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艺:古今斗茶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现代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斗茶品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

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令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艺。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们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戏,能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经茶器圈查阅:最早有文献记载,斗茶起源于唐代建州,在《云仙杂记》的《记事珠》中有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

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

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比“茶王”茶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一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村里评比。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参加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怀,“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用开水汤洗盖杯;接着“乌龙入宫”,将称好的6克铁观音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慢慢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轻轻刮去浮沫,叫“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打开杯盖细闻香味,叫“梦里寻芳”;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7只茶杯编号,没有姓名,以示公正。专家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轰动,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人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

茶兴于唐盛于宋

中国茶史虽然可以上溯到神农,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在唐、宋、明三个朝代,茶史上素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定论。唐代中叶以后,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在茶文化和饮茶习俗上有了不少发展。两宋300多年间,茶艺、茶道、茶学的发展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宋茶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不仅茶的品种多、品质高,而且制茶技术不断创新,品饮方式十分浪漫,加上文人士大夫咏茶诗词的助推,宋茶走进了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角落。上自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市井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茶文化。

宋代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中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是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

与唐代的泡茶方法不同,宋代盛行的喝茶方式是点茶。先将热水倒在细密的茶粉上,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宋徽宗所作的《大观茶论》一书,对“点茶”有详细描述。宋人对于好茶的标准,从外观上看,要洁白细腻,越好的茶越白,泡沫越持久。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就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设计,“碾茶、热盏、击拂、水痕”这些工艺流程都一一呈现。

北宋立国之后,经济文化逐步繁荣发展,出于统治者的嗜好,朝廷在福建建瓯北苑正式建立官方茶园。闻名后世的宋代贡茶龙凤团茶制作精致、品质优良,专门供皇帝御食。据史料记载,宋代茶产量相当惊人,当时茶叶多产于长江南部区域,淮水以南各路普遍产茶,产茶州军比唐五代时增多。据史料记载,两宋产茶州、府、军总计112个,辖县约500个,由此可见宋代茶区之广。东南、川峡为宋代主要产茶地,《宋史》卷一百八十四《食货志·茶下》载:“茶之产于东南者,浙东西、江东西、湖南北、福建、淮南、广东西,路十,州六十六,县二百四十二。”

宋代茶文化不仅有宫廷茶文化,更有市井茶文化。唐代茶文化主要在贵族文人之类的上层社会兴起,而宋代茶文化则包含了普通民众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到了宋代中期,团茶生产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形成优势,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风靡。茶馆行业兴起,普遍存在于京城以及众多州、县之内,这其中尤以东京(今河南开封)为最。

东京是北宋茶文化中心

虽然历史上的开封不产茶,可1000多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的茶却是引领当时世界饮料潮流的代名词。点茶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直至今天也是最令日本茶道艳羡的冲茶艺术。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等茶文化,都是深受宋代点茶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如今年轻人喜爱的抹茶、咖啡拉花等,都可以说是起源于宋代点茶的茶艺。

由于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处于茶叶产区与消费区之间,东京是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和批发中心,茶文化和茶经济空前繁荣。当时的东京城,茶坊、茶肆遍布街市,以宫廷茶文化的形成、市民茶文化的普及、点茶法的兴起和斗茶之风盛行、大量茶著作的涌现,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详细描绘了东京城内沿汴河众多店铺集中经营的繁华场景,沿河的店铺以饭铺、茶店为最多,店内及店门前都摆设有许多桌凳,看上去都很干净。当时东京城内还有无数个穿梭往来的流动茶摊,遍布大街小巷。

那么,东京不产茶,这些需求量巨大的茶叶是如何流入到京城的?这就要从当时东京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说起。

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河流纵横、水运发达,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及广济河流贯城内,并与城外的河运系统相连,合称“漕运四渠”。来自陕西的物资可经黄河—汴河运至东京城,蔡州的物资直接由惠民河入汴,山东的物资可通过黄河—广济河抵京,东南六路的物资可借道大运河北上,转入汴水后运达京师。其中,连接东南六路的汴河—大运河是北宋最重要的漕运线,因此,北宋立国未久,便设立了一个叫做“发运司”的机构,来统筹东南六路的物资运输,“所领六路七十六州之广,凡赋敛之多少,山川之远近,舟楫之往来,均节转徙,视江湖数千里之外,如运诸其掌”。

据史料记载,东南产茶区市场上的茶叶充分利用水路交通发达的优势,从茶山集中到各类集市,汇集到州县城镇和主要位于长江沿岸的如六榷货务一类的“要会之地”,然后再向东京城运输。运输路线主要是东、西两条路线,而东线是茶叶运输的主线。它从真州(今江苏仪征)、扬州入隋唐大运河,北经高邮、楚州、泗州转汴河经宿州、应天、陈留抵东京。东路也是宋朝漕运东南诸路粮食财宝的大动脉,“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茶叶运到北方后,再以东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来源:茶艺师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