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堂|中国的红茶产地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在红茶这个大家族有三类,分别是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碎红茶
相比其他茶,因其是全发酵茶,所以是红叶红汤、滋味香醇。大家常听到正山小种是红茶的鼻祖说法,其实是正确的,正山小种起源于明末,当时制作出来的茶叶外形是黑色,被当地叫做乌茶,土话是“wu da”(黑色的茶),后来因其汤色呈红色,所以就称为红茶。当时正山小种主要是出口至海外。
中国红茶产地

福建:

1、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用当地称为菜茶的茶青按红茶工艺制作出红茶,分为正山与外山小种,正山是地域标记,小种是指品种,根据《武夷茶经》记载,产于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高海拔环境下所产的红茶为正山,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这些产区的小种红茶都能称为正山,出这范围之外的则是外山。传统的正山小种是有经过熏焙工艺的,但许多人对这种烟熏口味喝不惯,制茶师就开始渐渐放弃这种烟熏工艺,所以才有了现在比较容易入口,滋味鲜爽的正山小种。
金骏眉:为正山野菜茶的芽头采制,只是采摘标准真不一样。
2、闽红工夫:
政和工夫(福建政和县,)、坦洋工夫(福建福安坦洋村)白琳工夫(福建福鼎白琳镇),许多人喜欢把这三个地方的红茶叫外山小种,但人家也是有自己工艺自己名字的红茶,没必要给戴上外山的帽子。
广东:
英德红茶,广东英德,以云南大叶种原料为主,跟凤凰水仙种一起制出,其中英红九号最有名。

安徽:
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祁门最早主要是做绿茶,后来是有人按照闽红的工艺来制作,才有了红茶,传统祁门红茶采摘是一芽二叶。最近几年出现高档红香螺、红毛峰、祁眉这些品种,采摘标准提高到了一芽一叶。

四川:
宜宾红茶,四川宜宾,因地理气候原因,川红每年采制时间会比其他红茶早。川红的原料既可以做绿茶也可以做红茶,同样也是一芽二叶采摘,其中比较好的品种早白尖是一芽一叶采制。

云南:
滇红,最早是1938年在凤庆首制出,原料为当地的大叶种,滋味浓厚。

湖北:
宜红,湖北宜昌红茶、恩施也有

江西:
宁红,江西修水、武宁

湖南:
湖红,湖南安化、新化

浙江:
1、九曲红梅,杭州周浦乡。2、越红,浙江绍兴

江苏:
宜兴红茶,江苏宜兴,原料最先是用宜兴小叶种,后来还引进了槠叶种和福鼎大白毫。

贵州:
黔红,贵州湄潭,当地引进的是福云6号来制作红茶,贵州也有做红碎茶出口。

广西:
桂红工夫,广西凌云,凌云白毫种,最近几年研究出来的桂香18号、桂香22号也适合做红茶,广西最早也是做红碎茶出口,之后开始尝试做红条茶。

海南:
海南红茶,五指山,大叶种

台湾:
台湾红茶,南投,阿萨姆大叶种
以上是根据此题目列出有代表性的红茶产地分布,红茶的源头是武夷山,之后延伸到全国各省,最早红茶主要是做外销出口,之所以全国各地会一片红,还有个主要原因是,红茶在当时是重要出口商品,战争爆发后,红茶主产区沦陷,货源渠道被切断,不得不开辟其他茶产区来制作红茶继续出口,滇红就是一个例子。
以上所列出的红茶中,有的还在市场热销,有的已经越来越少,这些红茶有许多大同小异的地方,粗制都是萎凋、发酵,干燥,而在精制方面,这些红茶也有各自不同的工艺,比如祁红里的官堆,除此之外,红茶的原料也有区分,大叶种红茶最具代表的就是滇红了,小叶种有小种红茶,闽红工夫。而中叶种的代表是祁红。而事实上,这些原料采制并不是绝对的,以正山小种来说,它是小叶种红茶,但早年为了提高产量,吴觉农先生提出了小叶改种中、大叶的运动,所以现在正山小种也多数是中大叶种。
工夫红茶的工艺是萎调揉捻发酵干燥,让鲜叶先萎凋,然后揉捻促进发酵,再进行烘干,粗制完后,就开始精制。
而红碎茶的工艺,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CTCCTC是在揉捻过程中用设备将茶叶撕碎,压碎、揉捻,才有红碎茶的颗粒状。以做袋泡茶为主,国内最早引进CTC工艺做红碎茶是在海南,红碎茶用的大多是大叶种,酚类含量高,味浓,但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高温发酵,所以香气不足。红碎茶主要是做外销。
最近几年在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红茶,信阳红、钱塘红、观音红、等等各种红茶,说好听是创新,说不好听是跟风。当然,若能创新出个好结果,这是好事。但有的人却把这些制作出来的茶冒充其他茶就真的是缺德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