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莺山——千年佛茶之乡

白莺山

地理位置:临沧市云县漫湾镇大丙山

海拔高度:1800~2300米

茶山特点:地域广阔,类型丰富

由来

传说白莺山最早是叫白鹰山,有一群白色的大鹰在此栖息,宛若一树白花,因此被称为白鹰山,但大鹰经常猎食村民的家禽,常发生人鹰矛盾。后来当地人把“鹰”改为“莺”,白鹰就不再以家禽为食,而以山中老鼠、蛇等动物为食,人鹰和睦相处。后来这群白鹰飞回喜马拉雅山,“白莺山”这一称呼也保留至今。


佛茶之乡

传说白莺山古茶最早种于唐代,唐宋时期,雄踞南方的南诏国和大理国,国都大理与白莺山的距离只有3~4天路程。南诏国和大理国时佛教之风大盛,在白莺山建有大河寺,位于茶马古道边,因交通便利,引来修行的僧众不断在这里云聚,于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僧众们在讲经修行的同时,也广种茶叶,为全国各地寺院专供佛茶,“千年佛茶之乡”就此诞生,云南最早的佛茶文化也在这里得到发扬。

白莺山现立有一石碑,由中国书法大家沈鹏先生书写“中国佛茶圣地”的碑文。千百年来佛与茶在此结缘,一禅一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相融相生,也因此使白莺山成为“禅茶一味”的最佳诠释之地。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云南时,从大理到昌宁、凤庆、云县,原计划从羊街渡过澜沧江到景东无量山,因江水暴涨,木船不能摆渡,无奈只能从羊街渡折回,翻越白莺山,二进凤庆返回大理。

白莺山人把茶当成图腾,他们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无论迁徙到哪,都要在房前屋后栽种茶树,每年在采摘春茶前,都要祭茶祖,祭天地神灵,朝拜茶树王。他们盖新房要洒“土地茶”,挖房基要垫“奠基茶”,竖房架要挂“上梁茶”,定婚要送“定亲茶”,求婚要送“提亲茶”。茶不仅是白莺山人的支柱产业,也注进了白莺山人的骨髓里,更融进了白莺山人的精神世界里。

自然特色

白莺山古茶园地处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海拔1800~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00米。白莺山古茶山包括白莺山和核桃林2个村民委员会,共25个村民小组,人口722户,3098人,以布朗族、拉祜族、彝族、汉族等民族为主。其中彝族支系中的俐侎人是当地最特殊的民族,保留着自己的服饰、习俗等。传说古时生活在澜沧江的古濮人,一个族群称“侎俐人”,临沧地区叫“俐侎人”,集中生活在无量山的凤冠山、金鼎山一带,后来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整个族群迁出无量山,从羊街渡过江,居住在白莺山,后来又有一部分俐侎人迁往永德等地。

白莺山古茶山的茶园面积为1.24万亩,茶树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184万余株,白莺山茶种有勐库大叶种及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贺庄茶、藤子茶、柳叶茶、豆蔑茶等10多个本土品种,白莺山古茶山属满天星式种植,茶树散落在村子周围的地埂上,分布地域广,茶树较高大,有的大茶树需两人才能合抱,被誉为临沧茶区的“茶树资源博物馆”。白莺山古茶品种资源丰富而杂乱,部分品种跟无量山的金鼎山和凤冠山古茶品种资源相同,但茶树的树龄和树干普遍没有金鼎山和凤冠山的古老。地梗茶这一种植模式也与凤冠山、金鼎山极其相似,因两地相距不到100千米,仅以澜沧江相隔,推理应该是俐侎人在迁移时带去的茶种所种植。

白莺山茶色泽墨绿油润,清香宜人,茶汤清亮晶莹,花果香浓郁,汤面有油润感,滋味丰富有层次,生津回甘快,口感独特,苦涩味淡。

来源:新华国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