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零后学茶札记:价值传递的焦虑

喝茶就像看书,有人看一本书可以看的非常快,

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后来了解到,

一些大咖看书是跳着看的,比如一本讲方法的书,

其核心内容可以压缩到1/4甚至1/5,

学会如何跨过修饰的内容,辅助理解的内容,

而直达理论核心。这过程中把握核心内容的方法,

很像是试茶,注意我说的是"试茶"不是品茶也不是喝茶,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细节东西可以提升品饮乐趣,

但是要把握核心,这些是可以暂时忽略的。

最近跟几位做茶的同僚攀谈,

发现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焦虑,

就是对于山头古树的价值,没有前几年那么确信了,

这里有勐库区的同行,也有布朗山的同行。

我总结了一下:基本是对口感的自信心,没那么足了。

 

很长一段时间,流传这么一个固化的印象:

古树就应该任何指标都要高于小树。

这当然是不顾实际的一种灌输。

一款茶如果事先报了名号,

与不透露任何信息的盲喝,

谁要说一点影响没有,那是骗人的。

我们很难阻止感官服务于情绪,

你比如:直接告诉你这是款台地茶,

也许你就会草草冲泡了事;

而如果告诉你这是款茶王树,

冲泡仔细的同时你也会更加积极的调动感官,

去“体味”其中的细节。

是不是觉得这场景很熟悉,想起了曾经被引导的经历。

要撇开被引导,就要学会盲喝,盲喝喝什么,

这个最折磨人。也许你认为的重要指标,在人家那,

就是可有可无。比如我,容易忽略的就是现阶段的茶香。

原因是学茶的成长经历不同,在认识茶这个过程中,

成长环境不同会造成大家对品饮侧重的大相径庭。

我这么说吧,在茶山上,新茶阶段,

小树的茶香是非常讨喜的,

尤其倚邦,革登,莽枝这些中叶茶的产区,

香的正,扬的高,能挂杯,能入汤(入汤表现略浮)。

而我上山去干嘛去了呢,就是要想办法区分古树、

大树与小树甚至台地,如果不设法将小树和古树区分开,

那么上山就没有意义。所以久而久之,

我对茶的侧重就变成了能区分两种树的差异。

说到这,感觉好像要祭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招了。

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谁说有这种大招,

我认为是认识不足或者是故意要这么说的。

每一个茶区、茶地都要分别对比,找寻其中的不同。

你比如,常规来看,树龄差距较大的,

古树和小树往往会差在厚度、饱满度上,

但是仍有例外。为什么说章家三队的台地是三板斧,

就是因为它上来的前几泡,

你很难说他薄,说它空,说他内质欠缺,

但台地毕竟是台地,行至四五泡会出现突然的掉落,

如果没有这个缺陷,盲喝之下,

你怕很难拍着胸脯说这就是台地茶。

这是布朗山,放在刮风寨呢。

稍大的些的小树都不会出现像章三那种断崖式的掉水,

单论稳定性、持续度,简直与大树、古树无二。

而这些乔木小树与刮风寨国有林古树的最大区别,

在汤感、协调度以及韵致上。尤其是喉韵,

对这个指标有认识的话,就容易区分二者间的不同。

对于古&小之间实实际际的差异,该如何传达的焦虑,

不光是我们几个草根茶人的共识,

这不,最近"浮生若茶"的小马哥也在活动里以盲闻干茶、

盲品茶汤来做示范,以证明高杆、古树、乔木,

确实有方法能够区分。不是他要借此炫技,

而是再不拿出这样的证明,

群众就要动摇所谓古树、山头的优越感了。

山头茶发展至今,茶客逐渐成长最终成熟起来,

终端已经开始倒逼行业上游,必须想方设法自证价值了。

 

END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