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匠心”泡一壶好茶!他是南茶北种领路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茶北引”工程开始实施,青岛、日照、临沂相继试种茶树成功,拉开了北方种植茶叶的序幕。北纬36°的烟台海阳,是世界上公认的种植茶叶纬度最高界限的地方,茶树却在这里发芽生长,代代延续。一棵棵茶树吐新芽,一批批茶茗上新市,一阵阵茶香醉心窝。就在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的山东省海阳市丹露春茶场,作为鲁茶的“后起之秀”,“海阳绿茶”与“日照青”、“崂山绿茶”构成了鲁茶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一不凡的成就,离不开海阳出生的一位平凡的退伍农村兵——钱振磊。

退伍返乡的农村兵

2000年12月,海阳发城镇忠厚村的农家子弟钱振磊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火热军营,成为武警宁夏总队吴忠市支队的一员。两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开拓了眼界,磨练了品格,凭借一颗责任心和扎实的业务技能,获得了执勤能手和执勤标兵、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退役返乡的日子很快到来,离开部队的那一刻,钱振磊成为一名退伍返乡的农村兵,面临就业选择,站到了人生的岔路口。“父亲的榜样给我树立了人生的灯塔,也坚定了我的发展目标。”在钱振磊眼中,父亲钱树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茶痴”,想当初,父亲经营的纸箱厂生意风生水起,稳定可观的收入令人艳羡,钱振磊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满怀济世雄心的父亲却独独爱上了种茶,为了在海阳大地创出一个新的致富农业产业,他一头扎进茶园潜心研究。要知道,当时南茶北引的技术尚未成熟,在海阳种茶更是“拓荒者”一般的存在,面向一片未知的领域,父亲像一名勇士般孤独前行。2003年5月,钱振磊深受父亲感动,最终选择种植茶叶,与父亲一同走上了南茶北引之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钱振磊很快品尝到了“骨感”的滋味:新上的30亩茶园,起初苗木长势很好,丰收可期,但由于缺乏经验,栽培方式不对路,2004年刚开春苗木全死掉,一棵没剩,损失高达20多万元。“南茶北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苗木越冬问题,犹如丰收的“拦路虎”。钱振磊和父亲一同琢磨怎样解决越冬难题,研究出了一套小弓棚越冬方法。2004年秋,不甘失败的父子俩再次种茶20亩,并邀请主管部门的科技人员一同参与,集中攻关南茶越冬和抗旱等课题,丹露春茶场也成为海阳市“南茶北引”的试验田,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采用土法冬季保温保湿试验。

准备充分、信心十足,这下应该成功了吧?不!老天哪有这么容易遂人愿。最终迎接他们的,仍是不到20%的苗木成活率。两次失败,损失已高达40万元,不仅消耗了父亲的大量精力,也让钱振磊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他来说,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继续干下去是否会有出路?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没人能告诉他。

在部队练就的不怕苦、不服输的品质让钱振磊在失败的重击下顽强站了起来,测土质、学技术、找资料……他花费十几万元跑遍大江南北,跑遍国内大大小小几十所农科院所,尤其是日照绿茶的引进成功后,钱振磊经过详细考察和反复论证,于2006年先后引进龙井43、龙井长叶、碧云等国家级优良品种,再次种茶20亩,将学到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实践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终有柳暗花明时。转年,2007年春,苗木成活率高达90%以上,海阳茶引种成功!钱振磊和父亲一起攻克了在北方种植茶叶所面临的成活率低、抗旱防冻等技术难关,摸索出一整套南茶北种高产裁培管理技术,形成了有别于南茶的海阳绿茶特色——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有明显的保健优势。海阳茶的成功种植,为烟台农业版块镶嵌了一颗珍贵的绿色“宝石”。

勇立潮头的创业者

凭着一个“韧”字,钱振磊成功在海阳种出了茶叶,成为海阳茶产业化发展的领军者。但发展初期的考验远不止于此,产量、名气、销售门路,都成了摆在面前绕不过的坎儿。

“刚刚有了茶叶成品,我像带着宝贝一样参加烟台果蔬会,但大家都不认,甚至不知道海阳还产茶。”钱振磊记得,当自己信心满满将心血凝结成的茶叶摆到消费者面前时,却换来了冷漠和质疑,展位前冷冷清清,媒体对他的评价是:海阳茶农赔钱赚“吆喝”。

显然,海阳茶正处发展初期,虽在北茶中品质上乘,却面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钱振磊没有被一盆凉水浇灭热情,反而愈加清醒——消费者不认,就免费请大家喝茶;名气不大,就多宣传推介;从此,钱振磊走上了内提品质、外打名气的发展道路。

2018年钱振磊报名参加了山东省农广校组织的山东省优质茶叶关键技术培训班(海阳),2019年又报名参加了农广校组织的农业经理人培训,通过主动学习,认识了茶叶种植的专家,学习到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拓宽了发展思路,积极引进茶叶生产新技术、茶树栽培新模式,探索茶叶管理新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加大推广面积,海阳茶叶的内在品质和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快速提升。

同时,借助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推介活动,钱振磊奔波于北京、宁夏、杭州等地多次宣传推介。时过六年,海阳茶再度来到果蔬会的平台,已经有了坚强后盾的支撑——在钱振磊的带动下,海阳茶园面积达到2万亩,年产干茶近500吨,丹露春茶场从最初只有绿茶发展到如今的红茶、乌龙茶多个新品种。面对越来越多对海阳茶了解的人,钱振磊也已经从单纯卖茶到推广茶文化,向消费者介绍海阳茶的生长环境、保健功效、茶具使用甚至细致到水温控制、冲泡方法等,展位前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很多消费者都是奔着海阳茶来的,有好几位都能说出丹露春的哪种茶好喝,他们对海阳茶的了解可想而知。”

靠着一颗做精品的敬畏之心,成就丹露春的茶叶品牌。如今的钱振磊,茶园开到哪,哪里就是一片沃土;产品卖到哪,品牌就能在哪里扎根。专注于制茶的“匠心”,让丹露春茶叶揽获亚太茶茗大奖峨眉山国际评比银奖、全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海阳市茶叶推荐会绿茶红茶类双金奖等诸多奖项,荣誉加身的丹露春茶叶还获得了“山东名牌”荣誉称号,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了海阳茶品牌。

不忘初心的追梦人


常怀求利之心则利薄,尽享创业之苦则甘来。在钱振磊看来,经过这些年的“折腾”,碧雪香之所以能成为一款名品,靠的是不改初心、不敢造次。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钱振磊始终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做一个真正的茶人;一定要严格要求产品质量,切勿投机取巧;一定要严把食品安全关;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来打造自己的茶园;确保茶叶绿色种植、生态健康;不欺骗消费者,以诚待人,真诚面对每一位顾客……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钱振磊不仅在制茶技术上不断精进,也在精神品格上不断升华,成为一名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的追梦人。

“带动发展、致富一方”,成为他对事业追求的目标。2008年成立海阳市丹露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钱振磊先后引进平阳特早、龙井43、福鼎大白、金观音等国家级优良品种,种植面积100亩,合作社面积1000亩,2019年成立了山东长仙丘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发展茶叶面积5000余亩,无偿传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作为海阳市农广校的实训基地,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他积极发挥引导、示范、辐射带头作用。他参与创业培训工作,结合亲身经验为创业农民剖析面临困难与解决办法;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把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知识、技术和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农民,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无偿向10余为贫困户传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先后资助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费开展了“为环卫工人送降暑茶”、“为交警送降暑茶”、“慰问退伍军人”公益活动……为了回馈家乡,钱振磊还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响应当地市委、市政府号召,先后捐助发城镇忠厚村、东村街道前辛治村整修道路、架设路灯,为农村环境改善贡献力量,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

十九年匠心坚守,只为泡一壶好茶,钱振磊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如今,他已在茶叶加工领域声名鹊起,却从未停止超越的脚步,这位有理想、有抱负的退伍农村兵,正以不甘示弱、不轻易放弃的军人品格,以更高的标准擦亮海阳绿茶这颗颗璀璨的明珠。

来源:烟台广播电视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