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发展新趋势:洛伐他汀普洱茶

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自1973年研发成功以来,在1983年云南茶科所发明了“人工接种发酵”技术,再到近年来被某些小厂推崇的“离地发酵”、“竹框发酵”,以及某大厂热推的酵素发酵等,都是从口感、外形等角度出发,并没有从普洱熟茶最基本的保健功能出发而进行技术的提升。下面是普洱熟茶的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对普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普洱熟茶之所以能养生,而且其养生的功效优于其他茶类的本质,在于普洱熟茶中的功能物质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源于物质的三种构成途径:第一种物质构成途径来源于普洱茶原料中固有的物质。第二种物质的构成是后发酵(微生物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命代谢产生的酶的作用转化形成的新物质,以及微生物生命代谢的产物,我们认为这是普洱茶养生最重要的物质来源。是普洱茶得以发展的核心,也是给人类带来健康的保证。第三种物质构成途径就是参于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生命残体固有的可溶物质,它参与了普洱茶养生成分的构成。

  通俗地讲,普洱熟茶的功效物质来源有三种,一是晒青毛茶原料中固有的物质,如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等;二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三是微生物的残留物质。

  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300多个菌种,发酵初期,喜温喜湿的黑曲霉数量迅速增长并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微生物所分泌的强大酶系活动使各种理化变化进入高潮,黑曲霉能利用各种多糖作为碳源进行糖代谢,并产生大量的多糖和单糖,为酵母提供滋生的足够营养,所以酵母菌快速繁殖。酵母和霉菌的大量繁衍,导致部分菌群减少甚至消失。到发酵后期,茶堆水分含量降低,最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并完成发酵。在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普洱熟茶中总的菌的数量级是稳定的,但菌群种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此消彼长。所以说有些实验结果,市售的普洱熟茶中部分能检测到洛伐他汀,部分根本就检测不到洛伐他汀。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上述第二种物质的构成:微生物的固态发酵所形成的物质LVTP。

  LVTP又叫洛伐他汀(lovastatin),是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A(HMG-CoA)还原酶起抑制作用,为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减少或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这对脂类摄入过高的人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洛伐他汀的作用:

  1.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洛伐他汀药物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复合性高脂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极为有效,可以取代某些治疗这些病症的降脂药。

  2.治疗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研究发现洛伐他汀可以治疗因肾脏疾病引起的脂质紊乱,且不影响肾功能,无严重副作用。但不能完全调整肾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情况,故治疗过程中应加入其他降脂药物联用。另外,它们还有益于糖尿病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并且不影响糖尿病的控制或使其恶化。

  3.冠状动脉病的二级防御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洛伐他汀治疗加饮食控制可减慢冠状动脉病变进展速度和提高冠状动脉病变的消退率,在较严重的病变时尤为明显;同时减少冠心病引起的病死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4.其他功能

  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物质除了可以抑制血脂的合成外还具备以下几种功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信号的传导,抑制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免疫抑制功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止骨质疏松症、防治皮肤病等。

  洛伐他汀主要有内酯式和酸式两种结构。

  医学上常作药用的洛伐他汀多为人工合成的内酯式,其副作用对身体伤害较大,而茶叶中所含的洛伐他汀则为真菌发酵的酸式,对人体副作用接近于无。

  洛伐他汀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普洱茶中洛伐他汀的发现也为普洱茶降脂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但是洛伐他汀在传统普洱茶中的含量极低,近似于无。

  因此,周红杰教授为了提高茶叶中洛伐他汀含量,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专利菌株:紫色红曲菌MPT13(专利号:201010182965.9)。通过应用专利菌株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促使茶叶中富含天然洛伐他汀。从而获得了我们的LVTP普洱茶。

  LVTP科技普洱茶中的洛伐他汀含量增加后使得其既保持了传统普洱茶的风味,又在香气和风味方面具有了新的特点:口感顺滑,酯香馥郁。LVTP普洱茶水提取物对高脂实验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降低的作用,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升高的作用。同时,洛伐他汀普洱茶通过抑制高脂实验大鼠脂质在肝组织内的积聚、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减少了炎症的发生。

  经过专家评审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验证,LVTP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作用显著,且无耐药性和任何副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