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讲述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

  

知青在英德茶场

  英德曾是偏远山区,也是热血之地。知青们在这里留下了“上山下乡”的青春记忆,海外归侨也有在这里种茶、生活的青葱岁月。而今天交通的发达,使得这些遥远的记忆在心理和地理上都与我们如此亲近。

  行走在茶乡英德,融入到英德风物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感。远和近、快和慢,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都会一一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又缓缓融合在一杯英德红茶里面。

  茶乡文化浓郁

  英德产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第一部茶叶专着,唐朝陆羽所着《茶经·八之出》(764 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现在的英德正是当时韶州主要植茶之地。唐朝时英德南山就建有“煮茗台”,南宋英州知县汪任曾以“煮美茗”题诗赞美: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游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

  产好茶,自然离不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英德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地区,境内温暖多雨,既无严寒,亦无酷暑。土壤条件优越,山丘与丘陵之间,一片片的缓坡与台地均为红、黄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自然土壤肥力好,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含量高,pH 值在4.5-5.5 之间,极宜茶树自然生长。

  

意气风发的茶场知青

  英德曾是偏远山区,也是热血之地。知青们在这里留下了“上山下乡”的青春记忆,海外归侨也有在这里种茶、生活的青葱岁月。而今天交通的发达,使得这些遥远的记忆在心理和地理上都与我们如此亲近。

  无论是从新开通的广乐高速,还是英佛公路,或是高铁英德西站进入英德,“英德红茶”四个字眼无法避免地构成了你对英德的最初印象,也可能会成为你离开英德时的最深记忆。

  在这个粤北小城,“茶”已经与英德密不可分。有以“茶”命名的道路“茶园路”,有《英德茶叶》《英德茶韵》等书籍在书店出售,有舞蹈《茶之韵》在舞台演出、有别致的茶艺表演《英九传奇》,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有“擂茶粥”、“红茶饭”,还有“茶叶世界”等与“茶”相关的旅游景点……

  在英德,茶店之多已成为当地的一道美景。不到20 万人口的市区,专营和兼营茶店居然有近300 间,漫步街头,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茶庄,各种包装的茶类一应俱全。

  英德人探亲访友,喜以茶馈赠,这已经成为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和风俗;而盛行于英德多个乡镇、独具客家风味的“擂茶粥”,也已成为“茶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不断延伸和发展。“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英德民间素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传统礼仪。

  在英德英红镇,华侨茶厂、红旗茶厂等沧桑的建筑物似乎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悠久历史故事,而就在美丽的茶园里,现代化的喷灌设备、雅致的别墅群,还有在一旁拔地而起的现代化英红国际茶城,让人感觉英德茶区既古老又现代。

  

茶场知青们具有时代性的“战斗友谊”

  

共和国红茶之子

  千年如转瞬。1956 年,一个中国历史非常普通的年份对英德红茶来说却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性一年。当时在陶铸、陈毅等中央老一辈领导的关切下,英德建立了红茶商品基地,专为国家出口创__汇而生,“英德红茶”从出生一开始就被标记上了“红色”标记,“英德红茶”就是共和国的“红茶之子”。

  众望所归,也不负重望,英德红茶起步飞快。上世纪50 年代中期,第一批现代化新式茶园(单行条列式)在广东省属英德茶场诞生,茶场首次引种云南大叶种成功。1959 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问世,并初次出口,就受到国内外茶叶界人士的赞赏和推崇,英德红茶独特的鲜爽风格和浓强的优良品质堪与印、斯红茶媲美而蜚声海内外。

  1960 年中茶广东分公司祝贺电文称:“1959 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声誉。”同年,中茶叶研究所(60)茶研字第064 号函称:“英德红茶品质具有外形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祁红鲜甜回味,香气浓郁纯正,叶底鲜艳,较之滇红别具风格。”1963 年英国女王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称赞和推崇。

  此时,英德红茶成为全国红碎茶二套样实物收购标准,出口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4000 余吨, 年创汇400—500 万美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闻名中外,饮誉世界,英德红茶遂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而在1960—1970 年代,来自广州、韶关、肇庆、潮汕地区数以万计的青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来到了英德茶场,在此后的10年间奉献了青春年华,为英德红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14 年第二届英德红茶文化节上,一百多名老知青重回英红故土,参观各大茶园及厂房,开启寻根之旅,回首往事,追忆当年,不少知青情难自禁,泪流满面。

  如今我们仍可以从英德红茶的品牌名称如《我和你》(即红旗茶厂)等依稀感知当年知青留下的烙印。知青回城之后,来自东南亚的归侨接棒为英德红茶发展作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