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云台山大叶种起源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本草经》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

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株洲炎帝陵),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地质与生态环境独特,产茶历史悠久。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据此,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野茶。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用现代分子水平分析,被确认为是茶。专家考证为安化黑茶。

安化,湖南中部雪峰山脉北段的一座小山城,是古老梅山文化的中心区域,境内万山重叠,云雾缭绕,自古以茶扬名天下。安化茶农“活家口者,唯茶一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湖南安化的千年茶香。

唐杨晔《膳夫径手录》载:“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曾销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935年)蜀人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渠江薄片,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这便是早期的安化茶叶,在五代时期便已声名远播。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安化因茶置县。据《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之初(即公元1072年建县时),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到元朝和明朝时期,“乡民大半以茶为主,邑土产推此第一”。

安化茶到底有多好?从明朝开始,安化茶就被列为专供皇族的贡茶,时间长达520余年。明嘉靖年间的《安化县志》有记载: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朝廷额派贡茶,安化每岁“贡芽茶”22斤,当时由里长去办,直接送往京城(南京)。每岁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四保”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

在安化人迹罕见的茶山上、悬崖边、溪水旁,都可以见到一棵棵乔木或半乔木型的原生野生茶树。

上个世纪50年代,茶叶专家在云台山发现了一种野生茶,其成熟鲜叶,叶大肉厚、生长势强、节间长、持嫩性好,芽叶分化到五、六叶尚不出现木质化现象,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云台山大叶种”。

云台山大叶种是安化群体品种的代表,也是“不种自生”保留下来的优良品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