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洗白沙一万年——“山乡巨变看安化”游记体征文选登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反映我县人民近十年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依托省委宣传部文化帮扶我县---编写《山乡巨变看安化》一书的机遇,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一起向未来,喜迎二十大”系列文艺活动之“山乡巨变看安化”主题游记体征文竞赛活动。本次征文活动自3月底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已收到作品100余篇,现选登部分作品,欢迎关注支持。

选登作品:

茶洗白沙一万年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游记

作者:陶金生

景区简介: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由小淹人彭先泽创办于1939年,至今已有八十年多年历史,是紧压茶的发祥地。公司园区为国家级“3A”级景区,群山环抱,一水逶迤,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显现实的丰满。园内有高品位黑茶博物馆、保存传统工业的制茶车间与沿江风光带。园区集集产、销、研、游于一体,游、玩、购一条龙服务,处处皆有故事,每个故事都彰显茶人的精气神。景区与隔江相望的国保级文物陶澍陵园、纪念安化最伟大茶人彭国钧彭先泽父子的钧泽园构成绝佳山水“金三角”,从而以白沙溪茶厂为中心,便利的交通连接安化众多景观,携一缕茶香,可倍感安化山水人文之胜!

绿意葱茏的初夏,我随“安化文艺工作者”走基层队伍零距离亲近了一回白沙溪茶厂。白沙溪茶厂位于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故里,坐落在安化黑茶发源地小淹镇的白沙溪社区,是沿江风光带“百里画廊”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车刚到厂门口,就看到厂门的上方矗立着两尊“飞天”雕塑,一位手执茶篮的采茶仙女,一位斟茶献礼客的敬茶童子。两尊“飞天”足以引起您的遐思,脚下这条古道上,安化黑茶作为边销茶从这时起步,马帮沿着丝绸之路将茶运向大西北、运向欧洲各国,在塞北无数次邂逅过“飞天”,请回两尊来做迎客的标志。在白沙溪茶厂,每一处景点都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尽显这个国家级“三A”景点的底蕴与匠心。

进入厂区,东西处各有一块大型浮雕,气势恢宏,浓缩了中华茶文化与白沙溪茶史之精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园区的主体建筑,一栋高端大气的“品”字形大楼。主楼是办公大楼,加挂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院士的工作站后,这里成为了安化黑茶产、销、研的“第一高地”。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先参观了大楼东侧的“白沙溪黑茶文化博物馆”。博发展分为上下两层,以白沙溪茶厂1939年始创至今80多年的璀璨发展史为线索,展示了黑茶上千年的文化。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黑茶理论之父、白沙溪茶厂创始人彭先泽先生的铜像。彭先生在时局最为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白沙溪茶厂,挽救并壮大了安化黑茶事业,他与他的继任者们数十年风雨兼程,先后生产出了国内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含有益菌——“金花”的机制茯砖茶,第一片机器取代手工制花卷茶的花砖茶……多次创造了我国紧压茶史上的第一,这些价值连城的茶静静地卧在展柜里,陈香弥漫在空气中。各个年代具有纪念意义的黑茶样品、珍贵照片、书法题词、制茶器械……引导我们向茶的历史最深处溯源,不禁让我吟哦起先贤陶澍的诗句:“黑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方其摘取时,篮筐偏山岂。晨穿苦雾深,晚焙薪火烈。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

出得博物馆,在公司副总王凯先生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茶厂的制茶区,制茶区最能体现安化山乡黑茶制作之巨变。沿着山下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残存的木结构厂区,历尽劫难还能够坚强挺立,创业的浮沉和茶事的盛衰深藏在每一片青瓦与木板之中。顺着向上,则是保存完好的六十年代的作坊,六栋风格一样的红砖结构的房子显得古色古香,这些都是原苏联援建的厂房,既记录了一段中苏友好的历史,又展示了白沙溪茶自建厂以来对外国人特别是俄罗斯人的“一日不可或缺”的至尊地位。目前,厂房依旧在运行,传统的生产线与传统的工业通过这种方式保存与传承,我乘隙跑进制茶车间,传说中的七星灶上热气腾腾,新茶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与博物馆里的陈香一样醇得让人有了茶醉。再向上就是新厂区了,此处与办公大楼风格一样,不过,为了舌尖上的安全,不对外开放,机器的轰鸣声里,你能想像一片茶叶是怎样从一位青春少女变成“黑美人”的吗?

在制茶区里,还有两处特殊的场地,一为“大师工作坊”。白沙溪人经历了一段制茶技术濒临断代的“痛史”后,茶厂恪守并制定了“核心技术不出厂”的厂规。但在厂里,却为最好的技师开辟了专门的工坊。如今,随着白沙溪茶厂成为省级研学旅游基地后,工作坊里就多了县内外大中小学生的身影,开放的白沙溪的茶科研、茶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另一处则是“千两茶踩制场”。每年的端午节后,就数这里最热闹。一场虔诚的“祭杠仪式”后,杠爷们光着膀子,在一声“伙计们嘞”的领唱下,号子声声,干劲冲天,一支支千两茶就这样赋予了阳刚之气。

厂区之外,就是资江。白沙溪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资江风光带。从白沙溪码头逆着资水向上游览观光是绝佳选择。    

白沙溪码头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大河汤汤,白鹭飞飞,江帆点点,茶香袅袅。以前,绝大多数的安化茶从这里走水道、入洞庭、跨长江,再从陆路向西成为“牧饮”,向北则成为贡茶。向上就是古茶园,园内种植的99棵千年茶龄的老茶树,老干虬枝、一片青绿,无限生机。再上可以看到一棵七星古樟树,白沙溪人总会向您讲述这棵树的传奇,2002年,枯萎的老樟树长出了新叶,经过阵痛,绝处逢生的白沙溪茶厂改制成功。

再上就是长长的文化走廊,或坐或卧,不期而遇上厂里人,一问却是晋商的后代,足够引发你对他的兴趣。身后一个庞大的茶厂,眼前一条辽阔的资江,真可暂代江山做一日主人。再上就可到黑茶体验馆内品一泡独特的白沙溪茶,一款款好茶诱发你的味蕾,“溪流琥珀三千里,茶洗白沙一万年”,不自觉就成了白沙溪人。

再出发时,脚下是精致的风雨桥,桥下是清澈的白沙溪,顺着白沙溪向上望,层峦叠嶂处、山崖水畔间,尽是做白沙溪茶的上等原料。再上就是白沙溪茶厂的最高点,一个标志性建筑——千两茶王景观塔在那里等候多时。此塔如同一支巨大的千两茶屹立于苍茫天地间,进得塔中,那你就暂时做一片游走茶叶吧,上得塔顶,一江如练,船车如蚂蚁,树木如骖毛,唯有江北之文澜塔、陶澍墓、白沙溪茶叶基地钧泽园与其媲美。晚上,华灯初上,塔外壁景灯发出璀灿的光,天地一片寂静,伴一盏清茶,你自然不会只生小作淹留的念想了。

选自:安化文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