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茶汤要不要“留根”?

泡茶的时候有留根的说法,那是啥意思呢?留根,是指在泡茶出汤时有意不把茶汤沥尽,会在泡具里留下一些茶汤,目的是延续茶汤滋味,以保证每一泡茶汤滋味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变化,不至于出现,上一泡茶汤滋味浓淡适中,下一泡茶汤滋味出现断崖式的情况。

有人主张把水倒尽,避免茶水久浸不分离而影响下一泡的茶汤,也有的人主张留根法,避免一次性把茶水倒得太干净而导致不耐泡。


出汤时不倒尽,而是每一泡都留一点茶水在茶壶中,留给下一泡,这种就叫做“留根法”,也叫“汤底”,也有叫“母汤”的。关于倒尽还是留根,总有着让人纠结的去留问题。

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两种出汤的方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一,这两种出汤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1,把茶汤倒尽

冲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一定要控制好盖碗的角度,一般来说,将盖碗垂直,耐心地等盖碗里面最后几滴茶汤都干净了,再将盖碗放下。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中,等到下一泡的时候,茶叶就会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这就有点变相的“坐杯”了。


2,留根法

留根,即在泡茶的时候留下一些茶汤,不要倒干净。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风味没有太大的变化。

通常留根法,是有意而为之,目的性极强,就是为了让茶更好喝。

故意不把茶倒尽,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冲泡时间,可以使下一泡茶汤有着更好的品饮滋味和口感体验。如果前几泡都把茶汤滴尽,到后面几泡几乎就没有什么味了,尤其是味淡的茶。留根法可以保留一些浓茶汤在壶里,留给下一泡,这样可以让连续几泡茶浓度下降的不会太快。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把茶倒尽

一般来说,在使用小茶壶,小盖碗泡茶,或者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气的功夫茶泡法时,需要把茶倒干净。

这是因为小茶壶和盖碗的容积非常小,如果留余汤在里面,余汤很快就会变浓,影响下一泡的茶汤滋味;特别是冲泡黑茶,岩茶,普洱茶等滋味浓强的茶叶时,如若不出汤干净,下一泡的茶汤必然又浓又苦,香味也不好。

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汤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地把最后的茶汤滴尽,再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坏。

三,什么情况下适用于留根法

留根法通常适用于三种情况

1,一是用玻璃杯或者大壶冲泡时,茶叶浸出率比较高,如大壶冲泡红茶,花茶时经常采用留根泡法,为的是让茶汤的滋味稳定。

2,二是冲泡的茶叶浸出率很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如绿茶,黄茶等。

3,三是需要量大,快速,便捷泡茶的时候,多采用留根法。


通常情况下,用玻璃杯泡茶时,都是直接用杯子喝茶的,没有办法茶水分离。

茶和水是一直接触不分离的,喝上半杯时滋味淡,喝到下半杯,茶汤就会越来越浓。喝完一整杯,第二杯再冲泡时浓度下降的落差很大,到第三杯几乎没什么味道了,所以,可以在杯中保留一定量的茶汤,再冲下一杯。

人多,需要用大壶冲泡时,通常茶叶浸泡的时间比较久,内含物质浸出的较多,如果不留一些底料,下一壶茶可能就会淡如水了。尤其是鲜嫩的新茶,本身滋味比较清淡,而且不太耐泡,如果第一泡全部沥干,第二泡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每一泡留根三分之一,在冲下一泡,这样浓度都不会差太多。


一般在冲泡绿茶、白毫银针等味淡的茶,且使用玻璃杯或大壶冲泡时会留根:避免茶汤滋味下降太明显甚至出现无味的情况。煮茶也会留根:出汤时留三分之一在壶内,加热水继续煮,茶汤滋味会更均匀、稳定。

像冲泡普洱茶、红茶等味浓的茶,或者是使用白瓷盖碗泡茶都不建议留根。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内质大量浸出,会导致下一泡茶汤浓度过高,苦涩味过重,不仅降低耐泡度还会影响品饮体验。

一般来说,泡茶最好把水沥干,避免久浸,至于茶耐不耐泡,跟其本身的品质有关。

来源:茶生活展,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