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丹山碧水家园 筑就绿色发展高地

早春3月,正是“武夷最佳处,晴气碧于蓝”,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的燕子窠生态茶园,春山明丽,轻霭缥缈。茶园里茶芽新绽,茶丛间樱花怒放。青翠点缀着墨绿,粉红夹杂其间,勾勒着茶园的主色调。虽未至武夷核心区,此间景致已处处牵引着人们的思绪走进历代文豪诗咏词赞的那一派丹山碧水。

  

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樱花盛开 肖文凤摄 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第一站来到武夷山,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燕子窠生态茶园、朱子武夷精舍等地考察,在生态文明建设、“三茶”统筹、科特派、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为武夷山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武夷山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近日,带着问题,中国网海峡频道对中共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进行了专访。

杨青建出席武夷山生态茶园建设现场会 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关于“生态保护”

厚植“生态底色” 升级“绿色产业”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行程首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在详细察看了智慧管理平台运行情况后,他指出,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据悉,武夷山拥有约210平方公里未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是世界同纬度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武夷山生态资源的“无与伦比”,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来,我们始终牢记绿色是武夷山的最大优势和最大责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武夷样板’,全力守护好这方无与伦比、民族骄傲的绿色生态资源”,杨青建一语中的,“守住底线,抓‘大保护’!”

他表示,围绕“高质量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一方面,全面融入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带”建设,紧锣密鼓实施污染防治等十大保护工程,目前已投入5个亿资金;另一方面,保持严防严惩的“高压态势”,建立常态化机制,针对巡护力量不足的现状,探索第三方巡护机制,延聘熟悉当地情况的茶农、猎户等作为“本土力量”,引导乡镇长、村支书等各方,对违规开垦茶山、捕鱼、盗猎、违建等行为形成联动打击合力。

坚持“生态优先”的成效,就是武夷山自然生态的“长期向好”,对此,杨青建如数家珍列举了一连串“鲜活的数据”:“武夷山水质优良达标率常年保持100%,森林覆盖率80.5%;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13.8万多个;这一年来,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了11个动植物物种……”

丹山碧水 陈美中摄 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态优先的坚守,就是经济发展也必须以实现“生态加分”为前提的绿色发展。对此,杨青建强调,武夷山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这条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探索。

举措方面,杨青建总结道:“发挥国家公园的引领带动作用,深耕文旅、茶业、康养等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消费人群及其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实现从业态、产品、品质、产业链到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

在武夷山产业版图中,文旅一直扮演着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角色。由此,武夷山将文旅经济作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的“重中之首”。

杨青建表示,针对消费者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武夷山将文旅营销重点对象从传统的中老年人群体转变为情侣、闺蜜、亲子等人群,根据需求的变化,将文旅产品从原来的观光式游览为主的业态,全面提质升级为融合了互动式体验、沉浸式休闲等内容的深度游。

业态提升方面,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大力发展文旅、农旅、工旅、智旅等新业态。

产品创新方面更是比比皆是:在崇阳溪漫步道创新打造“九曲泛舟”“王者归来”等6个观景平台网红打卡点;在宋街设立主题邮局,在燕子窠、武夷精舍、大红袍景点、茶疗等地布设10款特色邮筒,发售首个文创雪糕“玉女含情”;推出沉浸式、体验功能的三人行真人CS、剧本杀、时光餐厅等时尚消费新项目等等。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地,武夷山文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21年武夷山全市旅游人数和收入仍然分别增长了9%、5%。

此外,杨青建还表示,为加速资源转化,武夷山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推广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五夫“文化生态银行”、生态产品市场化、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

武夷山崇溪漫步道观景平台——浴火重生 肖文凤摄 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关于“三茶统筹”

着力“深度融合” 推动“全链蜕变”

去年3月22日,在燕子窠生态茶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武夷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组织专班,实施‘三茶’统筹创新推进行动”,关于一年来“三茶”统筹的落地,杨青建言简意赅地概括。

他表示,“三茶”统筹的提出,为新阶段发展茶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茶产业是武夷山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正因为如此,他意识到,要让“三茶统筹”真正惠及民生,必须思想先行,领会其中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理念。

杨青建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宣讲,武夷山全市上下对“三茶统筹”已形成了共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以茶科技和茶文化作为“两翼”,以茶产业作为“内核”。

他认为,通过科技赋力,不断提升从茶园到茶杯等各环节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与此同时提升茶叶生态化;通过文化赋魂,深入挖掘梳理武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与茶产业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茶叶在品牌营销等环节的文化附加值,实现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琴棋书画诗酒茶”;通过产业赋能,着力抓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不断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拓展提升。

“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只有统筹互为、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茶产业全产业链的蜕变”,杨青建一言以蔽之。

在茶文化的挖掘方面,杨青建介绍,一年来,武夷山重点实施了“八个一”:建设中国武夷茶博物馆的“一个馆”,编撰《茶韵文脉》等“一套书”,创作国内首部茶文化主题光影秀《我在万里茶路》的“一台剧”,评选“十佳匠心传承者”的“一批传承人”,等等。

在科技创新方面,杨青建指出,武夷山围绕从茶园到茶杯各个环节,攻关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为茶产业插上科技翅膀。以茶园为例,重点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推广陈宗懋院士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等,建设14.8万亩生态茶园。2021年全年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6吨、195吨,均下降10%左右。

在茶产业强链补链扩链方面,杨青建表示,去年以来,武夷山启动“三茶”专业园建设,扶持和引进八马、华祥苑、日春等龙头茶企,创新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器具、茶机械、茶包装、茶日用品、茶护肤品等衍生产品。越来越多的茶企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武夷茶的附加值:永生岩茶厂开发茶食品、茶饮料,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大红袍洗发水、沐浴露、面膜等茶护肤品、茶日用品,天心明月等茶企研究开发茶酒融合新产品……

随着“三茶”统筹创新推进行动的全面铺开,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成效也在逐步显现:2021年,武夷山茶行业税收增加了4000万元,整体突破1.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茶企6家(年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武夷岩茶连续5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2位。

 杨青建调研“武夷茶世界”建设项目

关于“科特派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下沉”乡村 打造“武夷样板”

去年3月22日,仍然是在燕子窠生态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武夷山着力探索‘科特派+’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武夷样板’”,杨青建说。

他认为,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而对于武夷山而言,除了文旅外,广大乡村最重要的富民产业无疑是茶产业,因此,通过科特派制度振兴茶产业是武夷山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对此,武夷山拎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梗概”,注重“一上一下”。

“一上”即品质的上升,主要是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建设37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打造3个“圆梦村”创建3条南平市“串点连线成片”示范带,实施“百镇千村”试点示范项目44个等等。

“一下”即科技的下沉,不断总结、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聚焦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与乡村产业有效对接。创新开展百名学习宣讲员、百名科技特派员、百名企业助推员、百名党建指导员的“四百兴村”活动,探索“科特派+”机制。

而针对茶产业,杨青建指出,重点实施科特派的“全覆盖”,即联合中国农科院、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茶叶专家,选派科特派挂钩,实现茶农、茶企、茶村等的“项目全覆盖”,比如指导茶农进行生态茶园建设管理、联合茶企开发茶叶衍生产品等。

另外,在“四百兴村”中,除了百名科特派外,百名企业助推员里主要以茶企为主,即引导有实力的茶企与茶村“结对子”,一方面从产品定位到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为茶村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据统计,去年以来,武夷山选派省、市、县三级216名科技特派员和104个团队,为群众提供科普推广、技术服务、政策咨询等服务,带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4%,居南平市第一。

杨青建(左)出席武夷山特种邮票首发暨主题邮局开业仪式

关于“文化传承”

赓续“武夷文脉” 加速“优势转化”

去年3月22日下午,离开茶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曲溪畔的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他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杨青建介绍,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万里茶道起点,拥有朱子文化、闽越文化、红色文化、柳永文化等众多特色文化品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琴书50载,武夷山还存有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故里就在武夷山上梅乡茶景村。

  

武夷精舍

“为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深入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杨青建强调,他以朱子文化、闽越文化和柳永文化为例,展现武夷山倾力打造“文化传承高地”、推动“文化优势转化”的“全景图”。

朱子文化方面,武夷山持续拓展朱子文化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大工程,建设朱子文化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广普及朱子“四礼”,举办“武夷会讲”——武夷山与泰山朱子学术研讨会,目前武夷精舍遗址(朱熹园)已列入福建省级文保单位,朱子之路纳入“清新福建”重点旅游线路,武夷山成为了海峡两岸朱子文化节永久承办地。

闽越文化方面,城村汉城遗址、“架壑船棺”“虹桥板”是武夷山闽越文化的重要体现。武夷山持续推进城村闽越王城遗址业态、产品、配套、环境提升,推动城村闽越王城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名单,加快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响闽越文化特色名片。

柳永文化方面。近年来,武夷山不断深挖柳永文化内涵,打造茶景村柳永文化研学基地,举办柳永文化节,实施柳永文化综合开发建设工程,获得国家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支持。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