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接续奋斗,失传名茶“老君眉”重放异彩

老君山茶园一角。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摄

学党史,话奋斗。10月底的一天,红安县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会议室,该县几代林业人的代表围坐,激情讲述60多年艰苦奋斗的岁月。

窗外,秋阳正暖。室内,新沏的老君眉汤色清亮,香气四溢。

“明清时期,黄州老君眉(彼时红安属黄州)与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齐名。《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提到,贾母平日就喝老君眉。”红安县林业局局长黄丛发讲起这番掌故眉带兴奋。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由于战乱等原因,老君眉到清末已失传。上世纪90年代,红安林业转型,发展高山茶,几代人接续奋斗,终于让老君眉重现光彩,跻身全省十大名茶行列。”

种茶传统上属农业范畴,林业人种茶是“跨界”,做出品牌和规模的,全省林业系统仅此一例。参加座谈的黄冈市林业局局长陈选明感慨,老君眉的底色,是“塞罕坝精神”在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

荒山绿化,108名河南好汉驰援红安

“将军县”红安,地处大别山南麓。因连年战乱,新中国成立初期,红安山大林少,全县森林覆盖率不到20%。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该县陆续建起天台山、老君山、紫云寨、大斛山和游仙山5个国有林场,开始绿化荒山。

今年80多岁的阮祥生,1958年进入天台山林场成为林业工人。他回忆,那时山上没路没电没水,夏天能把人热晕,冬天能把人冻僵。“但大伙儿吃得苦,比着干,林场每天张榜公布植树进度。”从住处到种树点来回几十里,为省时间,工人们带着干粮住茅棚。

春天繁育树苗,夏天抚育幼林,秋天抽槽换土,冬天挖坑栽树,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光秃秃的山渐渐披上绿装。

大规模植树造林,人力吃紧。除了本地人,林场从武汉等城市招了一批知青,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还从老家河南召集108人支援红安。

66岁的孟宪国一家三代都是林业人,他父亲是河南支援红安的第一批林业工人,女儿目前在县林业检查站工作。

几代林业人薪火相传,荒山变青山,攒下金山银山的底子。目前,5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169658亩,其中森林面积161187亩,森林覆盖率达86%。

转型发展,失传百年名茶重出江湖

国有林场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何实现生存与发展良性循环,林场一直在探索。

“砍树加工木材,曾是主要收入来源。”黄丛发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5个国有林场相继办起小径材加工厂,生产门窗、家具、包装箱、沙发等几十种产品。

砍树易,栽树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林场林木蓄积量锐减,职工工资发不出来。

怎么办?“发展绿色产业才是出路。”时任红安县林业局局长陈敦学的目光,盯上老君山林场的几十亩茶园。

老君眉原本出自老君山,这里海拔800多米,种茶得天独厚。当时,林场经营困难,靠职工集资,很快将茶园面积扩大到五六百亩。

茶树是树,但与林业人以往种的树大不相同。1999年,陈敦学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茶叶专家倪德江到茶园指导,教授看后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陈敦学拉住,教授说:“茶叶不是这个种法。”

陈敦学痛下决心,在全省林业系统中率先以1年3万元报酬,聘请倪德江为技术顾问,指导茶产业发展,并先后派出50多人到华中农业大学学习。

“要做就做有机茶,全程标准化。”倪德江定了调。“都听你的。”按标准选址、开辟、整理茶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按标准采摘加工……3年后,老君眉茶通过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认证,成为湖北省第一批有机茶。

茶叶送到北京,红安籍老将军们品尝后大为惊喜,“没想到老家能出这么好的茶!”并叮嘱一定要将老君眉做出名堂。陈敦学说,自从他开始,几任局长接力抓茶业,扩茶园、精加工、创品牌、拓销售,一张蓝图绘到底。

低碳产业,绿水青山凸显生态价值

“老君山茶园美着呢!”跟着老君眉茶场场长武世化,记者现场感受有机茶园的奥妙所在。

老君山是红安最高峰,来到山顶,只见夕阳余晖洒在一垄垄茶园上,泛出丝丝金光,茶树芽叶鲜嫩。

“这片茶园50多亩,周边森林环绕,环境非常适合茶树半阴半阳的习性。”武世化介绍,5个林场3.2万亩茶园没有集中连片,都是零星散布在丛林中,既充分吸收周边植物特有香气,又能减少病虫害。

5个林场抱团发展,组建湖北省老君眉茶叶有限公司。2017年,投资6000万元的红安县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建成。“目前,产业园二期正在推进,计划投资8000万元。”武世化介绍,老君眉品牌辐射全县5.9万亩茶园,去年综合产值1.2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年增收8000元。

老君山林场代管的洪岗村有100多名村民,全部以茶为主打产业。村民黄世刚管着林场39亩茶园,自家种了6亩茶园,还经营农家乐,年纯收入十几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款老君眉茶,打开5个国有林场发展空间。如今,森林旅游、家庭小林场等绿色低碳产业在红安蓬勃兴起。

天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风光旖旎,一条旅游公路成为网红,沿途瀑布、植物园、古兵寨、峡谷探险漂流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作为“黄麻起义”策源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行相得益彰。去年,天台山景区综合收入达980万元。

作者:汪训前 熊庆萍

来源:湖北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