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会刮起“南宋风” 茶汤作画惊艳众人

  
  5月6日,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茶博会上,外国留学生们观看学习“点茶”技艺  记者 贾东流 摄
  外国留学生正在茶汤上作画  记者 郑晓  摄
 
  近日,作为“海上茶路”的启航地—宁波,迎来茶文化发展的盛事喜事。昨日,由中国文化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茶文化高峰论坛举行,文化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同期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开馆迎客,琳琅满目的中外名茶汇聚一堂。
 
  如何让传统茶文化成为时尚?传统“茶百戏”体验活动让洋妞们笑成一朵花。而针对中国茶生产大国,缺少世界名牌的现状,专家建议要抓紧“一带一路”的机遇。
 
  可吃可玩,文化遗存“茶百戏”让人大开眼界
 
  “晴窗细乳细分茶”,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饮茶诗句。点茶,代表宋代的饮茶法。而分茶,则是点茶法的高级产物。南宋时期,杭州作为南宋古都,茶馆茶肆遍地,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皆盛行点茶、分茶、斗茶。
 
  在昨天的茶博会上,万里学院的留学生兴致勃勃地向点茶大师学做南宋点茶技艺。只见他们用茶饼碾磨,筛罗出均匀细腻的茶粉。然后,将煮开的山泉水,注入黑釉盏,温盏,然后就是点茶,也是最关键的,将茶粉置入茶碗,注水调膏,指绕腕旋,将茶膏调均匀。再注入适量水,并以茶筅击点,就像我们平时打蛋花一样,掌握轻重缓急,然后便见沫饽形成。再接下来,就是点茶后的分茶,在击打出的茶汤沫饽上作画写字。
 
  记者看到,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在场的洋学生有的画出了漂亮的中国龙,有的画出了凤凰,有的写出一个大大的“福”。妙趣横生的茶百戏,让异国友人笑得像花儿一样。
 
  “点茶的乐趣还在于其后衍生的斗茶,斗茶是辨识茶叶好坏中延生出来的茶类比赛,也称为茗茶,主要是斗色、斗浮、斗味,即斗茶汤的色香味;还要比试击点茶汤发生的沫饽是否能够比较长久地挂在茶碗内壁,也就是吃盏的时间长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研究员徐南眉介绍说,分茶可用茶膏调制绘画,也可以用水线点注创作,该技艺正在申请文化遗产。
 
  据了解,“茶百戏”是一种蕴酿于唐末五代、亡于清代后期的茶艺技艺。“泡茶、煮茶现在算家喻户晓了,但这种好玩又能吃的茶水画很少见。”前来体验的不少宁波美女也很痴迷“茶百戏”,连连说“好开心、好时尚,不但有穿越宋代的感觉,也使人感觉到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家学者畅谈“一带一路”与茶文化发展机遇
 
  一边是妙趣横生的茶艺表演和体验,一边是高端大气又紧贴茶农的茶文化高峰论坛。
 
  在昨天的茶文化高峰论坛上,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出席并发表主旨为茶文化定位和责任的茶文化三题演讲。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大陆各城市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茶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认为充满文化活力的民间交往和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土壤。
 
  专家认为,茶自古就是“一带一路”的中国符号,从茶之生、茶之育、茶之制、茶之储、茶之水、茶之饮,以及茶之器、茶之火,都包含着“和”的精神,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相契合,与“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相契合。在“一带一路”上撒播茶及茶文化的种子,用当代的语言讲好中国茶文化的故事,用国际化的视野推动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中国茶的国际化传播,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也是当代茶文化即茶人的责任。
 
  “2014年,全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茶产业与世界主要产茶地相比,差距较大。中国茶园面积占世界60.6%,但茶叶产量只占世界的40.5%。外销茶经济效益低下,低档茶成为出口打产品,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的出口价一直在每公斤3到4美元徘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学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副院长姚国坤指出,中国一个茶的生产大国,却不见在世界上树立一个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值得深思,在新常态下,要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倡导“茶为国饮”,拓展内销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品牌意识,通过创新让更多名牌国茶走向世界。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