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立顿是立顿 茶是茶

这不是一篇靠挑动民族情感去获得认同的文章

只是想告诉大家我认为有些东西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有些人就希望炒作关于”中国7万茶企不敌1家立顿“这种部分事实、标题出位来博眼球。

明明是个逻辑题,非要被解读成情感题

关于”中国7万茶企业,比不过一家立顿“,最早是源于2008年的一篇报道,这个话题就像是千年老腊肉一样,每隔几年就有人拿出来炒作一番,让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感觉完全不可能站在一个合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只能是靠伤害民族情感来博取眼球。

1

自媒体的流量密码——标题

拿着”中国7万茶企业,比不过一家立顿“夸夸其谈的各位,有认真看过原文吗?知道2008年这个标题的发文是基于什么视角吗?

拜托一片哀嚎之前,你认真看看内容好吗?当时记者发文主要是指的国际市场出口数据对比,以及单一中国茶企零售额和立顿的差距。

差距确实存在,以市场数据说话,确实有差距。但这个标题,每隔几年都被拿出来鞭尸一番,你站在资本的角度,产业的角度,肯定是销售额越高,独角兽越强,影响力品牌力就越大。这个差距确实存在,没有问题。确实在西方人建立起的贸易秩序下,我们的茶业工业化上面,还有很多差距,不仅仅是初级加工食品的差距,比如日本的设备,抹茶制作工艺设备流程,茶饮精加工,茶园管理,印度的有机化种植比例,欧洲的香精制备和加香技术等等,我们都会有差距。

但是也别忘了一点,立顿那套东西在我们国内文化视角下,也玩的不灵。你可以说我这个观点有点狭隘,但是确实在我们这,大部分没人会把立顿茶包跟我们喝的茶相提并论,所以才有我说的,中国,立顿是立顿,茶是茶。

茶这个东西对我们国人来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民族情感的啊,拿一个冷冰冰的工业化的商品,去跟中国的茶来对比。其实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先不去评论当时发的文章对行业的价值,但是今天回过头来请各位用脑子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些标题党的味道?自媒体今天这个套路已经玩的很溜了,标题只要够响,不怕没人看。只不过2008年的时候,可能这种解题密码还是传媒专业的人掌握的多一些。

如果非要这样玩,咱们换一个标题”一个年销售28亿美元的巨无霸茶企,在中国高端市场却无人问津“

好玩不?

2

可以学习借鉴立顿,但绝不是”立顿化“

我们可以学习立顿,但千万别把我们祖宗留下来的瑰宝”立顿化“。

如果都立顿化了,你还追个毛群体种?山场还有意义吗?那么多大师突然没架吵了,你刷抖音还有什么乐趣?

假设一个场景,咱们烧水、温器、冲泡、赏色品味,而立顿的拥趸们,拿个茶包放杯子里闷一会直接”墩墩墩“。

可能有人看到的是立顿的便捷高效,我们繁复。——但我却觉得,这种繁复却带着文化透出浓浓的”高级“感。

就因为非标,今天”适口而珍“的概念还是有着合理的市场,如果立顿化了,只有一个标准是标准。

说的感性一点,冷冰冰的标准,切断了你与山,你与茶师,你与温度的一切关系。作为消费者,你觉得天天吃一道菜幸福还是每天换着不同花样的菜系幸福?

所以,我还想说一遍,”立顿是立顿,中国茶是茶“,别拿理论来说事,在中国大部分消费从没有把立顿的东西当茶叶看,虽然不科学,但一定长期会存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你要说相互学习我觉得可以,但你要说将中国传承下来的制茶技艺抹除而去”立顿“化,那么答案留给子孙后代吧。

3

正视差距,享有自信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值得关注的点,无论方方面面的解释,最终是回到这点:”非标魅力VS工业文明“。

立顿—茶工业文明的代表之一

在我看来,工业化标准,母体联合利华在全世界庞大的快消渠道,低价、便捷、安全性等品控能力,文化渗透能力这些是立顿的优势。

非标魅力—爸爸的快乐你永远想象不到

各位可以看看很多我以前的回答,我并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行业从业者,我知道工业化技术,茶园种植管理水平上面,因为方方面面的关系,我们跟日本,欧洲,甚至印度再某些方面都有差距,但是在原叶茶的加工手法上面,我们确实又更多的手段。可能从西方工业视角下面,你不够标准,你不够可复制,你控制性不够强,这个我承认都有道理。但是借用郭德纲的一句话:”爸爸的快乐你永远想象不到“。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跑中国茶产区问问茶师,再问问一个老茶客,你告诉他中国的原叶茶要像立顿学习标准。大概率会得到一个礼节性的笑容”呵呵“。标准化和我们本土化的制茶方法,真的是一个先进一个落后吗?在工业角度可能是,但在我们眼里的茶未必是。

4

立顿强在哪?

当然其他讲完了,再聊一聊立顿成功的一些基石,优势是建立在其定位的思路上的,所以未必所有的东西对我们都有参考价值。每个小点,我只能是作为一个末端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去谈一谈看法,未必对,而且我没有能力去給每个问题附加权重,仅供参考。

母公司联合利华再全球庞大的快消网络

联合利华在全球的快消渠道,可以用航母来形容,而立顿商品属性也符合快消品特征,如果这个角度看,背靠大树好乘凉。

基于审美的品质问题

世界市场上,红茶是主要交易商品。我们国家红茶在国际市场成品出口一直比较低,当然问题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有一点问题是因为目前国际市场很多调饮的需求,浓、鲜、强的需求下,目前印度,斯里兰卡的茶树品种EGC(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高于我们国内品种,滇红也比不过。而EGC跟茶黄素含量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和其他物质共同为茶汤提供鲜爽度、收敛性。而这个特点尤其符合国外的审美,所以国外的红茶更受欢迎。

基于安全标准的优势

其实农残在某些程度是贸易壁垒,例如有些指标确实会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农残肯定标准高是没有毛病的,这方面我国农残的否定列表制和一些国家的肯定列表制在全面性上还是有差距,所以这一点,我们茶产业更加分散,在这种标准上面,我们更难控制。印度能够做到两百左右一公斤符合欧盟出口标准的有机成品红茶,而这个在我们国内还比较难实现。

基于审美文化的区隔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也比较难准确的去表述,以下内容是我个人推测,未必对。我们原叶茶的品饮方式和饮用方式可能对国际市场就很陌生,西方本身就以红茶消费为主,红碎茶在国际市场本身就是主流,冲泡方式也都是习惯性的用茶包,而且讲究一次性萃取,对浓强度要求高,而这一点其实是跟我们的审美会有差异的。

而我们国内目前主流产品都是原叶茶,我们日常冲泡方式出来追求得醇,鲜,厚等与他们习惯了红茶哪种强收敛性有一定de的区别,我觉得风味上就会有很大得区隔。所以我们自主品牌产品要想让外国人接受,本身就是有着一定障碍的。

好上述都说完了后,立顿到底让我们该思考的有几点呢?

1,食品安全,不管有没有立顿,在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标准永远应该越来越高,这里面我们不仅要看到立顿代表的农残,有机一类的。更多的微生物污染,老茶存放的安全性,这些问题的控制等,都应该引起重视,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中低端市场品控,其实立顿做的是标准化非个性产品,其实主要还是中低端的市场,那么作为我们传统茶行业的中低端茶叶品控问题是最严重的,确实有时候有些人会让你认知到底线永远是用来突破的。而什么时候能把中低端的商品做到品质稳定,价格低廉,至少立足国内市场,是有着非常大的基数的。

3,其实最终基于发问的立意,我们是应该再造一个立顿去抢市场,还是应该借鉴部分经验去让我们自己的茶叶走出去。如果假设走出去的难度相同,我相信资本会选择前者,而我觉得后者更有价值。

5

这篇长文我未必说得清现实,但我只想说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

这个话题有点大,我写的也比较乱,就看看吧,我格局不够高,视角有限,只是一个产业链末端的随便聊几句。

但其实这篇文章,我依旧只是想传递以前我常说的一个观点:保持独立思考,保持适度怀疑,保持客观思维。

来源:恋山,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