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守护6万茶农希望的茶芽

强根固本,强村富民。这是武义作为历史老城的责任担当;更是武义争当“共同富裕山区县样板”的新时代赶考必由之路。聚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全力打通强村富民“最后一公里”,争当高品质生活山区样板……武义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挥毫泼墨”。

为展示武义乡村蓬勃向上的发展风貌,鼓舞积极昂扬的发展斗志,《稻花乡里》栏目组策划推出《山区出圈 武义快跑》主题系列报道,系列的第二篇,我们的眼光探向深山、茶界,在人间草木的簇拥下倾听武义的茶事:机声隆隆,娓娓道来……

江南光景秀于万山,万物活泼的季节,武义近12万亩茶叶纵情生长。从鲜叶到干茶,武义茗茶香飘万里。

王宅镇紫谷村的当下是属于茶叶的,拥有20多年制茶经验的钟文梅此刻正在和13台炒茶机共同忙碌着:“今年电力稳定,我们放心地增加了好几台炒茶机,而且行情也不错,要不是场地不够,我们还想再多增加几台机器”。只要这13台炒茶机保持稳定工作,每天就能加工至少400斤左右的鲜叶,而钟文梅也能有稳定的收入。这让钟文梅即使是忙得汗水淋漓也依旧热情满满。

作为山区县里较为偏僻的乡村,茶叶一直是紫谷村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短暂的茶季更是当地村民珍贵的“创收季”。随着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制茶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的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到茶叶生产的数量、质量以及一年中最大比例的收入。“原先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力不够,一户人家哪能同时运作十几台炒茶机?想多做点茶叶就得去别人家借电,“拉拉扯扯”的电线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不安全呐!”紫谷村副主任何国富曾经忧心的事得到了解决,“现在电力改造好了,增加机器不是问题,好用还安全”。

何国富口中的改变,得益于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推出的“定制服务”。通过为茶农建立特殊群体用户画像,在片区增容、配变的基础上,以“数字化供电所”为载体,建立常态化的检测预警体系,让数据“跑路”,提前感知用户用电负荷量,提早安排台区增容工作,保证供电、护航制茶。

“系统里面会检测到他们的用电情况,他们用电量一上来,我们就会提前来检查一遍,相当于每天都分批次地给他们都检查一遍”,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唐函侃一边检查线路一边说。

“假设供电所到用户所在地的车程是半个小时,那么我们可能是需要1个小时赶到现场,但如果我们通过后台的预警体系,我们就可以直接接受工单,直接赶到现场,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运检部低压专职张晨阳补充道。

数字化的分析、建模,节省了人工分析数据的时间和力量,“定制服务”模式下为茶农们送上的“直流电”激励着大家“放开干”,短短一两个月的收入达到了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反正增加1台炒茶机基本就意味着增加1万元的收入”,紫谷村副主任何国富简单直白的表述中是该村茶产业发展兴旺的明证。

必须承认,山区要出圈,产业是关键。近日,我县喜获“百县·百茶·百人”荣誉。在这场由中华茶人联谊会与央视网共同发起的先进典型公益推选活动中,武义的脱颖而出无疑为自身茶叶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前方捷报传,后方动力足。

在我县茶产业领头企业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一条数字化茶叶生产线,承载2万多斤茶叶鲜叶,以24小时不停歇的火热运作开启茶的最新姿态。高温杀青,近400度的磨炼;低温冷却,不到20度的短暂放松。温度的巨大落差之间,是茶叶鲜叶向干茶蜕变的其中一步。此后,经过揉捻、干燥、包装等系列步骤,醇香扑鼻的干茶才能流向市场。

“我们去年投入使用数字化生产线,把能源全部改成了用电。因为此前的增容工作,我们企业的变压器从800kW增加到了1600kW,保证了设备在生产期间的稳定”,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国庆,“我们的设备很灵敏,茶叶生产基地的线路属于线路末端,电压如果不稳定,设备温度就会失控,自然茶叶的品质就无法保证,但实际操作成果证明,提前的增容与线路维稳为我们当前日加工超2万斤鲜叶打下了基础”。

生产线有效、高效生产的背后需要专业的维护。新型电力系统县级示范区建设要求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乡村能源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用电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供电所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档口,“电”亮茶叶产业之光,需要“数”“智”的牵线,也需要人为定点定时的定制上门服务。

而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大潮流中。不管是茶叶专业村紫谷村,还是业界领头雁更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都在把握着自己的小节奏,从而掀起武义茶产业的一拨又一拨浪潮。通过接收“直流电”,希望的茶芽扮靓了武义的一个又一个茶季。近二十年来,武义凭借大面积、高产量、优质量当仁不让地成了全国第一个有机茶之乡,更先后摘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科技兴茶富民典型县域”等众多荣誉。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武义茶叶,坚守着茶的本真以及绿色产业链。靠着茶叶,武义6万多人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山区县致富的有力样板。在“加速度”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武义茶产业大蛋糕或以茶叶龙头企业为支撑,抱团发展;或以打造村庄特色产业为着力点,盘活乡村。而在整个大产业的背后,是与茶产业相关的各行各业、各镇各村等众多领域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守护希望的茶芽,从来不是单独一个谁的责任!

(来源:掌上武义客户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