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乡”保山昌宁31万亩春茶陆续开采

进入3月下旬,素有“千年茶乡”之称的保山市昌宁县,31万亩生态茶园长满了新芽,古茶树上涌出了新绿,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都洋溢着新茶的清香。在这春风送暖春茶飘香的美好时节,当地人喜滋滋地走进茶园开始采收今年的第一茬春茶。

古茶树成了摇钱树

温泉镇新河村小羊圈村民小组的古茶树群落里,大多数茶树还是刚刚睡醒的样子,两棵“早起”的古茶树格外醒目,新芽已长到了最适宜采摘的五六片叶长。茶树主人刘成芬邀约了一个姐妹,正一边舞动十指采摘茶叶,一边说说笑笑憧憬着新一年的丰收。

“这种古树茶我们都是要让它长到5叶左右才采摘,因为收购的人说要这样的茶加工出来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刘成芬说,“我们这个地方古茶树相当多,以前没有人知道所以不值钱,现在外地的人知道我们有古茶树后,许多人都来买,茶叶越来越值钱了,古茶树真正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我家有20多棵古茶树,一年收入10多万元。”

山间采摘生态茶

“这个新品种茶也可以摘了,我们顺手摘了回去吧。回去拣一下正好卖独芽,这段时间独芽茶的价格好。”从古茶树群回家路过一片茶园,刘成芬和姐妹把采好的古树茶并在一个篮子里,顺手采起了生态茶。走村串寨查看茶叶的新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登武刚好经过,便与她们聊起了茶叶。

李登武一边拿起茶芽查看一边介绍,由于刚过了的这个冬天雨水多,还下了几场冰雹,对茶的生长有一些影响,春茶萌发的时间比往年晚了10天左右。针对今年的天气情况,村两委带着茶农采取修枝亮脚等措施加强管理,目前总体情况较好,不会对春茶和全年茶叶生产造成太大影响。

“我们新河村有6800多株古茶树、9600亩生态茶,户均达到6.6亩,去年茶叶户均收入达到45000多元。”李登武说,“我们的茶叶资源得天独厚,茶叶也是我们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古茶树的保护力度,建好管好生态茶园,提升茶叶加工水平,用更好的效益来提升茶叶的支柱地位,努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今年春茶发得晚

循着茶香走进村民字忠德大路边的茶叶初制所,干净整洁的厂房里已经堆放了一些鲜叶,字忠德正在给一个送茶的茶农开收购单。“今年茶发得比较晚,还有很多茶所都还没开始收购加工,我是最早开始收购的。旁边村寨发得早的茶就交到我这里,这段时间主要加工独芽白茶和野生古树红茶。”

字忠德介绍,他2007年开始建初制所收购加工茶叶,2021年生产销售干茶10吨,产值200万余元,支付茶农鲜叶款150多万元。今年已生产干茶近400公斤,根据与客商联系的价格,鲜叶收购价格较去年上涨了10%,其中古树茶价格上涨了30%。

严把茶叶质量关

走进生产车间,一道道工序正有序地生产着。萎凋的鲜叶已可以揉捻,摊晾的白茶正悄然变化,揉捻桶、解块机、烘烤机里茶叶散发着阵阵清香,字忠德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道工序,用心做好每一片茶叶。

字忠德说:“我做茶做了十五六年,主要以古树为主,每年的产量都是10多吨,这几年我们的茶得到了外地茶商的认可,知名度越来越高,自己和茶农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以后,我们将更加用心地做茶,质量上严格把关,努力把茶做得越来越好。”

月底将全面开采

“这几天我们每个村都去看了,整个镇的茶叶情况基本就是新河这样的,预计3月25日左右全镇茶叶将全面进入采摘。”温泉镇宣传委员禹志勇介绍,温泉镇茶叶总面积达100624亩,有古茶树74148株,共有10个村168个村民小组6047户涉茶种茶,茶农户均拥有茶园13.76亩,人均拥有茶园3.8亩,2021年茶叶产量达936万公斤,总产值达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28亿元,2021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镇。

今年,温泉镇将围绕“云南红茶原料生产第一小镇、滇西知名康养度假小镇、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小镇”的定位,重点在生态、质量、品牌、市场、融合上着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让“千年茶乡第一乡”更加名副其实。

和温泉镇一样,昌宁县31万亩茶园、20余万株古茶树已春芽初萌,茶农茶企正一边开始采摘加工早发的茶叶,一边备战即将到来的春茶季。据了解,昌宁将聚焦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昌宁红茶品牌,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让老茶乡如春天的茶树般焕发出新生机。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w 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吴再忠 王成林 摄影报道,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