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军:茶艺要讲好茶故事,宣传茶品牌

  近期,茶行业关于茶艺的讨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茶周刊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当代茶艺表演彻底“演砸”》等文章受到行业读者极大关注。这说明业内所讨论的问题切中了大家的关注点。我们希望当代中国茶艺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时代化。关于茶艺的话题,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参与讨论。

  郭建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

  关于茶艺的讨论,在业内应该已经持续了很久。讨论并不代表没有成绩,恰恰相反,说明成绩有目共睹。相对于前些年的茶艺节目,几乎千篇一律的编排,配上解说完成了一个泡茶的流程,发展到现今茶艺在创意、编排、技能、表现力等方面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大家讨论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统一认识、规范标准、提升水平。

  结合陕西茶艺发展的情况,我简单谈谈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茶艺要树立文化自信

  讲好一个茶故事,宣传一个茶品牌,泡出一杯茶应有的滋味,通过茶艺展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通过近年陕西省茶艺大赛的组织情况来看,学习茶艺、踊跃参与的选手年年递增,茶艺水平显著提高。连续两年,从各地的选拔赛到决赛,比赛场次超过10场,比赛节目近百个,参赛选手最多达到近400人。参赛者中有学龄前的儿童,有大学生,有机关干部,有茶企员工,有退休老人。2017年和2018年西安欧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事学院举办了省茶艺大赛的校园选拔赛,大学生选手在总决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陕西省茶艺大赛上涌现出的一批优秀节目,如《两岸情·子归》、《丝路茯音》、《茗情》、《秦汉古茶》、《茶酒两生花》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茶艺节目。陕西代表队连续三年参加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陕西茶艺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茶艺要具有时代特征

  在茶艺展示中,主题创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完全是唐装汉服、茶禅一味,而应反映现实生活的时代特征。近两年涌现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例如安康茶友会创编的反映扶贫干部帮助茶农采茶制茶的《茗情》,安康市紫阳县瓦庙小学创编的反映留守儿童主题的《感恩》以及咸阳晓峰工作室推出的《两岸情·子归》等等。这些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

  把握茶艺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更多的创新,例如现代商务茶艺应该是一个选题。一定要用茶道组吗?一定要用盖碗吗?我看不一定。在小罐茶西安生活体验馆启动仪式上,几位青年时尚范儿的表现同样体现出了一种时尚的茶生活。让年轻人爱上茶,我想我们要首先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怎样喝茶,茶艺完全可以反映他们的状态和他们喜欢的饮茶方式。听说陕茶网和西安欧亚学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想是可以期待的。

  茶艺要有严谨的态度

  学习茶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茶即是修心,要有敬畏心,要耐得住寂寞。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茶文化专家梁子在代表陕西十佳茶人发言时说:茶人的称呼是神圣的,茶人要注重实践茶的精神。近几年接触了许多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接触了很多扎根基层的行业同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实现价值,朴实无华。我想可以创造机会,让我们年轻的小茶人多去见见他们,听他们讲一讲,学习他们如茶一般的精神。我们对他们要有敬畏之心,而不仅仅是在茶艺中敬神农、敬陆羽。

  在近期的一个比赛节目中,主泡选手表现得可圈可点,但其一位助泡选手左顾右盼,极不投入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团队的成绩。参加茶艺比赛是在展示文化和技能,是在展示自己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水平高低不是问题,态度出问题是大问题。

  共同推动茶艺事业发展

  安康市高度重视茶文化的普及推广,连续两年在全省茶艺大赛和全国茶艺比赛中取得佳绩。紫阳县结合茶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量的茶文化爱好者,有许多还拿到了中级茶艺师的资格证书。紫阳县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李龙安介绍说,紫阳茶久负盛名,我们通过举办茶艺培训,希望使更多的紫阳人从学习中收益,成为紫阳富硒茶和紫阳文化的宣传员。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西部茶业博览会暨2018首届丝路陕茶文化节开幕式上,由法门寺博物馆、观汉雅集艺术馆、西安五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的“法门寺大唐皇家茶宴”,成为茶博会上最亮眼的风景。新华网首发报道累计浏览量超过60多万人次。这样的茶艺,无疑是陕西茶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目,代表了陕西茶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的发展,必将成为陕西文化的一张名片。

  我没认为茶艺现在出了什么问题,一些茶艺表现出来的所谓问题,可能更多的只是态度的不够严谨,因为热爱茶艺的人多了,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瑕不掩瑜。讨论是为了更好的统一认识、规范标准、提升水平。让我们茶人彼此祝福,讲好陕茶故事,继续推动陕西茶艺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注:本文来源陕茶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