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一片茶叶的富民强县之路

福安市是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以坦洋工夫红茶为代表的茶产业惠及福安市40多万人口。十年来,福安市通过加大“茶科技”投入、扶持建设高标准茶基地、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等举措,统筹推进坦洋工夫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

近日,记者在社口镇农垦集团坦洋茶场的“5G”智慧茶园看到,一排摄像头紧贴地面,对准茶树底部生长情况进行跟踪拍摄。

福安市农垦集团坦洋茶场场长郑明星:这些摄像头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并自动报警,大幅度减少了农药用量,仅此一项,每亩茶园可年减少300到500元费用。

据介绍,茶树病害的记录防治只是“5G”智慧茶园系统功能的一部分,该系统总共包含全景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智能监测及识别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八大系统,通过创新科技让茶园管理节本增效,促进了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应该来讲这十年当中,科技的进步以及大家观念的改变,从茶园的种植加工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在采用5G的技术,对茶园的光温水气、病虫草害进行一些调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一些问题。茶园施肥方面,早期以产量为主要目标,偏施化肥,现在注重品质之后,就是有机和无机复合,通过一些生态茶园的绿色防控技术,从栽培技术措施、无公害农药、生物农药还有低毒化学农药的应用,食品安全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为了从原料和生产上提升茶叶品质,福安市先后出台坦洋工夫红茶栽培、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并鼓励企业建设发展无公害茶园。在海拔近700米的白莲山,福建省林鸿茂茶业有限公司已建成2300多亩有机茶基地,种植金牡丹、单枞、奇兰、黄金芽等数十种高优茶叶品种。

福建省林鸿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坛助:这片金牡丹、金观音等,以高优的茶叶基地为主。病虫害都是用黄板、太阳能夜光灯杀虫法,肥料方面都是使用有机肥,这片是300多亩的黄金芽,品质非常好,做出的红茶绿茶,特别是坦洋工夫味道非常好,深受广大茶友的好评。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早期以产量型为主的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类的品种作为坦洋工夫的首选品种,这几年流行的创新型的坦洋工夫的产品,金牡丹、瑞香等等乌龙茶的品种,乌龙茶的品种就是自然界花果香,通过一些乌龙茶技术应用到我们创新产品当中。还有随着市场的需求,不喜欢原来的发酵比较重,以茶红素为主的,汤色比较红。现在喜欢茶黄素多,汤色比较黄亮的,带有一些独特的花香,滋味很纯爽,很受大家市场的欢迎。应该来讲,这十年当中,新品种新工艺的应用,切实科技助力了坦洋工夫创新型产品的发展。

近年来,福安市深度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四进坦洋”的宝贵精神财富,依托本地深厚的“坦洋工夫”资源,借力茶产业发展的东风,积极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今年,由福安市农垦集团申报的“福安坦洋春季茶旅——寻源坦洋工夫”成功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福安市农垦集团孙美婷:目前集团是有开发两条旅游路线,一条是“一缕茶香”,另一条是“寻源坦洋工夫”,主要包括了坦洋村、坦洋茶厂及茶科所。比如坦洋村的景点主要是有坦洋工夫红茶创始人的老宅及我们早期的茶行旧址,还有炮楼、真武廊桥等景点,它可以直观的让游客感受到我们坦洋工夫红茶的历史。通过来到我们茶厂还可以亲手体验定制,制作坦洋工夫红茶,了解我们坦洋工夫红茶制作的工艺及流程。

此外,福安市还致力打造茶业新地标,推进建设以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茶王街、茶文化广场、茶叶仓储、茶博物馆等旅游体验及茶叶商圈项目。目前,位于福安市区北大门的富春茶城茶文化主题公园已开工建设,茶王一条街全面完成改造,入驻茶企茶商210户。

十年磨砺,攀高逐新。福安市先后获得“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红茶之都”“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福安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2021年实现毛茶产量2.81万吨,比2011年增加2.18%,毛茶产值19.43亿元,比2011年增长37%。全行业共有加工企业600多家,比2011年增长将近100%。福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茶叶。

下一步,福安市将依托新建成的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持续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文章,让百年“坦洋工夫”在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功夫”。

来源:福安市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