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一个茶艺馆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在世界的崛起,中国文化必然成为世界学习的主流文化。而能够代表中国国粹的文字、茶道、书法、古琴等艺术形态必然持续火爆。比如茶艺馆,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野蛮生长。当然,在我们的定义中,真正的茶艺馆是不带麻将类娱乐项目的,但可以有琴棋书画等提高心性的体验项目,客户以体验一杯好的茶汤为核心,至于如何延伸其它项目,每个茶室的定义各不相同。对于新开的茶室或者茶艺馆,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始我们对定位也是非常商业化的,因为所有定位的理论也是来自书本和一些营销的案例。比如定位理论的核心就是:做的更好不如成为第一。就是你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不如创造一个新的品类。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身边无数成功的单品案例,都会有定位理论的影子。比如加多宝、百事可乐、红牛、大白兔等,都是创造一种全新的品类而成功,并成为经典。但作为茶艺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其定位的难度就更大,要让消费者重复来消费而不腻,的确是一道难题。

在不断地与全国各地的茶友和同行的交流中,我们逐渐总结一种自己的定位方式,也就是将“人”的神秘组合引入茶艺馆。我们都知道,人是由身体、心、灵魂组成,虽然带有玄学的色彩,但信者有,不信划走,在此不讨论真实性。那对应我们的茶艺馆,“身体”对应茶空间,也就是装修档次和风格;“心”对应产品;“灵魂”对应企业对茶道精神的理解和定义。我们把这种定位的方式也简称为“三体定位法”,但也要注意定位的顺序。

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清楚定位的是茶道精神,如果一个做茶的企业,没有自己的茶道精神或者强大的使命和企业文化,基本很难做大做强。虽然人人都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在创业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因为的确企业的生存压力大于一切,在没有解决生存之前,谈任何的理想和文化都是非常苍白的,这也是文化的悲哀之一,发言权都是在成功者手里。但我们可以反过来看,成功的企业在分享成功经验时,都会反复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企业创始人的文化理念会深刻的印在企业的骨子里。因此,从茶道精神的角度确定公司文化理念应该是第一步,比如云南的原国营茶厂,很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那时候的使命就是要将好的茶叶出口换外汇,以帮助国家解决物质紧缺的困难,所以那时的使命就是“曲线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的国营茶厂还是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因为国内对茶叶的购买力非常差,这时候茶厂的使命又变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出力。等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伟大的成功,人民收入增加,这些茶厂的定位又变为适应内销而生产人民喝的起的茶叶。这些就是国营茶厂近百年的使命与不同阶段的定位,每个阶段的定位和出品是相对应的,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

当有了清晰的文化定位后,出品就相对简单了。假如一个茶室定位是为茶客提供全国一流的茶叶。然后客户来了,你的产品基本上是淘宝来的19.9元包邮的产品,或者任何批发市场都能买到的产品。那客户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呢?客户并不傻,你的定位和实际的产品不符合,客户就会把你定义为虚伪,虽然中国人一般不会直接讲出来,但是客户的行为会很真诚,再便宜也不一定会买。同样,批发市场很多十几元一饼的茶叶为什么又很好卖呢?因为人家的定位就是提供最便宜的产品,定位与卖价相符,客户也不会有任何误解。还有很多卖普洱茶的市场,家家户户都是卖古树茶的?那台地茶哪里去了?客户也会思考的。

在文化定位与产品相符合的情况下,茶空间的定位以及风格就相对简单了。装修的风格一般是偏向中式风格,但也有新中式、现代、简欧、禅意、复古等风格,如何选择?我们认为根据老板自己的喜好来定是完全没有问题,核心是如何在细节上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在产品好的情况下,装修风格只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可能一个茶空间融合很多种风格,我们也见过一个茶楼,装修用了多种风格,反而不伦不类。所以舒适也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定位,能满足部分客户就非常好了,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只要给出文化的方向与定位,设计师都能把握好装饰的效果,但如果我们没有清楚的定位,设计师也只能是猜测或者赌博式地设计。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三体定位法”,文化、产品、空间,对应人的灵魂、心、身体。中国的文化,无论是儒、释、道都讲究“心念”,一念一世界,一个人的所有呈现都是起心动念的结果。文化的高度决定产品的高度,产品是链接文化和客户的最终纽带。无论你的文化定位有多高,装修有多豪华,如果产品不相符,顾客都会抛弃你。产品对应人心,装修可以简陋,包装也可以不豪华,但内质一定要高品质。这就是我们对开启茶室的一家之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我们的茶艺馆能真正扛起“国粹”这张大旗。

来源:古树迷宗茶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

爱的起跑线(异想天开)
#512579

啥也没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