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遗落人间的伊甸园——凤冠古茶山

普洱市景东县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河,把边江的上游川河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其东边是哀牢山,西边是无量山,因此景东是中国著名的生态高地,坐拥无量山、哀牢山两条著名山脉,堪称动植物的基因库,黑冠长臂猿栖息的乐土,被称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

无量山、哀牢山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并以“茶出银生”的名义开创了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历史渊源

唐宋以后,云南茶叶文明之路一条从银生府故地景东出发,经镇沅、景谷、宁洱一路南传,一直传到车里宣慰司的古六大茶山;一条从无量山过澜沧江向西传,经云县、凤庆等地传向澜沧江以西的地区。经过数百年的酝酿终于在明代诞生了闻名天下的普洱茶。

凤冠古茶山主要包括景福镇岔河、勐片、回寺、勐令等村,这里的茶园最早由侎俐人(滇南彝族的一个支系)种植。

这里是黑冠长臂猿最集中栖息的地方。

凤冠山属无量山中段,因山形似凤凰头而得名,山上分布着凤冠山、大园子、小龙树、大寨子、叶家坝、王家、对门村等自然小组,民族以彝族、汉族为主,海拔1600~1950米,房屋建筑为青瓦青石板砌墙的独特结构,主要经济作物茶叶、核桃。

茶树资源

凤冠山有数千年的种茶历史,茶树品种比较原始混杂,古茶面积20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数万余株,茶叶品质上乘,过去被划归金鼎古茶山而长期被忽视被低估。

詹英佩著《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一书中描述:“庆幸的是岁月没有完全抹去历史的轮廓,在无量山主峰的西坡面岔河村委会地界内还珍藏着一大片银生古茶,留下了一个形象丰满、古韵浓浓的南诏古茶村。

这片古茶林和这个古茶村与一个吉祥又灵美的地名——凤冠山连在一起,进岔河看见凤冠山就能见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历史画面,要梳理南诏银生茶的历史,想亲睹银生茶的尊容,蒙乐山(无量山)主峰下的岔河村是个最重要最关键的地点,不进岔河村不见凤冠山上的大茶王就读不懂什么叫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关于茶叶的秘密

在凤冠山留有太多的关于茶叶的秘密,而最大的就是神秘消失的种茶人侎俐的传说。侎俐人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在临沧被称为俐侎人。

侎俐人、倮倮人、乌蛮人等应是古代生活在澜沧江两岸使用“新石器”的原始人的后裔,也就是传说的古代濮人,所以说茶界认同古代濮人是云南最早使用和栽培茶树的人。

景东凤冠山最早的茶树应为侎俐人种。目前,在无量山凤冠山、公平村、金鼎山一线还保存大量古侎俐人的建筑遗迹、古坟、古茶树、古核桃树等,但没了侎俐人。而临沧云县、永德一带的俐侎人自称500年前被仇人追杀,从景东逃到永德的乌木龙躲藏下来。在其口述的古歌《龙门调》中唱道:“我们的祖先来自景东一个叫大园子的地方,渡过澜沧江,到了白雁山,后再到乌木龙这地方。”而凤冠古茶山的核心区正好就有一个叫大园子的村庄,这不仅仅是巧合,从凤冠山发现大量的侎俐人古坟和永德的古坟相同,侎俐人到哪里都种茶可以作为一些证据。

侎俐人整族逃离无量山的历史谜团,因侎俐人没有文字,没有具体的记录。但从迁移逃离的路径看,从凤冠山到澜沧江的羊街渡只有80多千米,过去人走也就两天行程,而从羊街渡过江十多千米是白雁山,也许侎俐族人逃到白雁山后做过停留,有一部分人留在白雁山,一部分人前往永德乌木龙。

凤冠古茶山

凤冠古茶山不得不用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茶树博物馆等词来形容,是个遗落人间的伊甸园,也是景东未来开发旅游业最有潜力的地方。

来源:新华国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