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媛”们都爱去茶室摆拍?

不久前,网上曾经传过一股“佛媛”风。那些打着“坐禅修心”名义的女性,往往选在禅院风格的茶室,一手佛经,一手茶杯,博眼球,挣流量。

为什么“佛媛”们都爱去茶室拍照呢?“佛”和“茶”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茶走进寺庙,源于需求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从西域传入我国。

茶作为一种饮品,自古就与寺庙、禅宗联系密切,并由佛家推向社会大众。

在我国,茶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这种嗜茶的风尚,促进了茶叶文化的发展。

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茶叶的兴盛,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

禅宗的坐禅,除了选择环境寂静处作为禅房外,还要求注意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佛教讲究修心,闭目静思时极易睡着,又不可进食,所以坐禅只允许饮茶。

北方禅教的大兴,促进了北方饮茶的普及;而北方饮茶的普及,又推动了南方的茶叶生产,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发展。

茶受佛教重视,并成为风尚

由于茶叶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普遍重视,以致在所有名寺大庙中,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来命名。

如多数寺庙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设有钟、鼓,常常钟鼓长鸣。假如庙中只有一钟一鼓,一般设在南面,左钟右鼓。

如果设有两鼓,则一个称为“法鼓”,另一个则称为“茶鼓”。很明显,这“茶鼓”,无疑也是佛教崇尚茶叶的一种凭据。

因为茶和佛教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在南方许多寺庙,特别是中唐以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

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所写:“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唐朝寺院的寺前、院中、庙后,往往都种茶,他们自种、自制、自饮。正因如此,自唐以后,各地寺庙和历代名僧为我们在史籍中留下了不可胜计的茶史资料。

寺庙:宣传茶的中心

寺庙不只重视茶叶、需要茶叶,而且也是生产茶叶、研究茶叶和宣传茶叶的一个中心。

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

因为寺庙都有一定数量的田产,寺僧特别是那些大和尚,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旧时就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一说。

拿近代安徽产的一些名茶来说,如“黄山毛峰”,主产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以产自齐云山水井庵的为佳;“霍山黄芽”,产于大阳乡长岭庵;休宁“松萝茶”,是明代僧人大方首创。


在唐朝寺庙中,不只是诵经、坐禅、做功时要饮茶,饭后、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各种场合,也离不开茶。

唐代高僧从谂禅师,有一句口头禅,就叫“吃茶去”。现在,这句话也常常作为装饰字画摆放在茶室中。

所有这些,无不表明,由于佛教自身对茶的需要,在佛教借重和吸收茶叶文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茶业的发展。

所以,所谓的“佛媛”,爱在茶室中摆拍,也就有迹可循了。只不过,佛茶相通,只在一心。其心不得,其形不正。

“佛媛”们摆拍,终究是佛也无缘,媛也更远。

来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