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5周年

       铭记历史,继往开来。11月23日,纪念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5周年座谈会在湄潭县召开,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追溯先辈踪迹,共话茶文化、茶产业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象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科技创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对贵州茶业的贡献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茶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相互融洽、湄江吟社茶诗传承的人文价值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专家们的观点对湄潭挖掘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做强做大具有知道意义。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茶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如何相互促进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往往发生利益冲突。在茶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且相互促进发展呢?通过贵州茶博馆的建设和向社会开放证明,答案应是肯定的。在发展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既能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又能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茶文化遗产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文博对茶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在地方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茶文化博物馆,是对茶文物有效的保护。
  旅游产品打造。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关联最紧密的利用,就是旅游开发。要把一些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和开发条件的茶文化遗产打造成旅游产品。例如贵州省湄潭茶场旧址建立成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和贵州红茶出口基地旧址,再按照旅游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就可以打造成茶文化旅游景点。花溪久安的古茶树园,已经过古茶树鉴定,有很好的文物价值,是颇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如果经过高度策划,结合当地其它资源,也是能够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的。遵义道真,依托非物质茶文化遗产三幺台,开发旅游产品———茶美食。旅游商品开发,依据茶文化遗产的可开发度,开发成旅游商品,丰富旅游链。像木质抒捻机,可以按比例缩微做成工艺品,一些贵州各地的特型茶,也可以作为工艺品。
  “象山文化”对湄潭茶业发展深远影响
  在贵州高原万山丛中,象山仅仅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山。可是从茶及文史角度来审视,象山就不是一座平常的山了,她拥有强大无比的正能量和生命力,她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和具有差异性。她是在抗日战争特定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中国乃世界第一的任何人任何区域所无法复制或替代的茶叶名山。
  湄潭这座美丽的茶叶圣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是中华茶人或世上茶人的故乡。在象山脚下的茶叶研究所保留着稀世之宝的一百万年的四球茶茶籽化石,在近现代中华十大杰出茶人中有2名(张天福、李联标)是从象山走出去的。
  象山文化的伟大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艰苦环境下,又处于边远山区十分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中央实验茶场以张天福、李联标、刘淦芝、徐国桢、叶知水等茶叶先贤为代表,为中华茶业复兴的伟大梦想,克服重重困难,忘我献身,默不作声的崇高茶人精神,敢为人先做出杰出贡献,而载入近现代中华茶业史册。建国后,由中央实验茶场延续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研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以下简称茶场)。以夏怀恩、邓乃朋、刘其志、王正容、牟应书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著名茶人,为湄潭、贵州乃至中国茶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给现代茶叶发展留下光辉一页;改革开放以来,茶研所和茶场并肩努力,在比国内主流茶区较为艰难的条件下,又涌现出诸如林蒙嘉、熊世香、张其生、王复、冯绍隆、吴子铭、孙继海、汪桓武、郑茂才等一大批当代知名茶人,他们的勤奋探索为科学进步、茶业发展和茶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无论是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这些珍贵的茶人,是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传家宝和学习尊重的榜样,他们的敬业精神及重要业绩,已受到全国全省业内的赞誉和认可。贵州产茶县近百,中国产茶县上千,像湄潭这样的产茶县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孕育出如此众多的值得推崇的忘我茶人,在中国乃全球是罕见的。必将推动未来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腾飞和历史跨越。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普世价值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国政府迁陪都重庆,中国的教育、科研、农业、金融等一系列机构和体系都遭受到催毁性的破坏,经济急剧衰退。1939年,国民政府为发展抗战战时经济,农业部决定在湄潭建立“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在西南建立农业基地。1940年2月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正式挂牌成立,由此,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由此诞生了。
  在此后的75年里,不论是“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还是后来变革为“贵州省湄潭茶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始终都朝着推动中国茶业科技、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作出时代贡献。这些贡献放在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平台上,都有着其重要的价值。而今,“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遗址还在湄潭较为完整的保存着,而且建设成了省级文博单位。
  众所周知,茶发源于中国。而“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是不可迈过的一页,其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普世价值,有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为人类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宝贵的茶文化遗产。茶树的栽培技术,茶叶的制作工艺,制茶的机具用具,茶叶的贸易,茶叶的饮用习惯和方法,以及茶叶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实物、档案等。这些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等茶文化遗产,能够保留至今,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是唯一的。不仅为中国茶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今天继承和研究,开发系列新产品找到了方向和目标。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将开启贵州茶叶立足全球,面向世界打造茶产业,弘扬贵州茶文化的新纪元。不仅可以提高贵州茶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贵州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综上所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不及见证了中国现当代茶叶经济的发展历程,而且推动了我国茶产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对于研究现当代中国茶科技发展史、交通运输史和国际贸易史都有重要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科技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普世价值。
  把湄潭茶场打造成百年茶叶老企业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至今还没有一家百年茶叶老企业。
  贵州省湄潭茶场,有条件有希望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百年茶叶老企业。其前世今生、人文精神、优势潜力,都具备成为百年茶叶老企业重要条件。但是,它目前仍未摆脱困境,需要及时作出历史性的选择,采取科学的对策。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历史潮流汹涌激荡,市场竞争残酷无情,这对贵州湄潭茶场实现打造百年茶叶老企业的梦想,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之一,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曾经的辉煌与残存的问题)太重。如何卸下包袱,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需要雄厚的资金,非自身一厢情愿即可大有所作为。其二,武装思想,参加战斗。企业自身的疲惫思想、因循守旧思想、庸懒散漫作风,很难让企业走出困境。不是竞争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太脆弱。若要实现百年茶叶老企业梦,企业自身需要重新武装思想,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加战斗。
  要实现百年茶叶老企业的梦想,主要对策有两条。其一,组建一个具有军事战略家思想和气魄的坚强的清正廉洁的领导团队来运筹帷幄,率兵打仗,夺取胜利,这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所在。其二,组建一个科研团队,研究茶叶生产和营销的最新科学最新动态最新措施,及时为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是实现梦想的重要因素。其三,各级党政领导,要为企业制定“特区政策”,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撑,这是实现梦想的根本保障。其四,建设一支敢打仗,能打仗,会打仗,打胜仗的职工队伍,这是实现梦想的基本条件。
  当下,天时地利人和,贵州省湄潭茶场准备好了么?我们有理由深信,再经过二十五年的拼博,贵州省湄潭茶场一定能实现打造成百年茶业老企业的梦想。
  湄潭古茶树资源开发的价值
  1939年5月,张天福等人走遍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西康、四川等地,最终选址湄潭建立西南地区茶叶实验场,也就是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张天福选中湄潭建实验茶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县城边上的象山就有数亩茶园,并且清光绪《湄潭县志》也有记载:“文昌宫业,茶园数亩……”其次,湄潭又是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及的夷州所属的古茶区。
  自2010年10月起这几年间,湄潭县政协副主席周开迅组织我们根据零星的历史线索,对我县的茶文化历史进行系统调查梳理,最终寻找出贵州茶叶第一县的历史文化底蕴。
  湄潭的古茶区的核心是以象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一带地方,含云贵山、大面坡、晒经坡、白筠山、打木垭一带山梁的周边,涉及兴隆镇红坪、大庙场、凉桥、庙堂坝四个行政村。通过调查统计,以上地方共有明清古茶树12400余丛。这仅仅是以调查组所掌握的线索进行统计。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我县明清古茶树应该在两万丛以上。
  1、茶树最大直径18厘米,根块最大直径60厘米,发现腐朽的根系直径30厘米。初步断定,我县远古时期就有野生茶树,茶树种植分几个阶段:1、湄潭隶属古夷州产茶区,从考察客溪蛮子洞说明,大庙场境地居住的先民是土著人,湄潭象山以南一带在明代以前就有茶树。
  2、明初屯兵(湄潭境地设有53屯)来此居住后,开始大量种茶,因此明末湖广巡抚胡钦华隐居客溪后还有“茶百丛”。小泥坝、客溪、湄水沟等地的古茶树群为明代屯兵栽种。
  3、清代至民国年间,兴隆镇红坪、大庙场、凉桥、庙堂坝等村以及复兴镇随阳山、三跳等地的茶园,属于当地大户人家所栽种,客溪白筠山和朝阳寺的茶园属于僧人栽种。
  我们在古茶树资源调查中还发现,大庙场一带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就有专门从事茶叶生意的茶商十余人,茶商的溜板茶很值得今后挖掘。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后,湄潭茶农在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方面得到提升,因此,湄潭成为贵州省产茶大县也就理所当然了。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茶诗指“专写茶的诗”或“诗中写有茶”的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诗经》中的“荼”这种苦菜就是茶,《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许慎《说文》认为:荼、茶同为一物。由此观之,茶与诗的结合由来已久。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横扫华北,进逼东南,大片国土沦丧,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浙大终于在颠沛流离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落脚点——遵义、湄潭。并成立了“湄江吟社”,定期聚集,以抒发他们忧国怀乡之情,表现其在国事艰难时期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坚守不渝的人格。“记存一段文字因缘,藉为他日雪泥之证”。其中湄江吟社的第四次集会时间,正是茶叶的丰收时节,时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场长的刘淦芝教授邀请浙大教授品评新茶,以助诗兴,于是就有了以咏新茶为题的十六首诗和四首词。这些咏茶诗,深深地渗透茶的“德”、“品”,不仅有“和、静、清、寂”,更有“精行俭德”。
  面对湄潭新茶,苏步青更是感概万千,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词,从“客中何处可相亲?”的寻觅,到“碧瓦楼台绿水滨”的诗友相聚,碾茶、煮茶、茶香缭绕中的“鬓丝几缕未归人”,时间之快,感慨之浓,画面感极强,时间好像被浓缩了,愁思染鬓的过程就在一瞬间完成。一松一紧,一张一弛,兴亡之感在品茶的闲情之中得以强化。然而,终究是“翠色清香味可亲,”静寂、清淡、高雅的茶之味,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之味,让人感受家的味道、和谐的喜悦。在茶清香氤氲的气氛中,将杂念沉淀,将心中的阴霾扫走,让心灵澄明,不再为羁旅他乡所困,不为“何处可相亲”所烦,?在旷达的人生中,静下心来领略茶的万种风情,品雅致,避炎热,脱俗情,求宁静。饮茶是一种心境,很多滋味都在一个自我感受,在顺境和逆境保持心境的平和,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就是参禅悟道。在日常品评中,随缘自便,这就是茶的真味,也是浙大文人的人生态度。但毕竟湄江不是钱塘江,西南不是江南,“祁门龙井渺难亲,”家乡沉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想家的滋味不是在禅中可以化解,所以,在前一首诗中,看是平息了内心的思绪,不过是“强自宽心”。由此可见,亡国之痛之深切难已。“乳雾看凝金掌露,冰心好试玉壶春。”化用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在如烟似梦的茶雾中,如看到象冰一样晶莹纯净高洁透明的心。人品高雅,人事和谐,满屋生春。这三首诗组成一组,韵式完全相同,均为“滨、春、尘、人,”在整齐划一中又显灵动,在韵律上给人一种和谐的美。
  保护传承‘申遗’是最好的选择
  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办学,茶叶大师与专家学者采用“一芽一叶”技法创制湄江茶成功。
  随着历史的变迁,炒茶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手工茶早已失传。昔日的传统制茶技艺,如今有很多已失传或面临失传的境遇。
  贵州省已有上千年的茶史,茶是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因此,保护贵州省茶传统制茶技艺,意义重大。让茶的技艺得以整理、固化,曾经流失的茶的记忆得以呈现、欣赏,博大精深的历史得以保护、传承,“申遗”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互动体验中了解茶文化
  文化并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它与音乐、香道文化、茶席的布置、茶具、饮茶氛围的营造等文化紧密相连,了解茶历史的同时是对其他文化的全面认知。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茶文化的专业窗口,收藏茶历史专业场所,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国茶叶博物馆就是以此种方式让大众在欣赏茶艺表演、泡茶、品茶、亲自参与茶事活动中了解茶文化。
  市场上见到的茶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博物馆作为专业机构,有责任为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帮助,指引消费者购买放心茶。
  随着茶文化体验方式的更加多样化。结合精品文物和信息定位展览,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立体显现茶文化将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未来的工作重点。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