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每一点进步都意义非凡

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举行已经历时五届,在第五届总决赛上,陕西队才第一次加入进来。非常有幸,我在这一届总决赛里,作为陕西推荐的裁判,参与了执裁工作。

去的时候与其说心情是激动的,不如说是带有更多的期待,本能的期待是选手能赛出好成绩,自己的执裁工作做的公平公正圆满,更多的期待,是在大赛中学习宝贵的经验,能够让我省的茶艺技能竞赛水平得到提升。

大赛结束几天了,回到西安,在工作之余,有一些思考。

陕西省的茶艺大赛举办了八届了,可以说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没有疫情的时候,一届比赛,最多举办过十一场分赛及半决赛,参赛人数几百人。这几年即便有疫情,困难重重,但比赛依然坚持举办,优秀节目每年推陈出新,在全国也多次取得了好成绩。

茶艺职业技能大赛,西安市今年举办的应该是第三届,第一届我做了副裁判长,第二届第三届我没有参与执裁,省级的应该是第二届,第一届我参与了执裁,这一届还在筹划准备当中。无论是参与的,还是从相关报道了解到的,和全国层面比,我们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尽管有疫情,但还是有26个省的47名茶艺能手聚齐江西遂川,31名裁判分为八个小组互相穿插,展开执裁工作。

整体感觉是:公正公平,安排合理,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评委老师们的执裁能力,专业水平,工作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令人敬佩。

而竞赛内容,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技能操作包括规定茶艺演示、自创茶艺演示、茶汤质量比拼、茶席创作、点茶、调饮茶现制等6项内容。与上届相比,增加了点茶,调饮茶项目,茶席设计也单独列出,评委老师们戏称本次大赛是非常6+1。

我参与了规定茶艺,茶汤质量比拼,茶席设计三个项目的执裁工作,评委们16号报道,17号上午集中培训,当天中午,就陆续投入到了执裁工作当中。

规定茶艺在17日晚开展。在这个环节中,选手要求先必须对自己所冲泡的茶叶做一个审评,然后在器具相同,投茶量相同的情况下,用相对一致的手法来展现茶艺技能,就如同体操竞技中的规定动作。

我在审评部分执裁,这部分虽然所占比是规定茶艺的10%,规定茶艺又在整场决赛中占20%,看似占分不高,但全国总决赛,0.5分的差距都至关重要。选手们有的表现的很优秀,过程流畅,精确,审评结果用词准确,有的明显不熟悉,紧张,审评结果不够准确。

晚上回到宾馆,我思考良久,陕西省的评茶员培训起步相对晚一点,很多学员也是热衷于学以美为主导的茶艺,对以专为主导的茶叶审评兴趣不高。平时的培训课,茶艺类的课在可以一直滚动进行,而评茶员的培训安排的是比较少的。但实际上,能泡好一杯茶的前提是能识茶辨茶。今后,这方面的培训力度和比重还是要加大,也要加强茶艺师在这方面的认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茶汤质量比拼,茶样包含六大类,也是选手抽签确定茶样,然后先审评,然后用十分钟准备自己认为合适的器具,用10-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冲泡,要出三杯茶汤。和规定茶艺一样,这里没有创意或者其它艺术元素的添加,比的就是对茶的掌控驾驭能力。同样,虽然都是每个省的优秀茶师,表现可圈可点,让人眼前一亮,茶汤表现优异的有,超时,选错茶,对茶没有认知,出一汤就结束的,紧张拘束的也有。

造成这些原因的固然有选手个人的紧张,对竞赛技术规程未充分了解等,但对茶认识不全面,尤其是来自产区的一些选手,可能对其它茶类完全没有接触,有些省份的比赛,明确要求必须用地产茶,这种不开放的心态,也会造成在当地很优秀的选手,进入全国层面就会有短板。“艺术无国界。”茶也不应该人为划出界限。值得庆幸的是,陕西,尤其是销售核心的西安,历来开放包容,随便一个茶城,就可以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优茶,甚至不乏很多小众茶。历届茶艺大赛,更是没有限制过选手用茶,祖国各地的茶都在陕西的茶艺舞台上散发过光彩。

我虽然是第一次来执裁,但前期参与过的裁判老师,在看过47个茶席创作的作品后,都表示这一届的茶席创作,水平明显有大幅度的提升。作为执裁的老师,我在执裁中,也明显感受到选手们在有限的空间内,一张茶桌,却通过器具配置与布设,整体设计,色彩搭配展现了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茶席。其中有几个茶席主题还深深的打动了我。“禾下乘凉”,是袁隆平的梦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宇航员在太空泡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叶传家的中国式婚礼,我们看到了。清泉石上流的茶人心境,我们看到了。值得一提的是,竞赛结束后,裁判长王旭峰老师在总结点评时,对茶席创作,选了两个茶席作品来点评,我省选手的作品“只此青绿宋点茶”得到了王老师“太漂亮了!”的高度赞誉。

最令人神往的自创茶艺我没在裁判组,只能从后期的照片中以管窥豹,但在闭幕大会上展示的一个优秀作品,我首先为选手的选题喝彩。选手是一位高学历回乡创业的茶二代,短短十五分钟,我们就感受到了她如何从胸怀大志的大手笔失败,转化到静下来,再前进的茶人心。结束时选手安静离场,桌子上的小机器人却活泼起来,也是一个让人莞尔一笑的亮点。

点茶,调饮茶也因为没有参与执裁,在此不再赘言。

茶人的本心喜静,如果说参赛时心潮澎湃激动,这一篇文字,也只是初静后一点感受,我希望经过认真的的思考和总结后,和我们的教师团队一起,更加全面深入的总结竞赛应该带给陕西茶艺的经验,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培训中贯彻落实下去,让茶艺学员从接受培训起就更加全面,让陕西今后的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能与国赛接轨。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因为我们相信:每一点进步,都意义非凡!

原创:马红

来源:陕茶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