北方茶友们所知。见我如此推崇,其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在产地,早在当年,六大茶山公司已经开始主推贺开了。有趣的是,从贺开山上下来,隔日到访六大茶山公司的勐海茶厂,当主管领导提出来,要开皮卡车带我们上贺开的时候,头一天的心有余悸立马涌上心头,连忙谢绝了别人的好意,起身吿辞了。

  

  贺开古茶山上,给人留下最为震撼的印象就是一望无际的古茶园。茶园面积广阔,且古茶树围径壮硕。后来与六大茶山公司的董事长阮殿蓉提起此事,阮董事长给我们看了一张卫星拍摄的地图。

  2013年的春天,当我们再度到访贺开的时候,从国道往勐混镇的路口,六大茶山公司树起了高高的牌子:茶出勐海,谜藏贺开。2014年的春天,再次前往贺开,从国道到山脚,平坦的水泥路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从山脚下到山顶上贺开三岔路口,弹石路面更让人幸福感爆棚。越野车疾驰在弹石路上,车上的人立马被切换成全身按摩模式,从头到脚,身上的每一块肉都在颤抖跳动。大家开玩笑说:照这样下去,身材也会更好。2017年春天,招牌上换成了:俊昌窖藏老茶。贺开古树茶的声名远播,六大茶山功不可没。间接的,也带富了一方茶山百姓。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