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新:将晋商和万里茶道紧密结合,以学术推动政治目标实现

2021年7月8日,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八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余位万里茶道领域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和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万里茶道申遗”学术研讨会。北师大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公众号近期陆续推送研讨会上专家发言整理。

王宏新|北师大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先回应一下杨治武院长刚才提的,我觉得他刚才已经代表咱们在场嘉宾,给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提出了需求。今天既然是万里茶道的学术研讨会,我们还是抓住学术,上午和下午都有专家提出,我们可以去共同研究。无论从平台、智库定位和初心上,我们可能还是从学术上来推动。下面我讲一下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点,上午姚强处长说在场山西人来的最多,山西人是有私心的,但是一直到杨治武院长回应的时候,山西的味道才出来。我想给大家提示一下,今天与会嘉宾确实也只有山西人在讲晋商,其他外省的专家都在讲茶道和茶路,我觉得结合的不紧密。以至于在申遗这么多年的整个过程中,山西一直被忽略,其他省又一直叫不响。大家要有一个共识,不管怎么样,晋商是万里茶道商业运营团队的重要主体之一。无论是讲申遗,还是讲商业文明的复兴,主体都没有了,只讲时间和地点,只讲茶,或者只讲路,都是不行的。我觉得今天我们开会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可能就是过往,万里茶道申遗路上这么多年来,为何山西缺席了?还是山西少说了话?还是大家没有注意到?我觉得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只要是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在推动这个事情中,一定要努力地让晋商和万里茶道结合起来。2006年,电视剧热播也好,下梅村宣传也好,还是晋商万里茶道的起点也好,都是关于晋商的。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时候,其实就落到了茶,落到了茶路,落到了茶文化,落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觉得在未来申遗过程中,这一块我们不应该去回避它,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受刚才赵文耀秘书长和任月海主席发言的提醒,一旦回到学术上来,我们就会去研究它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这有它的好处,因为只要做学术、做学问,就应该把它做扎实了,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万里茶道申遗、京杭运河申遗,所有申遗项目里最大的属性是政治,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用它自己的自然或文化遗产资源去拿国际上的一张门票。国家文物局主导也是如此。得不到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的重视,每年就那么几个指标,凭什么重视你?所以说,政治是第一位的。但是,另一方面,申报主体是地方政府,还不是地方文物局,刚才李所长说的很清楚。那么,地方政府在追求自己目标的时候,既会服从于中央政府,也会服从于总的政治。比如,没有习主席在2013年提出来的万里茶道,今天也不一定热起来,这是个大胆的假设。但是,一旦列入到了文物局预备名单,地方政府又会有地方政府诉求。还没有在列入的时候,追求的是把它列入,只要列入就是政绩。所以政治性一定不能忽视。所以,我们全球共同发展研究和在座的各位专家,即便是把它当成学术来研究理论,也不能避开政治,视而不见。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尽快地适应最大政治的需要,求同存异。如果我们研究万里茶道,还要从“万里茶道”和“万里茶路”来研究,这显然不是文物局可以接受的事情,他都不愿意跟你谈。我们全球共同发展研究的特质是既做学术,又超越学术,这是智库的定位,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单位。作为智库,能够充分地考虑到政治,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能够跟政府机构来对接沟通;又能尊重科学,能跟学术部门进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来补学术短板。换句话说,我仍然认同刚才赵秘书长的观点,写文章仍然可以探讨概念的问题,因为这就是学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我一切换频道说申遗,就要结果导向,以申遗成功为目标。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希望我们与会的嘉宾能够形成共识。这是第二点。

第三,我的一个感受,上午大家见面还比较宽松、客气,等到下午的时候,已经特别符合学术会议的规律,把问题抛出来,大家探讨非常热烈,否则如梗在喉,留着矛盾下次再说,显然不合适。所以,今天下午大家谈出了很多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特别的好。我们既要看到机会,又要看到挑战;既要看到分歧,又要求同存异。在这个过程中,紧紧把握住我们北师大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的定位,我们邀请各位专家学者领导来,一定会在“学术”这两个字上来发力。下一个阶段,我们就紧密地来对接国家文物局。我们会议中专家们的发言整理成文字材料,也会向国家文物局汇报。

我们北师大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从今天开始发起这个会议,就会义无反顾地推动下去。我们已经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去做这件事情。

我就总结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