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网

唐代 煮茶器具,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

编辑: 茶仙子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

《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规律,此外陆羽还留心于民间茶具和茶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一套茶具。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大茶区。《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茶经》反映出当时茶叶的采摘、制作、鉴定、分级及烹煮、饮用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表明唐代茶叶生产已比较发达,饮茶之风盛行。《茶经》在当时就已竞相传抄,《新唐书隐逸传》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卖茶的人甚至将陆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为茶神。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

2,唐代对煮茶用火用水用锅都有哪些讲究

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泡茶烧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方法是先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将好水置于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水烧到开始出现有如鱼眼般的水珠,微微有声,便加入茶未,让茶水交融。二沸时边缘出现如泉涌,连连成珠的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于熟盂之中备用。继续烧煮,当茶水有如波浪般的翻滚奔腾时,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入釜中,称为“救沸”、“育华”。待精华均匀,茶汤便好了。煮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煮茶器是鍑(同"釜",即锅)。用生铁做成。水的话以山水为最好,江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用火烤茶时用文火慢烤,烤出香味。煮茶时亦是。燃料以木炭为佳,硬杂木次之。还有注意的是唐代煮茶习惯加葱 姜 茱萸 橘皮 薄荷等食材。现在江南某些地区其他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还是基本沿用唐代的煮茶法

唐代对煮茶用火用水用锅都有哪些讲究

3,茶无盐话无尾是什么意思

加了盐的茶还可能喝吗?喝茶喝的就是那种清纯味,要不得任何杂物。话无尾的意思就是你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把话说的清清楚楚,不要模模糊糊的说半截,吊着别人的胃口。
意思是少管闲事,吃自己的饭,不要一天操心太多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茶无盐话无尾, “盐” 在这里是‘闲言碎语’、‘街头巷议’闲话的意思。
民间的谚语想必大家听过很多,谚语是那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每一句谚语都会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这是古人对天文地理的概括说法,他们没有系统的知识,只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大自然的现象。谚语大多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口头传述流传。谚语“没有谚语,话难说,没有盐味,茶难喝”,为什么喝茶还要盐味?  茶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饮茶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饮茶,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随着年龄的增长,茶成为了生活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历史上关于茶文化的记载非常多。在《茶经·四之器》中有记载:“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鹾簋是用来放盐的器具,那么为什么古人喝茶会在一旁放上盐呢?难道喝茶还要用盐吗?根据唐代的茶著记载喝茶还真的要放盐,不仅要放,还要找准时机,不然会破坏茶的味道,在第一次水沸腾时加入盐,盐的量也必须控制好,这样煮出来的茶味道才好。其实盐并不只是咸的,它还能提鲜。茶里面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加上盐后与钠离分子相互作用生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这样的茶喝起来味道会更好。并且盐还是一种特殊的消化酶激活剂,这样的茶喝起来还有一种甜甜的味道,所以民间就有了“无盐不甜”的说法,这也是古人的探索,能把茶与盐想到一起也是蛮厉害的。除此之外,盐还能祛除茶的苦涩味道,这样看来,盐成了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的茶加工时因为处理方式更加先进了,也很少有人在煮茶时放点盐了。
茶无盐,却味浓;话无尾,却意永。

茶无盐话无尾是什么意思

4,中国第一泉是在哪儿

  中泠泉,又名南泠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原在金山之西,出于扬子江中的石牌山下,在万里长江之中只有这独一无二的泉眼,所以更为奇异。清咸丰、同治年间,遂随金山登陆。   据记载,在古代泉水处于江中时,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受到石解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泠为水曲之意,三泠为北泠、中泠、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称“中泠泉”。此泉在唐代就已闻名于天下,是因唐代著名的品茶家陆羽在评天下饮水中,把中泠泉水列为第一,稍后又有一位品茶家刘伯刍,他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作了鉴定,认为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中的南泠水为第一等。从此,中泠泉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曾因出自大江之中,水温终年较低,且含有多种矿物质,故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其醇可知。用此泉水煮茶,清香甘冽。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于1276年与元军谈判被质,在镇江脱险,曾畅饮中泠泉水,写下了一首豪情奔放的诗篇,“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此泉水在古代是汲取不易的,据说,要在一定的时间——子午二辰,用特殊的器具——铜瓶或铜葫芦,绳子要有一定的长度,才能汲到真泉水。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诗中写道:“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或即指此。至于是否汲到真泉水,据说可以把铜钱或硬币放人盛满泉水的杯里,水如高出杯口二、三公分,而不外溢,这才是真品,故相传有“盈杯不溢”的说法。其实,这是因为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无数裂隙、孑L洞流动,滤尽了泥沙,并溶人多种矿物质,使其表面张力增大,故而才能色味清沏、甘甜、盈杯不溢,并非有不可思议的“神秘”因素。   近百年来,由于长江边滩上涨,泥沙淤积,金山和中泠泉也就和陆地相连。中泠泉上岸后不久,曾一度迷失。后于清同治八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现在泉眼四周仍砌有石栏方池。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在石栏上题写了“天下第一泉”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倚栏俯视泉池,犹如一面明镜,星汉月夜,最宜观赏。池南有亭,名曰“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栏,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有楼,楼上楼下为茶室,林荫覆护,环境幽静,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泉池周围林木葱郁,风景秀丽幽美,别有天地。   大凡来镇江旅游者,在畅游金山胜景之后,来到附近的中泠泉,饮一杯甘泉新煮的香茗,则登攀之劳顿消。前几年,日本招提寺森本长老,护送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大明寺时,途径镇江。据说这位日本名僧也特地去中泠泉拜访,品尝了香茗,他是深谙茶道的,亦连声称好。他还特地请金山寺僧允许他带一壶中泠泉水,回国供奉于鉴真大师佛像面前,以慰大师思乡之情。

5,中国古代是怎样喝茶的

欢迎关注小湿说历史,相信各位喝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的存在,但是在紫砂壶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东西喝茶呢?谈到喝茶,咱们中国的老祖宗们真是有很多很多很丰富的历史。其实最早我们中国人喝茶是很早的。而且我相信最初既然茶也是进嘴的东西,那也算是饮食器具,那么我觉得最早的茶具,应该是一个很多功能的东西,就是说早期人们喝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高深或者说多么有仪式感的行为。后来是人们越来越文明了,越来越觉得喝茶变成是一个营生了,饮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感觉需要一种专门的器具,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茶具。事实上在唐代以前,我国的各个地区使用的茶具的情况都比较的简单,什么碗啊什么杯啊,反正是能盛水的就行了。富贵人家的碗可能镶镶金边,制作精美的,普通老百姓家就用什么陶碗。真正有了记载的,说是我们怎么喝茶,茶的器具是什么样子的,是在唐代,因为唐朝的时候盛行饮茶,士大夫和文人喝的比较多,在唐朝之前没有喝茶的原因可能也和当年的科举制度的流行有关。在隋之前,当官的一般都是世袭制度。但光指着贵族是非常难的,因为它已经局限在自己的那种高消费,金银珠光宝气,每天都沉浸在这里了,没有什么新想法了,而隋朝之后,有了科举制,科举制给了大家一个渠道,就是能够让底层的人走上来。所以到唐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科举制的进步之后,有很多的文人,包括新晋的官场新秀,这都是从底层上来的。那么他们对新的身份,对这个新的生活,渴望着一种提升,也渴望着一种改变。然后他们又不是贵族可以一掷千金,那他们就会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风范。简单来说就是我需要装个13,但是我还不能太费钱。什么东西往里边注点文化,显得有格调,于是茶是很好的东西,一闻很清香,一烹茶一喝茶,大伙头脑越来越清醒,越喝越兴奋,聊天的时候很风雅,这个感觉非常的好,那么他们就在这里边赋予了很多意义。对茶的讲究越来越多,对这个茶具也越来越重视,这样就他们可以人为地制造出另外一套规则体系,独立于贵族之外的一套体系,那让贵族去学去,这些士大夫本人可以花不多的钱,就把这个X给装了,多好!到了唐朝中期,陆羽著了这个茶经,对唐代他所见到的各地所产的茶具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当时他给出来的这个言论就是哪块哪块的碗杯,不如另外一些地方,差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然这里边有强烈的个人的审美观点在里边,但是我们虽然不一定认同陆羽,可我们能够在这个记录里边看到当时茶具的样子。当年特别流行白的,文人雅士的追求和贵族的那种奢华,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很多文人喜欢清净,所以他喜欢那种很漂亮的淡一点的雅一点的颜色。唐朝还有一个创举,就是作出了一种喝茶用的茶托,用来托茶也叫做盏托,茶具脆,碎了再买不合适,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个茶具就变了。宋朝的时候,人们的这种陶冶自己情操的风气要比唐朝的还要胜。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饮茶就变成了一种哑剧,要是喧哗的来喝是不行的!唐朝喝茶一般用碗,到了宋朝就变小盏了。在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泡茶必须要用紫砂壶,之前人们是煮茶,现在明朝人是用沸水去冲泡,这就和现代人的饮茶方式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泡茶方式,或者说一些茶艺表演,大多数是从明朝演变过来的。那么各位朋友们你们喜欢喝茶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本文由小湿说历史作者独家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欢迎各位朋友点赞评论,关注分享,小湿说历史,每天为大家带来有趣的历史故事)
茶馆或者茶肆

6,泡茶要怎样泡才好味道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l边种茶边种泡。
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呢?首先,是有优质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适的环境。硬件都有了,没有好的软件也是枉然,这个软件就是泡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分广东潮汕功夫茶与福建闽南一带为代表的闽南工夫茶,闽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盖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水的选择 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对宜茶水品的论述颇多,说法也不完全一样。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论点。 (1)强调择水先择“源”:如唐代陆羽《茶经》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宜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紧切。 (2)强调水品在“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大瓢贮朋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铛”。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等等这些,都说明宜茶水品贵在“活”。 (3)强调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说的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4)强调水质需“清”:宋代大兴斗茶之风,强调茶汤以白为贵,这样对水质的要求,更以清净为重,择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5)强调水品应“轻”。 器皿的选择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饮茶器具,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具有实用性,而且饮茶器具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还具有欣赏价值,富含艺术性。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如何,成了人们选择时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1)选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 (2)选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与身份。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苏东坡在江苏宜兴讲学时,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独自烹茶品赏。 另外,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3)选配茶具要因茶制宜 自古以来,比较讲究品茶艺术的茶人,者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 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昧,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4)选配茶具要因具制宜 选用茶具,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实用性;二是要有欣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舒适的环境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品茗环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方面组成。凡层次较高的聚会茶宴,不但要求室内摆设讲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筑富有特色,如果周围自然景色美观,当然是品茶的理想场所了。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无多大讲究。 至于家庭饮茶,环境是固有的,难以选择,但在有限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在向阳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发、台椅等。尽量把室内之物放得整洁,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同样也能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品饮场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本片将茶文化的妙处、茶道的的演示融于一体,既给您提供了一个了解茶艺这项高雅艺术的良机,同时,观看本片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我就说说铁观音吧! 用沸腾的开水,冲进茶叶,心数15~20秒后倒出即可品尝!
用开水去泡好~1

7,为什么我煮茶是红色的是碧螺春

茶,从发现到今日,经历了很多变迁。从最早咀嚼鲜叶到添加调料烹煮为羹,再到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之后的沏茶法,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茶叶的制作方法有关。 唐宋期间的茶是蒸压制作的紧压茶(龙团凤饼),从明代开始,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品茶改制为炒制的条形散茶。这样,饮茶无须烹煮,而是直接用沸水冲泡即可。 沏茶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的清香,更便于对茶的直观欣赏,可以说,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饮茶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较为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所以一直为人们沿用至今。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好奇?还是想复古?不过可想而知,味道肯定不如沏的好吧! 你煮的是碧螺春,极为细嫩,沏茶时水温都不宜过高,就连铁观音之类的轻发酵茶和普洱、红茶之类的重发酵茶,也都以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何况你也不分析一下“把茶碱都完全煮出来了,能对身体有益处吗?”真可谓是为了一句无从考证的话而舍本逐末呀,可惜浪费了好茶呀!罪过!罪过!
水温的原因。水温太高。破坏茶叶绿素。直接将茶里面的碱弄出来了。和水之间产生反应。已经属于茶水报废。。。。不是所有茶都可以煮的哈,
冲泡技艺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冲泡要领绿茶的冲泡要领一、 器皿选择——晶莹剔透的高档玻璃杯或壶二、 控制水温——特级碧螺春75度-80度 ——茗鼎雀舌85度-100度 ——中低档绿茶95度-100度三、 投茶方式——上投-先将开水充入玻璃杯7/10中,再投入茶叶。 中投-先置茶叶于杯中,冲入1/3开水,待1分钟,再注入开水7/10。 下投-先放茶叶于杯中,再注入开水至7/10。四、 冲泡技巧(1) 冲水时应高举壶,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斜冲而下,在杯中形成旋涡,带动茶叶旋转。(2) 冲水后要不要加盖,一般比较名贵的茶叶加盖一分钟,然后掀盖闻香。(3) 继续(添茶)要及时,饮至杯中尚余1/3时应加水,切不能等第一开茶喝光了再加水,则第二开茶的茶汤必定寡淡无味。红茶冲泡要领(适用于除绿茶及乌龙茶类)1、 择器-紫砂杯,紫砂壶,白瓷或玻璃盅2、 水温-95度-100度3、 加盖-最好加盖4、 投茶-用中投或者下投法茗鼎茶的冲泡及注意点(一般不加盖的玻璃杯,碧螺春用矮阔杯,雀舌用玻璃高杯)1、 茗鼎碧螺春区别于一般细嫩绿茶,能冲泡5开以上,一般绿茶2、3开。2、 茗鼎雀舌采用的是“中投法”冲泡。3、 先进行温润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4、 5克茶一般用200毫升的水冲泡。5、 细嫩绿茶一般以80℃开水冲泡为宜。6、 品饮茗鼎雀舌,先闻茶香,后观汤色,着重观赏茶叶的形态,再品尝茶汤滋味。7、 泡茶时,如果水温过高,会使茶叶泡熟,茶汤很快变黄。8、 冲泡茗鼎雀舌,水温掌握在80-90℃,如果水温过高,把茶芽泡熟,茶叶不能在茶汤中直立,缺乏观赏性 。水温太低,会使茶叶长久浮于茶汤表面,无法浸泡在茶汤中。9、 一杯茶的冲泡时间一般需要二、三分钟。10、用玻璃杯泡茶时,不加盖为宜。11、用盖碗或者瓷杯冲泡细嫩茶时,不加盖为宜。12、名优绿茶冲泡不宜杯子加盖,加盖容易使茶叶闷熟,茶汤变黄,影响香气和口感,并使茶叶不耐泡。13、茗鼎野山红的特点是外形紧结显毫,汤色浓艳,滋味鲜爽,刺激性强,特耐泡,最好用紫砂壶(杯)冲泡。传统式茶泡法: 一、特色: 1. 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2. 冲泡步骤:将沸水冲入烫壶中至溢满为止。 3.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4.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5.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6. 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二、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三、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使用。
茶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快速氧化的 结果不光是碧螺春所有茶叶你煮的话就会这样的。不过碧螺春用煮的 就有点浪费了。喝茶是喝他的滋味的。你的茶叶是嫩芽型的一煮就喝不到它的倾清香味了。最好是70度的水不要一下把杯子倒满可分三次冲泡,每次等到茶叶不在翻滚后再加水。也不用加盖子

8,饮食器具发展进程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历代饮食器具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式和烹调方法千变万化,地方菜系各具特色,历代的饮食器具品种繁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五十多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以后历代发明的以青铜、铁、陶瓷等制成的各式饮食器具,当中可以窥见不同烹调技法的问世。这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美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伴相依的关系。并且,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要精致的餐具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约60万年前——1万年前)。这时期的人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食物不加调制,直接生食。后来人类逐步学会了人工取火熟食,更逐渐掌握了采用石板和石子作为传热炊具的间接烧烤技法,及发明用水煮的方法,大大改进了饮食的素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千年前)时的进食方式一般是席地而坐,环火而食。这时期亦见证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的诞生。农业的发展使古人定居下来,从而衍生对容器和食器的要求,促进了淘器的发展。从早期造型简单的淘器,发展到后来对陶罐、陶釜、陶甑等炊具的使用,反映了当时水煮、汽蒸的烹饪方法问世;日趋精美的陶制食具更反映了古人对美器的追求与重视。及至夏、商、周、春秋战国(约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时期,中国的饮食生活的基调和格局初步奠定,以谷物为主,辅之以果、肉、菜的膳食结构和主副食体系形成,饮食礼仪亦逐步完善,还产生了烹调理论及膳食养生的论述。这个时期更出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份食单,包括周代的“八珍”和战国《楚辞·招魂》中罗列的一席酒菜。这一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青铜酒器更是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食器。鼎及簋为夏、商、周时期最盛行的食器,器型风格厚重,繁缛纹饰中具有神秘、狞厉美的特征,与战国时期蕴含纤巧、活泼及清新风格的漆木制食器有天壤之别。秦、汉(公元前221——220)时期,国家统一强盛,农业发达,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交流,加上温室种植技术的发明,大大丰富了中国的饮食内容。铁制炊具在汉代开始使用,常见的食具有釜、甑、碗、盘、杯、壶、盒、罐等日用器,以及用于烧烤肉串的烤炉、蒸食的蒸笼,饮茶的托盏,以及具有异域色彩的银器、玻璃器皿等。魏晋南北朝(220—581)时期,制瓷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质量较高的青瓷。于隋唐、宋元、明清(581——1911)时期,随着水陆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大批城市兴起,酒肆饭店也随着市场的兴盛而日趋发达,促使国内各民族饮食文化频繁交流,更衍生出大量且多样化的美馔佳肴。高型家具的出现和普及也改变了中国自古以来席地而食的生活习俗。众人围坐共同进食的合食制已取代了传统一人一份的分餐制。食器的发展方面,瓷器逐渐成为最普遍的食具,除大量生产,更运销海内外,其质量及制作工艺也日趋精美。这一时期的食器分类越来越细致,茶具、酒具已经从传统食具中独立出来,瓶类实用器逐渐发展成精致的陈设品;而常见食具中以碗、盘、瓶及壶出现最多变化。
中国古代餐具史概略 饮食器具产生于农业经济出现之后。 新石器时期:人类学会烧制陶器。陶罐的问世,也正是饮具和食具的诞生之日,它具有饮具和炊具的双重作用。以后又演化出专门的饮具和食具。此后出现陶鼎,陶豆。晚期,出现灶,釜,鼎,甑,鬲,钵,碗,盆,盘,杯,罐,斗等。材料:多为泥土烧制。 河姆渡文化时期:食器主要是陶钵和陶碗。以后又出现陶鬲。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专用酒器:陶gui(这个字是规字下面一个鬲字,我的电脑打不出。)进食器:餐匙(当时称匕),以兽骨为材料。 商周-春秋时期:青铜饮食器具主要分三类:饮器,食器,酒具。 饮器:鼎,鬲,簋等。 酒器:爵,觚,觥,尊,觯,斝,盉,钫,壶,卣,钟,方彝等。 食器:簋,敦,豆,瓿,盘等。 漆食器类:碗,豆,盘,杯,樽,壶,钫,羽觞,卮,匕,勺等。 春秋晚期出现刀,勺,叉,箸.匕和斗,也用来熨衣服,一直沿用至唐朝. 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平民多用简单的泥土烧制的陶器。 秦汉时期:基本延续春秋战国时期的餐具,但已经有许多变化,特别是融入了胡风。代表餐具有:釜,甑,碗,盘,杯,壶,盒,罐,盆,勺,箸。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此时期多为铜,金,银器。代表餐具有:金盏,金匕,铜樽。鎏金双鸳团花银盆,菱花形银盆,青釉印纹形罐,越窑海棠式碗,越窑划花酒注(习称执壶,饮酒器)。茶具开始兴起:碗,杯,还有用酒器来饮茶。碗杯为金,锡或陶瓷材料。代表有越州碗,白瓷瓯。 茶壶在西晋时候出现。 此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餐具文化也是胡汗杂糅,互相影响。尤其是唐朝时期文人力量的兴起,带动了喝茶,饮酒的习俗。 宋朝-明朝:此时期多为陶瓷餐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陶瓷。代表餐具有:越窑划花酒注,永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次时期茶具兴盛。茶具与酒具完全分开。茶具:宋代有素漆托盏(小碗),黑盏。元代有景德镇青花茶具,明代有宜兴紫砂陶。此外还有铜器,银器,锡器,金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花卉,山水画等。宋代陶瓷业发达,有官窑和民窑。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珐琅等彩瓷。 明代以后才把箸改称筷子。 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文人群体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并日渐主导或影响潮流,尤其表现在茶餐具上。 普通百姓和中下地主阶层多使用民窑烧制的餐具。 清朝:带来了满族的一些饮食特色,但最终被汉化,大体上延续明朝餐具,在陶瓷业上有所发展,但辉煌已不如前。末期,西方饮食进入中国,餐具也随之变化。 参考书:《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 姚伟钧 著      《饮食文化》 穆艳霞 编著 中国古代盛食具 藏贮具广义地讲,用于藏贮食物原料与食物成品的器具均可归入此类,腌制食品的容器也可视作藏贮器。这类器物的构成比较繁杂,包括瓮、罐、仓、瓶、壶、菹甖诸类,既有存贮粮食的,也有汲水、提水的,还有存贮剩余熟食和腌食的。部分盛食器如盆、盘类也兼有储藏的功能。由于功能的多样化,我们虽可将它们广义地归入饮食具中,但仅仅借此说明饮食具的构成与发展,而不作过多的深究。 瓶一种小口深腹而形体修长的汲水器,新石器时代的陶瓶形式多样且大小悬殊,尤以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金属瓶虽已出现,但数量甚少,用于汲水的瓶仍以陶质为大宗。形体较小的瓶进而兼具盛酒的功能。 罐罐是小口深腹但较瓶矮胖的器物的泛称,考古学所指称的罐,包括了瓮、缶、瓿等多种器物,直到北魏时期,文献中才有"罐"的名称,但也无确切所指。我们可将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用于汲水、存水和保存食品而难以明确归入其他器类的小口大腹器物统称为罐。 瓮瓮是罐类器物的基本形态,用以存水、贮粮,当然也可贮酒,但装酒的瓮多称为资或卢,形体稍小的瓮可称为瓿,一般在口沿部位有穿孔以备绳索,主要用于汲水。另有一种形态与瓮相近的汲水器名为缶,有盖,秦国曾以此为乐器。 壶形态介于瓶和瓮之间且有颈的器物称为壶,因其形似葫芦而得名。壶可存水,也用以存贮粮,另有一部分盛酒。用作量器的壶叫锺,陶壶自新石器时代产生后一直沿用,后又有金属制品及瓷壶行业。 菹甖形状似瓮但有内外两层唇口,并加有盖,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酱菜坛子。菹就是酸菜,甖则是类似瓮的存粮储水陶器,其命名已示用途。周代已有腌制食品,但尚未发现其制作器具,最早的菹甖出自汉代墓葬,魏晋唐宋遗物也屡有出土,均为陶瓷制品,至今亦然。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钵、豆、〓、敦、俎、案等类。盘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态。 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盘中有一部分是〓洗用具。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自然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论语·卫灵公》)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自商周以至秦汉,案多陶质或木质,鲜见金属案,木案上涂漆并髹以彩画是案中的精品,汉代称为"画案"。 簋青铜质圆形带足的大碗称为〓,或写作簋,又叫作琏,方形的则叫作簠,又叫作瑚,故瑚琏即簠。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盒两碗相扣成为盒。盒产生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樏,后也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过由陶器变成漆木器或金银器了。 敦(音对)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方形之敦叫作彝,但属酒具而非食具。 进食具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这两个过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中国传统的进食器具可分为勺子和筷子两类。筷子一经产生,历三千余年而无功能和形态的木质变化,因而被视为中华国粹的一种,成为饮食文化的象征。而勺类进食具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要复杂些。 筷子筷子古称"箸",至明代始有今称。考古发现最早的箸出于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文献中曾记载商纣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但中国发明使用箸的历史肯定要早于商代。这种首粗足细的圆柱形进食具,最早应是以木棍为之,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质,且多经髹漆,至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至宋元时期,出现了六棱、八棱形箸,装饰也日渐奢华,明清时宫廷用箸更是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的箸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 瓢·魁将完整的葫芦一剖为二便成了两个瓢,故俗语说"比葫芦画瓢",可见最早的瓢应是圆形带柄并是木质的。后来又有了陶质和金属瓢,汉代的瓢方形、平底,既可舀水,又可直接进食,称为"魁",瓢之较小者称为"蠡",古语有"以蠡测海"言其工作之艰巨,或谓不自量力之意。瓢魁之类,既然可舀水进食,当然也可用以挹酒,上古之世,用于舀水的器具除陶质、木质的瓢外,尚有以动物甚至人脑壳为瓢者,民族学有许多相关的例证,考古学也有相关的发现。 勺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炊具中捞取食物入盛食具的勺,同时可兼作烹饪过程中搅拌翻炒之用,古称匕,类似今天的汤勺和炒勺。另一种是从餐具中舀汤入口的勺,形体较小,古称匙,即今天所俗称的调羹。但早期的餐勺往往是兼有多种用途的,专以舀汤入口的小匙的出现应是秦汉及其以后的事。考古发现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勺既有木质、骨质品,也有陶质的。夏商周时期出现铜勺,带有宽扁的柄,勺头呈尖叶状,自铭为匕,即勺头展平后形如矛头或尖刀,"匕首"之称即指似勺头的刀类。自战国起,勺头由尖锐变为圆钝,柄也趋细长,此形态一直为后代沿袭,秦汉时流行漆木勺,做工华美,并分化出汤匙,此后金、银、玉质的匕、匙类也日渐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随着食具的多样而更加丰富了。 在古代的饮食活动中,餐勺与箸往往是一同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周代时曾规定,箸只能夹取菜类,而食米饭米粥时则必须用匕,分工十分明确。但延及后代,这一规定也渐成具文。何况,餐桌上的礼仪只是有闲阶级的标示,因为"礼不下庶人",所以对仅以果腹为目的的民众来说,只要有吃的,徒手去抓去捞又有何妨呢? 炊具通过烹、煮、蒸、炒等手段,用以将食物原料加工成可食用物品的器具就是炊具。这类器物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类别,而以灶为核心用具。 灶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 鼎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音获)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青铜鼎多在礼仪场合使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而日常生活所用主要还是陶鼎。秦汉时期,鼎作为炊具的意义已大为减弱,演化成标示身份的随葬品。秦汉以后,鼎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有关鼎的许多典故说明了鼎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现代语汇中,鼎仍是较为活跃的字根。 鬲(音利)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音增)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古代写作鬴,实际就是圜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音谋)。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词,已表明了它作为炊具的用途。 甗(音眼)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前的甗无论是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与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与灶相配才能使用。汉代有时径直将甗称为甑。 鬶(音规)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