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黔茶出海势头喜人

日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发布《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近3年来,贵州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10%,出口均价37.4美元/千克,排名全国第一。

今年1月至4月,贵州出口茶叶9039万元,同比增长12.5%,茶叶出口继续保持量价齐增、出口茶产品提档升级的可喜势头,作为贵州农业第一出口产品的地位更加稳固。

近年来,贵州茶叶出口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加快“出海”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和范围,夯实茶园出口基地建设。将备案时长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一对一”指导企业使用“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等模式便捷通关,实现口岸“管得住”和“通得快”双提升。

在保持茶园面积稳居第一大省的同时,贵州把出口作为检验、推动茶叶质量安全提升的引擎,带动市场拓展率先突破,并借此拉动夏秋茶生产。聚焦市场渠道、营销主体、产品标准等重点环节,着力发挥品质优异、质量安全的优势,从传统出口相对低端的大宗茶叶逐步向名优茶、品牌化、小包装茶等方向发展,主攻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不断开拓日本、欧美购买力强国家和地区。

干净生态的茶园为贵州茶叶出口夯实了基础(周访华 / 摄)

长期以来,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的后发区域,没有稳定的渠道市场和传统产品作依靠。相比其他省茶叶出口的生产、出口、渠道经销等长期以来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供货关系,贵州茶叶出口主要是通过原料供应或者代加工等方式开始的,要想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的难度。

尽管全省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已达170家、面积48.67万亩,备案出口生产企业163家。但从自身出口基地来看,出口茶叶备案基地与茶园规模仅占全省茶园总面积6.95%左右,一定程度制约了全省茶叶进一步扩大出口。由于缺少专业的外销公司和人才,对国际市场及其标准的理解不够,没有掌握出口话语权。

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和疫情的影响,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非洲和亚太国家逐步向美国、欧盟、日本标准看齐,国内传统出口茶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要,因质量安全退回茶叶的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贵州茶产业规模化发展与严苛的质量安全把控,先后吸引了浙茶集团、湘茶集团等众多国内出口规模企业纷纷进入贵州建基地或生产合作,推动了贵州茶叶出口高速成长。贵州茶产业已具备了高质量、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茶叶已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27年,全球绿茶的消费量占比将由目前的20%逐渐增长为40%,未来10年全球绿茶的消费量将由目前的110万吨增加到320万吨。

据《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指出,受国际疫情影响,全球茶叶的产量布局也将会进行短、中期的重新分配,疫情防控态势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将占领更多的茶叶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全球主要出口大国的出口量均有下降,这表明了国际订单已经出现外溢,一些茶叶消费大国亟需寻找新的进口来源地。

我国疫情控制得好,尤其是我省疫情的严格控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得到认可,再加上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成为疫情期间的绿色安全通道,具备了快速出运的优势,迎来了难得的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为贵州茶叶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提升空间。湄潭县七味茗香公司2021年的出口就可窥见,该公司出口马来西亚的1900万美元订单,均为印度供应商的订单溢出所致,今年该企业预计能完成出口额5000万美元。

“黔茶出海”不仅具有紧迫性,更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操作性。贵州茶叶几乎涵盖所有品种,长期坚持不懈打造“干净茶”“生态茶”“健康茶”奠定的“干净”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品质特征,在出口方面具有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

相关人士指出,当下,贵州茶叶出口已面临“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茶叶出口座谈会上获悉,为拉长资源长板、补齐市场短板、守牢产业底板,加大我省茶叶出口提质增效,省商务厅牵头组建“黔茶出海”工作专班,“茶叶出口联盟”。旨在整合资源,形成联合体,充分发挥好贵州茶的品质和安全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贵州茶海外营销中心和公共海外仓,吸引更多国内外茶叶出口企业到我省开展贸易合作,通过10年的努力,把贵州建成世界茶叶出口基地和出口中心,形成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来源: 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