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观察:一抹茶香何以润泽共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为茶人颁奖、发布全国首个荒野红茶团体标准、五款荒野茶产品亮相……日前,浙江丽水举行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助力共富”暨丽水荒野茶发布仪式(下称:发布仪式),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赋能茶产业发展。


丽水为当地茶文化传播大使颁奖。傅飞扬摄

丽水有近2000年的产茶历史,在三国时期就是重点产茶地之一。如何进一步活化“茶经济”,让更多民众切实受惠是当地不断探索的命题。而发布仪式上亮相的五款荒野茶产品正是其中之一。

何谓荒野茶?据了解,近年来丽水紧跟市场需求,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开采来自深山、远离肥药的百年古树鲜叶,并通过现代工艺生产出野放红茶、精品白茶等荒野茶产品,以此推动茶产业迭代升级。

庆元县委书记蔡昉介绍说,该县荒野茶市场均价已达到2000元每斤,目前拥有荒野茶生产经营主体17家,带动辐射1100多名茶农增收,亩均收益可达1.6万元。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规范荒野茶发展,使其成为一条新颖且稳定的农民致富之路,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提出并发布了全国首个荒野红茶团体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据悉,该标准规定了荒野茶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原料、加工基本要求、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产品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中新网记者观察到,对于荒野茶的探索仅是丽水实践“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新理念的一环。

以茶文化为例,近年来,丽水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在积极开展茶叶制作手工技艺传承和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当地推动传统茶文化复归与“茶旅融合”,培育形成了一批茶工坊、茶民宿、茶庄园、茶特色镇、茶特色街。

“我们还举办了还原丽水宋代码头场景的水韵市集、与露营结合的‘无我茶会’以及‘宋韵雅集’,用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展现丽水茶文化。”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茶产业而言,丽水已形成绿茶为主体,红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六茶共舞”新局面,初步构建了以市域茶叶品牌“丽水香茶”为主体,包含松阳香茶、景宁惠明茶、缙云黄茶、遂昌龙谷茶、莲城雾峰、龙泉红、庆元荒野茶、青田御茶、云和仙宫雪毫的品牌格局,当地浙南茶叶市场亦获得“中国绿茶第一市”称号。

“近年来,松阳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电商经济风生水起,县域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1亿元,年均增长8.2亿元。”松阳县委书记莫靓说。

此外,在茶科技领域,丽水建成了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试验站、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该市茶园良种化率已达85.3%,香茶循环滚炒工艺、机采机制、茶粉加工等技术引领行业。同时,当地初步构建起以茶叶为主体,茶饮品、茶日化品、茶保健品等多产品共同开发的新格局,以科技力量推动茶产业从“农”字号向“制”字号转型发展……

对于家乡茶叶的诸多变化,龙泉市岩樟乡郑庄村村民叶光明深有体会。

2013年,经过考察,叶光明认为老家郑庄村的水源、温差、光照等环境都很适合茶叶生长。因此,他流转了100多亩野生茶园并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多年尝试、学习、积累后,他的合作社面积已经拓展至200多亩,产品涵盖红茶、野茶等多个品类。

如今,叶光明的茶叶不仅销往山东、上海等地并深受客户喜爱,也拓宽了当地民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路子。“没想到小小一片茶,不仅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还让我进一步发掘了绿水青山背后的‘金山银山’。”他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丽水茶园面积超60万亩,茶叶产量4.7万吨,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带动就业30多万人。(完)

来源:中新网丽水(傅飞扬),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