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学论纲(一)

在当前茶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宏观构架的改造、创建与完善;需要新学科、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其中极为重要而迫切的、涉及全局的环节——就是尽快确立茶文化学的学科地位,大力开展茶文化学的研究。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我们的茶文化理论研究也将迎来一个认真、扎实的“建设的时代”。在当前茶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宏观构架的改造、创建与完善;需要新学科、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其中极为重要而迫切的、涉及全局的环节——就是尽快确立茶文化学的学科地位,大力开展茶文化学的研究。


当然,构建茶文化学的理论体系,是艰巨的和长期的任务,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但对它的探索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进行。在我国的历史条件下,各学科体系的形成大体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自发性的,在理论工作者分散的、个别的研究上,取得比较成熟的成果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体系。无疑,这是一条缓慢的痛苦的道路。一条是根据现有条件,把全国力量组织起来,在一个总的思想指导下,有组织有分工地理出一个或几个体系来。这在我国是有条件这样做的:我国有茶叶学的比较完整的组织系统,有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学术团体,它的网络密布全国;有一支分布在各地的各个系统的相当庞大的研究、教学、生产、销售、管理队伍,还有爱好、关心茶叶事业和茶文化研究的广大人民群众。如果把人员很好地组织起来,根据各地区逐渐形成了的特长,分工负责,先编制出局部的、部分的体系,然后再综合成完整的体系,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只要从事茶文化学的理论研究,就必然有一个框架问题。不论这个构架最终导致怎么样的茶文化学体系,它始终都或显或隐地存在于理论家的心中。在我国茶文化学的研究者中,多年来存在着一种寻找体系的愿望,而这种愿望不是照搬外国的某一种体系就能满足的。现在,我们要建立独立的“茶文化学”,而且冠以国家名称,叫“中国茶文化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或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学。这就是说,既要体现出茶文化学的共性,又要突出中国的特色,不同于任何国家的茶文化学;既要弄清茶文化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又得探寻中国茶文化的独特之处,找出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并解决一些中国的实际问题。一句话,它主要以中国为研究对象,进行茶文化学的构建,它应该产生在我国的茶文化土壤里,应该是有我国特色的茶文化学体系。


建设中国茶文化学体系,就是要多问题的辩证统一,多事物的条理秩序,相互联系而自成一个整体。因而不允许带任何主观性和随意性,更不是靠标榜能实现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对于茶文化学建构问题,需要做出如下的证明:一、茶文化学建构的立足点或起点作何选择?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立足点?二、应确定什么样的茶文化学构架的理论支点?三、建立在如此立足点和支点之上的茶文化学构架是什么,与别的一些构架有何区别?这是一个理论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是一实践活动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大量地充分地以第一手材料为依据,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与辨识、判断的能力,力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只有这样,中国茶文化学的大厦才能建造得更快更稳固。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