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茶“十大产品品牌”之天画罗坪石门红茶:力将青山绣画屏

湘鄂交界,山峦逶迤,海拔800米。这里天与云与山与水遥相呼应,恍如水墨丹青绘就的绚丽画卷。

青绿蔓延,嫩芽生烟,一瓯唤起清谈。这里人与茶与自然相知相恋,从一片小小的叶子到一个富民的产业,峥嵘岁月在袅袅茶香中沉淀。

罗坪是一幅画,以茶入画的人是徐辉,这个80后新茶人怀着一腔家国情怀,从霓虹灯的喧嚣走进大山深处的静谧,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踏出一条向世界传播湖南红茶文化和魅力的阳光大道。


吾心归处是茶乡

斜风细雨中,从壶瓶山南行百余里,蜿蜒而至罗坪乡寨垭村,放眼望去云遮雾绕,山坡上的2000亩有机茶园像爬山虎一般,在大山的脊背上一道道舒展开来,顿时让人领略山峦间那份遗世的洒脱和野性。

走进天画罗坪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虽是初冬,空气中却仍旧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幽幽茶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荣誉证件,赫然映入眼帘,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有怎样的奋斗历程?

“目前我们推出的产品中,最畅销的是一芽一叶制作的红茶,客户对它的香气、口感都特别满意。”眼前这个侃侃而谈,聊起来基本离不开茶树品种、制茶设备、茶叶质量等话题的年轻人,就是石门天画罗坪茶业董事长徐辉。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一谈起茶,便立刻来了精神,他兴致高昂地介绍如何才能制作一杯好茶,“除了气候环境,茶树品种,制作工艺也至关重要,比如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对待,丝毫马虎不得。”

然而十三年前,他的职业却和现在八竿子打不着。从小在石门县壶瓶山长大的徐辉,耳濡目染长辈们如何摘茶、制茶,也认识到乡亲们的辛劳不易。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他圆了父母的期盼,进入石门县自来水厂,端起了“铁饭碗”。


至于后来创业的原因,他坦诚地将其称之为希望“做点有使命感的事”,上班期间,徐辉了解到茶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得知因为缺少优质销售渠道,不少茶农收入微薄的现状。2012年5月,经过艰难抉择后,他选择自主创业,回到了家乡壶瓶山。

被誉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位于石门县西北部,湘鄂两省分界,这里群峰林立,云缭雾绕,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他一边筹集资金,一边认真学习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最终用东拼西凑的30万元启动资金,在江坪河租赁了500亩山地,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购进了几台茶叶加工设备,由生产黑毛茶入手,开启了自己的制茶之路。

续写宜红新华章

幽谷润兰香,深山出好茶。2014年,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又把目光聚焦在罗坪乡寨垭村,这里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的地带,山清水秀,植被繁茂,一年四季云雾缭绕,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他和他的团队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组建了天画罗坪责任公司,租赁了山地3400亩,建立了2000亩有机茶园基地。

彼时,夏秋茶在石门这样的绿茶主产区,因苦味重、档次低而长期被市场忽略。如此也造成了大量鲜叶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了茶农的收入。


其实,红茶与石门渊源颇深。尤其在清朝光绪年间,随着清代万里茶道的兴盛,粤商卢次伦在壶瓶山创办“泰和合”红茶号,年产石门“宜红”50万公斤,全部销往英国,与安徽“祁红”分庭抗礼,有“南宜北祁”之说。

后因战乱和当地土匪滋事,石门“宜红”逐渐衰败。为了续写宜红茶的辉煌,徐辉带领技术团队通宵达旦地开展试验,通过借鉴铁观音烘焙方式——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等独特工艺,为石门红茶品质提升注入了新活力。研发的红茶系列产品,“香、味、韵”皆佳,入口细滑绵醇,具有“花蜜香、金红汤、甘醇味”的典型湖南红茶品质特点,收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同时,制茶新技术也成为助农增收“动力源”,该技术发挥了当地夏季茶青质地嫩绿、生长周期长的优势,将原来入夏修剪丢弃的鲜叶,利用特色红茶深加工技术,变成群众增收的“金叶子”。

“不光春天有茶摘,秋天一样也有活干。”村民唐基燕说原来只能眼看着叶子烂地里,现在情况不同了,加上夏秋叶的采摘,“挣得不比在外出打工少”。

吃水不忘挖井人,徐辉还用实干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担,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为罗坪乡477个建档立卡户揭掉了贫困帽,先后在罗坪、壶瓶山、太平、磨市等地建立了4个核心茶叶基地共8260亩,帮助7个茶叶合作社982个农户推广栽培技术,实行产品包销,分红返利,基地茶园收入亩平达到4500元以上,带动周边近1000户茶农脱贫致富。

抢滩海外大市场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国茶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近几年,石门县委、县政府落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徐辉积极响应政策,不断调整产品的制作工艺,提高出口茶整体品质,抢搭中欧班列快车,通过“万里茶道”,畅销海外。

茶是传统产品,却不能固守传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在鲜叶收购上,徐辉带领技术工作人员对收购的每一片茶叶都要按照欧盟标准进行认真的监测,把好农残关口。他改变了千百年来将鲜叶嗮在地上,发酵堆在地上的陋习,采用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先后自主研发了茶叶智能清洗、分选、烘干装置。通过对生产线自动化提升改造,到2020年该公司的三条茶叶智能化生产线从分级到包装全部实现智能化、模块化、清洁化,全程只需三名员工操作,车间没有飞尘,没有噪音,日产茶叶3000公斤以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罗坪寨垭村的有机茶树铺满山坡,郁郁葱葱、蜚声湘西北甚至海内外。2020年“天画罗坪”也如愿获得了欧盟有机茶认证、公平贸易认证和雨林联盟认证,有了这些最权威、标准极苛刻的出口认证,就为该公司2000亩生态有机茶打通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销售渠道。

如今,该公司近70%茶叶产品用于出口,每年出口茶叶总价值4000万元,年综合销售收入过亿元。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远销到北京、深圳、上海等20多大中城市,依托省茶叶集团出口到西欧、东南亚等13个国家,进一步擦亮石门茶叶的靓丽“名片”,也助推了湖南茶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现在的“天画罗坪”已成为全县茶叶支柱企业,先后荣获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一系列殊荣。

石门茶香扑鼻,云海袅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徐辉现在又着手筹划以“茶旅+文创”为核心,进行茶文化旅游创新产品开发,实现茶、文、旅一体化,通过开辟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茶文化民宿、露营露宿等项目,让茶园变景区、变公园,打造茶旅一体休闲农业综合体,向世界展现罗坪之美。

这里是上天赐予人间的一幅绝美的画,画中最灵动的一笔是罗坪的茶……

来源:华声在线(吴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