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茶的今世前生

新会茶的今世前生

新会茶的今世前生

 

我是聂健宏,接着讲新会茶。人人皆说,福报因果,今世前生。今天我想讲讲新会茶的今世前生。今世新会茶随着技术革新、市场开放、创新合作,在21世纪开局惊奇。自2000年以来,新会茶枝柑的产量产值连年翻翻,2016年茶枝柑的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为新会茶后续勃发打好了基石。新会茶接合外来茶文化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从普洱掺老陈皮压饼,到茶业工艺半烘半晒,经政府、协会、商业机构、以及农工的多方推动,在2016年市场呈不景气的氛围中,新会茶,柑普茶产业脱颖而出。笔者在鸡年新春前的下乡调研中,遍访当地40余家茶厂,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显示,90%以上厂商除窖藏陈存少量看门货以外,全系茶货均已售罄。

 

说了今世新会茶的灿烂,接着再探新会茶的前生。新会茶枝柑作为新会茶的唯一源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先秦两汉时期对橘的分类,小果类曰橘,大果类曰柚,后南北朝文献中单独列出一类橘,称之为甘橘或柑橘(甘柑实为通假字)。在东汉《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本草纲目》等历代传世医书中均记载陈皮不可替代之药用功效,由于药用陈化工艺特点,元代年间的“橘皮”逐步由陈制橘皮的简称“陈皮”所取代。

 

华夏饮茶之风已久,据现有最早体现饮茶文献,西汉王褒的《僮约》明确在公元前一世纪,已出现了饮茶的习俗,以及茶饮商品化的记录。唐,《茶经》中提到加入陈皮,煮茶。岭南客家人,制酸柑茶由来已久,从客家人第三次和第四次历史迁徙中,酸柑茶的制作工艺便随人所迁徙。道光年间进士罗天池,云南辞官安享良溪(广东新会),偶然饮用了一种“两颊生香,直透鼻孔”的茶汤,就是云南普洱加上新会陈皮和泡的茶品,新会柑普茶从那时有了记载并相传。新会客家人制作的酸柑茶,和罗氏制作的柑普茶,是历史文化交融的必然。正是有了上述的前生往事,因此有了当今的新会茶之一,新会柑普茶。

 

如今的新会茶枝柑产业朝气蓬勃,但,20世纪50年代,“以粮为纲”的时代,政策牵动大面积易柑而稻,新会柑产量锐减,陈皮的产销一度衰落。其后稍有起色,然80年代中期,新会一带黄龙病泛滥,茶枝柑大面积黄化枯死,看天吃饭的农民退守其他农产,该产业又一次受到重创。但凡事福祸相依,黄龙病过后,梅江一带“死剩种”的老果树及少量原种培育苗,以其稀缺性支撑了新会柑的价格风向标,到21世纪初才恢复了元气。新会茶枝柑作为天赐良种,非新会熊(NI泥)子塔俯视区域之水土养育,不能称正宗。该物种作为新会茶的基础原料,正是它的复兴和稳产,支撑了新会柑普茶十一二载的稳增长。笔者坚信,2017或2018年,将会是新会茶大爆发之元年。

 

命脉之年,新会茶如何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小青柑势如破竹的态势是否能延续?新会区政府牵手宜昌红茶的布局能否立竿见影?新会陈皮的IP历经数百年锤炼,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排名中,位列中药材类第一,具57.28亿元的品牌价值。然而,同是新会茶枝柑果作为源材的新会茶尚处于幼嫩阶段,与新会陈皮IP还差距甚远。土人笔者,连载数篇以“新会茶”为题的随笔与茶友分享,想说明一下,从大势来看,新会柑普、柑白、柑红这一系列工艺茶即将跻身中国茶文化行列,或仅差一步。

 

新会茶的兴起正逢互联网时代,但本人始终无法搜索到能涵盖新会陈皮茶、新会柑茶、柑普、柑红等的统一标签入口,可以这么说,简直弱到爆!新会茶行业需要一个定义和布局,来引领新会茶的发展。笔者不愁市场的生产与运作,反正有的是套路,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嘛。但经过我喝烂肚皮试茶,发现优茶底、良心果、好工艺的新会佳茗还不多见,老话说,好福报来自于好良心,新会茶要走得更远,制良心茶是不二法门。

 

我是新会梅湾土人聂健宏,中国艺术互联网大会创始人,玩玩新会茶。鸡年新春来临之际,号召无论来自哪省哪市哪乡哪镇哪村的新会茶业者同心同德,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顺便啊,呼吁一下各线上茶平台,添加一茶分类“新会茶”,通知我哦,本人定尽力让您的平台在该茶类宾客满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