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现代化(二)

在经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三大现代化运动冲击后,中国传统文化被置于一种解构的境地,竟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现代化的大潮冲得七零八落了。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中国人接触现代化运动,应当说从鸦片战争前后就开始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正是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面前,醒悟到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当时的文化人还只是从技术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他们还无暇顾及文化。真正迫使文化人进行文化思考和文化抉择的,是此后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作为底牌的,它在把矛头指向腐朽的满清王朝的同时,也必然会触及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根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些汉族文化人的处境确实有些尴尬:一方面,他们与满清统治者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而太平天国是要推翻满清政权的;另一方面,太平天国是以外来文化来冲击和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而满清政权至少在文化上是代表着正统文化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然而,作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满清政权一边,这与其说是一次政治的选择,毋宁说是一次文化的选择——曾国藩绝不容许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外来文明断绝中华文化的血脉,这种对自己文化的保护意识,已经超越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甚至也超越了改朝换代——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已经司空见惯,但文化的延续是从来不成问题的。这一次太平天国就不同了,一旦它的改朝换代成功了,不但满清政权完蛋了,中华文化也将被彻底动摇,这对曾国藩们来说,岂不是灭顶之灾吗?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理解曾国藩这一抉择的文化意义。


但是,中国文化人的这种态度,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几乎所有的文化精英,都认为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鲁迅、李大钊,也包括胡适、陈独秀。他们从西方看到了现代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他们期望中国有一天也能走上这条强国之路,不再受欺负。他们已经认识到我们必须走现代化这条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但是他们几乎是一致认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阻碍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的绊脚石,所以,五四时期提出了一个口号:“打倒孔家店!”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要打倒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整个中国文化传统,意味着对中国几千年来所固有的文明秩序的一种反思、一种解构。中国传统文化被置于这样一种境地,竟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现代化的大潮冲得七零八落了。


这,可以讲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民族走向现代化都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