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农学院携手武大绿洲助力有机茶产业发展

近日,中山大学农学院一行深入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进行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建设调研与茶树种植技术指导,赓续陈兴琰等老一辈茶学家对滇红茶的不舍追求。参加本次茶山行的有中山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程月华,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陈昊,副教授朱冠恒,青禾科技社团指导教师李晓云,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林春鸿,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研发中心执行主任陈娇。

陈兴琰先生1911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现三水市)西南镇杨梅圩旧西村的一个华侨家庭,少年时便立志献身农业,科学报国。193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农艺门(现称为专业)本科学习,主修茶作学。大三时,他不畏艰辛,到广东茶叶主产县进行调研,洋洋洒洒写下了长逾万字、颇有分量的《广东山之茶叶》报告,发表于上海出版的《国际贸易导报》月刊,得到茶叶界专家的好评。1937年,陈兴琰顺利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开启了与茶学不解之缘的职业生涯。1940年,撰写了《云南省顺宁县茶叶调查》,涵盖气候、土壤、茶区分布与产量、茶树品种、制法、栽培、经贸情况等,详实记载了凤庆茶厂建厂初期的基本情况,并秉笔直言凤庆茶业的利弊得失,肯定“顺宁自然环境极宜茶树之生育,其品种类似印锡阿萨姆种,产品可与印锡红茶相竞争”,为凤庆茶厂的发展乃至云南茶业的雄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兴琰教授及其著作

抗战时期,陈兴琰与顺宁实验茶厂首任厂长冯绍裘先生等多方深入商讨,不断改进滇红茶生产工艺,提升产量与品质,为滇红茶叶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后,滇红茶作为“中国四大红茶”之一,并被世人称为“茶之味精”,不断扩大对前苏联以及欧洲国家出口,为新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1961年,滇红特级工夫茶被指定为国家外事礼茶。正如凤庆滇红茶博物馆原馆长杨明柱先生所言,陈兴琰先生作为凤庆茶叶实现实业报国和实业救国的助推者和见证人,堪称凤庆滇红茶的伯乐之一,是凤庆滇红茶扬名四海的奠基人。

1940年顺宁实验茶厂员工

再现茶马古道情形的雕塑

被誉为“中国茶学第一人”“普洱茶之父”的张宏达教授,1939年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两度在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农林植物研究所工作。1981年,张宏达教授到凤庆进行植物茶叶类的考察时发现了五柱茶,此后将其详情载入了《中国植物志》,使凤庆的野生茶树品种登上了中国植物大典的宝库。这也是中山大学对凤庆茶叶产业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凤庆滇红茶博物馆原馆长杨明柱先生(左二)介绍陈兴琰校友事迹


凤庆滇红茶博物馆


滇红茶博物馆留念

中山大学农学院一行离开滇红茶博物馆后,随即赶往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村,探访“锦绣茶尊”。这棵古茶树生长在海拔2245米的高处,据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以同位素方法,推断树龄超过3200年。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也对其进行研究,结论一致。经过国内外茶叶专家鉴定,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茶树,目前仍然枝繁叶茂。

学院一行在同当地负责人交流时,建议在保护好珍贵的古树茶的同时,逐步完善滇红茶文化的宣传与科普设施,使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有对茶尊的感性了解,更有对茶文化的沉浸式学习,成为滇红茶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建设者。林春鸿还将公司首席顾问、茶学专家陈宗懋院士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推介,表达了合作做好古树保护的愿望。

学院一行探访“锦绣茶尊”

中山大学农学院一行对拟建设有机茶园的红塘村实地调研。林春鸿结合武大绿洲公司的成功案例,给出了面源污染治理、有机肥料施用等系统的指导意见。程月华建议,村干部借助中山大学农学、地理科学与规划等相关学院的专业优势,制定综合性、全方位的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平稳长效地建设有机茶园示范基地,逐步有序推广。

随后,学院一行在村委会会议室举办了有机茶园科普讲座交流。陈娇介绍了有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用技术,朱冠恒针对茶树的天牛虫害给出了简便易行的绿色防控方法。学院一行深入浅出的技术讲座,不仅得到了村干部的高度重视,而且引发了村民们的互动交流。

此前,农学院赴红塘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6位同学在村干部的带领和茶农的指导下,进行了采茶劳动,参观了作为凤庆茶厂下辖的初制所之一红塘村大摆田茶厂。同学们学习了采茶、制茶主要工艺和悠久的种茶历史,进行了茶产品带货直播,理解了茶树作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的“摇钱树”地位,更是被茶厂员工制好茶、助抗战、建国家的爱国精神和工匠精神深深感动。

三天紧张的校友寻访和茶园调研活动给师生们带来了很多收获,也留下了深深的眷恋。大家不仅学习了前辈校友挖掘和推广茶资源、实业报国的情怀,而且感悟到了在中国茶百年复兴的历程中,国运兴、茶运兴的深刻内涵,要以陈兴琰等老一辈茶人为榜样,牢固树立终身服务国家社会,产业报国的宏愿。

临别时,程月华表示,复办后的中山大学农学院师生今后会通过支部共建、师生“三下乡”、科技小院等形式,继续倾力为地方发展有机茶业做好科技服务。林春鸿表示,武大绿洲会与中山大学农学院密切合作,发挥在微生物技术、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推进红塘村有机茶园建设乃至云南省的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