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型解说:僧帽壶

顾景舟仿时大彬僧帽壶

僧帽壶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元代,最早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明以后随着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方面的制作后也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僧帽壶”以其独特的器型,包涵了少数民族文化、宗教佛学、瓷器发展史等诸多元素。

“僧帽壶” 造型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身为六角形,壶身口沿处延伸出五瓣莲花,壶盖呈正六边形,边缘隐现于花瓣之中;壶钮则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风格优雅悦目、朴拙坚致;壶颈紧接花瓣,好似帽沿;鸭嘴形流,耳型手把上有一似飞把的小扳手;壶嘴的设计颇具匠心,与壶把手前后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壶底也是正六边形。“僧帽壶”的造型棱角分明、精雅独到,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因此为世人称绝。


李茂林 紫砂僧帽壶

“僧帽壶”以“僧帽”为造型有着特别的文化蕴意,“僧帽”是出家僧人头上带的帽子佛教典籍中,佛祖虽然规定了是否可以佩带帽子,但是却没有为它规定具体形制。因而流传到后世佛教中帽子的形状不单有宗派之分还有国籍之别。中国僧帽壶根据传器型制主要分三种,其一为明代李茂林款式,其二为时大彬款式,其三为最早出现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壶——“高”僧帽壶。

经比较以上三款都叫僧帽壶,同一名称的器形差别却很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从上古陶器、青铜器的使用,汉之后由漆器到瓷器,至紫砂的兴起和进步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种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的更加复杂。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每个朝代都会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工艺制作水平和审美风格而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变化,比较同一时期的器物是无法找出它们的传承点和变化原因的时候,转移到历史文化的角度上来,而不能仅仅从工艺设计这一点来看问题。

“僧帽壶”的用途初期是专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僧帽壶”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说明佛教文化已经渐趋世俗化了,并走进百家生活,影响着世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顾景舟 僧帽壶


葛陶中 《僧帽壶》


周桂珍 绿泥小僧帽


陈国良制僧帽壶


陈国良 五头僧帽茶具


耿春华金砂僧帽壶


施小马 僧帽壶


戴耀军·圆僧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