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申遗之路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之路,已经走过整整12个年头。最近,景迈山将迎来国际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考察。

成与败,只差临门一脚。

在如此紧要关头,几乎所有参与申遗工作的人员都倍感压力。毕竟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但事实上,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经过无数人十余年努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体系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景迈山上连绵不断的茶叶人文历史脉络,将顺着山脚下的南郎河与南门河奔腾不息。

茶从何处来

景迈山人离不开山,更离不开茶。浓墨重彩的茶文化,让这座声名远扬的茶山,专一得似乎除了茶外,再无其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11927.85公顷。

千余年前,来自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辈们在这里发现并驯化种植了这片万亩古茶园。据《布朗族言志》记载,景迈山古茶林的驯化和栽培,迄今为止已有1840多年历史。

景迈山古茶林的驯化和栽培已有1840多年的历史

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每一次给别人讲解景迈山文化时,总会说起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布朗族先祖帕岩冷率领部属在景迈山定居后种植茶树,临终前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这茶园和茶树给你们,方可让子孙后代有吃有穿。”

茶祖留下了遗训,山上的布朗族人世代将茶树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来敬畏、供奉和传承。

不难看出,景迈山的茶,自古就有文化属性加持。

景迈山人在山上世代繁衍,养护着连片的茶林。斗转星移之间,景迈茶山,一叶已千年。

申遗三要素

村民们从没想到,他们视为日常的生活方式,不经意间已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攒够了先天条件。2010年6月,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按世界遗产中心要求,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需要具备三要素: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和9个传统村落。

在遗产核心区糯岗村民小组,站在村头高处,“三要素”尽收眼底:脚下是村落,对面山上,一棵棵古茶树生机盎然。视线尽头,宽数十米的森林防护带如同护城河一般,守护着村落和古茶林。

“防护带可以让景迈山保持完好的生态,不让茶树受到病虫伤害。”熊登奎表示。

站在糯岗村高处,可以看到申遗“三要素”

为了保护好“三要素”的完整性,当地政府近年来付出了巨大努力。

早在2004年,云南电网公司就投入9105.87万元开始景迈山系列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电线道路改迁“让道”古茶林。后来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景迈山的古村落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

村民们还记得,曾经的古村落低矮破旧,申遗工作启动后,按照《景迈山村庄规划》,村民们提出修葺申请,政府部门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进行修葺,村民的居住环境大幅提升。

如今,村子古风依旧,消防、饮水、公共空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古茶树立法保护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当地政府修订完善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今年7月22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草案)》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完善立法,对景迈山遗产区实施最严格保护,严防严控一切有损景迈山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行为发生,确保“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观结构得以延续。

艰辛付出后,此刻的景迈山,山未变,茶更绿,古村更醉人。

人茶共生

“申遗三要素”遥相呼应,造就了景迈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四中心”展厅,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完整呈现:篦齿苏铁、翠柏、红椿、金荞麦等14种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茶树共生,野生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景迈山的生物多样性在“申遗四中心”得到了很好呈现

丰富的物种资源,来源于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记者走进景迈山翁基村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捡茶叶,屋顶的一只小鸟没站稳,掉在了装茶的簸箕里。

老人被吓了一跳,随后笑着双手捧起小鸟,轻轻放在了一旁的矮墙上。

小鸟掉进装茶的簸箕里,老人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到一旁

景迈山人敬畏大自然,收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澜沧县惠民镇芒景村民委员会翁基村民小组位于景迈山申遗的核心区,村子只有343人,古茶园面积却达到了1724余亩,一些生长了成百上千年的古茶树,至今依然翠绿挺拔,滋养着生生不息的景迈山人。

前几年,村民晒坎从父辈手中分到了8亩古茶林,每天早上,他都上山转上一圈,检查茶树的生长状态。他种植了不少生态茶,但是这八亩古树茶林,他视若珍宝,茶树也越长越好,收成十分可观。

翁基村村民哎少也拥有八亩古茶林和数十亩生态茶,问其一年的收入,他思索半天,吞吐着说出“8万”,见别人不信,便将头扭向一旁,红着脸笑出了声。

晒茶

让保护成为习惯

茶农们保护古茶树已成习惯。

春天和秋天是景迈山较为繁忙的季节。新茶上市,岩坎和村民们要赶制新茶,这是他们一年中的丰收时刻。夏天也有茶叶,但村民们坚决不在这个季节采摘。晒坎认为:“古树茶就好比一个白胡子老头,使劲地拽他的眉毛胡须,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一个不成文的古茶采摘规定在景迈山延续至今:只追春秋,不问冬夏。

古茶树在景迈山随处可见

大部分景迈山村民坚守着爱茶护茶的祖训,但早年间茶叶市场的乱象,也催生了一部分冒进者。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景迈山曾试种密植高产的台地茶。“这样的种植模式不打农药不施肥是不可能的。”村民们回忆,在2007年后,台地茶被改造成了延续林下茶种植传统的生态茶园。

尝到了冒进的苦头,村民们对古树茶园的保护意识更加坚定。

在糯岗村民小组,保护古茶树很早就被写进了村规民约:不得使用农药,古茶树不得修剪……

前几年,一位村民家两片茶林中间的隔离带上,长满了茂密的草,除草太麻烦,他便喷洒了除草剂。这事很快被村党支部书记岩陆发现,便按照村规民约,对其开出了300元钱的罚单。

村民们的行动自觉,让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有了最基础却最重要的保障。

捡茶的老人

奋斗的人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何要积极申遗?仅仅是景色优美、生态保护完整吗?其实不然。在这里,人茶共生、和谐相处,古茶林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是典型的持续演进的文化景观,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价值,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准则。

但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看来,积极申报遗产项目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对古茶林文化景观进行更好的保护。

正因如此,在景迈山这片肥沃土地上留下奋斗身影的,除了世代生活的茶农,还有为申遗工作付出艰苦努力的人。

为把保护工作做到最好,遗产区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研究,生生把人逼出了强迫症。

比如:进入景迈山核心区的几十公里山路,到底怎么修?修沥青路面,担心沥青颗粒覆盖到茶叶上,影响品质;修水泥路面,担心路面反光,影响茶叶生长温度……

最终,这条路被修成了弹石路面。遗产核心区部分路段限制车辆通行,时间长了,长出了葱郁的草。

车辆限行后,进入茶林的弹石路长满了草

而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四中心”内,光是为申遗准备的材料就达到了19000份,装满了整整一大间档案室。

申遗工作准备了十二年,工作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目标却愈发坚定。张丕生今年4月来到新岗位,据他介绍,目前,当地主要在开展遗产要素的保护管理和监测,不断完善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能力,迎接不久之后的考评。

虽然申遗最终结果未定,但是张丕生很清楚,“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是景迈山的未来,在山上保护好古茶林文化景观,山下发展文旅产业才能让保护和发展两不误。

只有这样,才能让向山而生的景迈山人,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云岭先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