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列入江苏南通市崇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长嘴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嘴壶茶技是项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早在1998年“蒙山派”创始人成先勤先生整理出来的男子长嘴铜壶《龙行十八式》茶技和女子长嘴铜壶《凤舞十八式》茶技就名震海外,声誉满天。近日,江苏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传承中华茶文化优秀基因,弘扬中国茶文化,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方针,得到蒙山派茶文化传承人的蒙山派现任掌门成昱与四川长嘴铜壶标准制定专家组委员会委员的赵夏,江苏长嘴铜壶非遗文化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蒙山派弟子毛莉芳的支持下,将”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男子铜壶茶技《龙行十八式》和女子铜壶茶技《凤舞十八式》正式列入崇川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男子铜壶茶技《龙行十八式》和女子铜壶茶技《凤舞十八式》于2021年12月16日通过立项,2021年12月20日公示,2022年7月6日正式授牌,为保护该项目发展,南通市崇川区开设活态非遗展示馆,以保护、传承、持续跟进”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传承、演绎、创新,活态展示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独有魅力的长嘴壶表演艺术,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繁荣。

据悉,崇川区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非遗项目类型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崇川区现有国家非遗项目3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16个,区级项目29个;省级非遗传承人5名,市级传承人15名;市级传承基地13处。接下来,崇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重点开展对非遗项目的深度挖掘、非遗项目的走访调研、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调研报告的编撰等工作。

从左至右第五蒙山派弟子毛莉芳领取非遗项目牌子

中国功夫茶长嘴铜壶泡茶技法是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派掌门人成昱表示:我父亲(成先勤老先生)在世时的愿望便是希望将长嘴铜壶茶技文化能够遍地开花,如今, 蒙山派弟子更是遍布中外,达5万之多!自2002年4月江苏南京旅交会以蒙山派弟子表演《龙行十八式》后,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侨报》大篇幅报道,发展至今我国以长嘴铜壶对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已达千次, 长嘴铜壶的足迹遍布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法国、 日本、俄罗斯、奥地利、迪拜、等20几个国家,被30几家媒体报道,以“中华一绝”中国茶文化的“千年活化石”“茶艺双绝”等推向世界!近年来蒙山派一直鼓励蒙山派弟子,继承中国茶文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时局,力求发展。

蒙山派茶文化传承人的蒙山派现任掌门成昱

四川长嘴铜壶标准制定专家组委员会委员的赵夏

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

男子铜壶《龙行十八式》

蒙顶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是四川盖碗茶长嘴铜壶斟水技艺,属刚健派,在冲泡阶段表演。相传,北宋高僧禅惠大师结庐蒙顶山清修时,在习武过程中所悟出的铜壶茶技,被称为“千年活化石”。原只在蒙顶山僧人中流传,直到清末才逐渐传入民间。将铜质、壶嘴长达85厘米的专用提梁壶中的沸水在一米开外用十八个武术动作造型准确无误地斟入茶碗中,融传统茶道、杂技、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于一炉,每一式均仿龙的动作,刚劲有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满玄机妙理。表演时配专门音乐或《精忠报国》等豪迈、雄浑的音乐。2001年5月,成先勤在蒙顶山天盖寺仙茶楼表演,受到欢迎。7月,中央二台、中央四台、凤凰卫视、亚洲卫视、广东卫视、四川各大电视台等先后专题采访,以“中华一绝”推向世界。为保护该茶技,经时任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前命名、审定后,2002年4月23日,名山县旅游管理局向四川省版权局提出著作权登记申请。

蒙山派长嘴铜壶掺茶技艺

女子铜壶《凤舞十八式》

长嘴铜壶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派·崇川)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蒙山派弟子毛莉芳

中华蒙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以刚劲为主,不适合女子修炼。2001年至2002年著名茶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蒙山派创始人成先勤等在“龙行十八式”的基础上发掘、整理出了一套适合女性表演的长嘴壶茶技——“凤舞十八式”。前期,笔者结合《易经·乾卦》思想重新对“龙行十八式”进行了诠释。应部分茶人之情,笔者结合《易经·坤卦》试着对于女性表演的“凤舞十八式”进行了诠释。

本图文来源:天下茶友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