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茶文化深,花茶岩茶铁观音

福建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有非常悠久的茶历史,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历史优势。在福建茶中,有一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五项茶类(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永定采善堂万应茶)和一项茶具(建窑建盏)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坦洋功夫制作技艺”、“福建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浦城丹桂茶制作技艺”、“罗源县七境茶制作技艺”等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作为产茶大省,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文化大都与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全国大致都有的饮茶待客、婚礼茶俗等茶俗之外,还有施舍善茶、敬神祭祀、以茶为药、斗茶赛茶等的地方茶俗。如今,福建各地茶文化中以武夷茶文化、安溪茶文化、闽西客家擂茶最具代表性。一、武夷茶文化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创造了驰名世界的小种红茶和武夷岩茶。时至今日,武夷岩茶盛名不衰。2003年3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武夷山被列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如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继承历代品茶艺术的基础上,总结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艺》,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

二、安溪茶文化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家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德优秀,闻名中外。安溪产茶有字可考于唐代。唐末,阆苑岩岩宇大门有:“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宋代安溪种茶、制茶、饮茶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创制了独特的乌龙茶采制工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发现铁观音品种并命名。清末时期,安溪茶园面积达3.1万亩,并有规模出口量。

安溪年平均气温16℃~21℃,年降雨量18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千米以上的高山近3000座;红壤或沙质红壤,微酸性……这些独特的地理元素使安溪茶赢在了起跑线上。从1915年至今,在历次的官方和非官方组织的“十大名茶”评比中,安溪生产的铁观音均榜上有名。如今安溪是乌龙茶出口基地,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2009年,安溪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茶文化)之乡”。福建安溪一直在举办茶文化旅游节和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简称两节。“两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大型民俗表演、茶王邀请赛、茶道表演、茶叶经贸订货会、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书画展、大型文艺踩街等。

三、客家擂茶文化

客家擂茶虽名为“茶”,却与我们印象中的茶大相径庭,不单有茶,还加了很多材料,尝起来“香、甜、苦、辣”四味俱全。

擂茶是如何制作的呢?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制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其味格外浓郁。

有一首擂茶山歌这样唱:“客家擂茶喷喷香,千年流传益健康;喝了擂茶三生汤,神清气爽闯四方。”这充分说明了擂茶在客家人生活中的地位。

来源:茶馆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