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片原产地在龙王山茶区的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山和银坑村一带,是由迎霜苗或者龙井43的苗种植而成的绿茶,创制于1981年。具有条索挺直略扁平,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等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1、采摘标准
 
  安吉白片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白片茶采摘幼嫩、处理精细。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芽苞和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平均长度2。5厘米以下,通常炒制一公斤高档白片茶需采六万个左右芽叶。
 
  在采摘时,要求提手采、分朵采、挑选完好的芽叶采,做到不采受冻焦斑芽,不采病虫危害芽,不采露水叶、雨水叶,不采带蒂叶。采下的芽叶用篾箩盛放,不准揿压,保持芽叶新鲜,及时运到炒制工场,并进行“四青”,即筛青、簸青、拣青、然后摊青。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筛青和簸青分别在三角眼谷筛和畚斗上进行,通过筛、簸达到筛去老叶片、茎梗、杂质,簸去单片和鱼叶的目的。拣青是拣剔过大的芽叶,使芽叶大小均匀一致,便于摊青和炒制。摊青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散发青气,促使内含物质发生轻微的变化,利于做形和品质的形成。适度摊放的芽叶含水量为70~72%。
 
  经过4~6小时的摊放,鲜叶散发出浓烈的兰花香味,叶质柔软,说明摊放适度,接着可进行手工炒制。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2、炒制工艺
 
  (1)杀青
 
  杀青的目的主要是快速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尤其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操作方法是用远红外电热锅或口径为0.6米的平锅炒制,每锅投叶量为150~200克鲜叶,温度100℃~160℃,掌握先高后低。每锅杀青时间7分钟左右。
 
  杀青的手法采用双手抓透,转动手腕,十指齐动,前期多抓轻透,中期抓透并重,后期抓透带抛。抓则使鲜叶接触锅壁受热,又不使叶子焚焦,并利于成条:透抛则使芽叶散落,有同等受热的机会,又利于散发水分和青草气。当手捏杀青叶柔软,有粘手感,松手有弹性,叶面失去光泽,青草气消失,茶香挥发,有较明显的清香时,即可起锅。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2)清风压片
 
  方法是将杀青叶盛入畚斗上下簸扬10~15次,或将杀青叶摊于小竹匾内,用扇子扇风,加速热气的散发,促使温度迅速下降,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杀青叶变黄,保持杀青叶绿翠的色泽。其次是利用揿压(压片)来代替揉捻,这样既可使芽叶内部一部分细胞破碎,增加茶汤滋味的浓鲜度,同时又使条形挺直,略带扁形,并使白毫保存完好,形成白片外形特有的风格,这是白片茶有别于其他名茶的一项重要工艺。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3)初烘
 
  烘笼采用平帘式或锥顶式两种,用无烟味的木炭火烘焙。杀青叶经压片做形后,随即连纱布一起抬置于烘笼上,薄摊勤翻,烘至有戳手感时,即起烘。通过烘焙,一方面散失水分,挥发香气:另一方面可固定外形。初烘温度掌握先高后低,上烘时,笼面温度120℃左右。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4)摊凉
 
  把初烘叶置于竹匾中,薄摊30分钟左右,再堆拢回潮30分钟左右,目的是使茶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便于复烘足干。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5)复烘
 
  复烘的用具与初烘相同,不同的是投叶量比初烘时增加,一般每笼500克左右,厚度2厘米左右,温度比初烘低,一般80℃~100℃。烘翻方法与初烘相同。烘至茶香充分发挥,手研成末,即可起烘。起烘后,稍经摊凉,使热气散尽,即可包装贮藏。复烘的目的是使其进一步散失水分,挥发香气,提高品质,便于贮藏。安吉白片茶加工已实行机械化。
安吉白片的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片历史发展
 
  陆羽《茶经》记载:“浙西,以湖州上,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又载:“《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宋朝时的《大观茶论》记载:“白茶,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
 
  20世纪80年代初,安吉的科研人员研制开发出白片茶,从此一举成名,迅速远销国内外各地,供不应求。
责编: 红豆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