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5一

找到约53,746条结果 (用时 0.033 秒)

石一龙:龙爷的茶路

悲悯

现行科普茶书通常将普洱茶划归为黑茶的一个门类,而我一直致力将其独立为第七大茶类。

命运机缘让我踏上云南这片热土,直面朝气蓬勃而又云雾重重的普洱茶生产营销现实。我的初衷并非是成为这么样的一位批评者,对普洱茶的前因后果抽丝剥茧,善意引导。在这里,我更愿意像茶叶一样安享如水的日子。

然而,面对所见所闻种种普洱茶界真实,我的心反而不堪其痛。

比如老茶,民国的老茶,甚至是清代的,它们经历了战火动乱的劫难,在民不聊生的时代,保存下来,甚至有在海外发现的。

如何鉴别,如何像古玩字画那样鉴定,确实是一个难题。

这遍地的老茶客,脑洞大开地编造着他们的寻茶奇遇,而这世间所有的谎言和神话,都在他们的老茶与千百万的故事中自圆其说。

多少人会在意,茶界“大师”们薪火传承的背后,金钱与利益环环相扣,他们默默完成了对世人的欺诈。

1、告慰良心

人们需要健康、放心的茶饮,茶界需要安全、生态的茶品。

2018年,我写了《最好不要喝小青柑》,反响强烈,不到半年,微信公众号单篇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收获诸多信息。

这种慢流量只能证明,面对如此不明生产来历的新生产品,喝茶的人总有怀疑这茶是否能喝、是否安全的。

或者说我建议不要喝合成的茶产品,那就变得不是那么回事。

我写文章揭示批判,诉说我的所知,是为告诫茶商,告知消费者,告慰天地良心,其实你我都心知肚明。

以爱茶之心护茶,为茶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尽茶人应尽的绵薄之力。

我一直秉持坦诚,尽管也有批判的声音。

2、爱茶写茶

2010年,我开始全面接触并深入研习普洱茶。

喜茶之心一发不可收拾,一切从喝茶开始。

至今深入茶山八年之久,走遍云南各地茶山,遍饮各大山头茶泉。

尽管俗事缠身,稍有闲暇便历山赴寨,煮泉烹茶,学而时习之。

年复一年,爱茶之心与日俱增,专心研究茶事的想法愈加强烈。广交茶人,结识茶农,认真向云南本土老茶人求教,对茶的了解日益深刻。

天时、地利、人和,时间为我积淀了对普洱茶不良现状批判的认知力量。

8年后,我着手普洱茶批评性的写作,迄今文章数已近百。要么亲赴茶山,取证写实;要么洞察行业,批判揭示。我写普洱茶,发现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遇到什么问题,就剖析什么问题。

2018年6月到8月,我多次去往西双版纳、临沧等地州的各处茶山,为的就是所写的文章有力量、有根基,从做一个言之有据的茶人开始。

那段时间写作了《“天下霸唱”老班章》《易武之巅薄荷塘》《双江勐库黄金茶“冰岛老寨”的审论》……

随后写了关于“八八青饼”、“小青柑”等的批评文章。

还有关于“曼松”商标关于争议的诉讼,正在等候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一审裁决,是非曲直,总是无关我个人的利益。

很多人以为我不过是诗人兴起,随便写几篇而已,突然横空出世,“骂够了”,就会像很多茶人那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几发批评与批判直言的茶文,周帅调侃说我是“茶界鲁迅”,还被某公众号拿出来影射嘲讽了一番,那我只能看后放下,任何批评总是警醒我,让我慈悲喜舍,洞见自己。

3、命名“德宏味”

2018年9月,我将目光投射在德宏州体量巨大的古树茶资源上。

从9月到12月,我几赴德宏,跋山涉水,实地调研。当时,德宏茶还没什么名气,德宏古茶资源大多栖息于深山老林,无人管理。

这里的茶农基本上还是遵从着“随遇而安”的古老作息习惯,守着品质高端的“绿色宝库”过着贫困的日子。

丰富的古树茶资源,是一块生机勃勃等待开发的黄金地,也是德宏州茶农脱贫致富的倚靠,于是我投身于此,醉心于此,忘情于此。

我想好好写写这里的茶,让全世界把目光投到这里,让它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

从那时起,走遍德宏各县市茶山,写遍这里的每一个拥有茶叶资源的角落,成为可能。

德宏茶注定与我结缘,甚至会渐渐以“好”字当头的茶品面世、走红。

之后,一个人的德宏茶路。从《梁河走笔》《芒市茶路》《陇川行纪》,到《盈江掠影》《德宏味的意境》,一直到《在中国茶膏博物馆的演讲》,提出漫漫茶路上一直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概念——“德宏味”。

如今,“德宏味”与“德宏古茶”交相辉映,他们必将改写普洱茶的历史,以最美好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我还说过:“德宏味”是云南普洱茶最后的净土。

4、批评与审问

当下鱼龙混杂的茶界,少不得批判和揭示。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批评者。

一味的姑息纵容,必定毁掉茶市,毁掉茶的大雅,毁掉喝茶人的生活意境。

2018年,除了《小青柑最好不要喝》,我还写了不少批评篇目。

7月,我写“八八青饼”,揭露国营勐海茶厂1989年7542普洱茶“神话”。

8月,我写“高杆古树”,告诉消费者,你喝不出来的“高杆古树”或许就是一个伪概念、伪命题;批判暴涨中的大益“轩辕号”,是“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故伎重演;发文审问,疯狂的大益“千羽孔雀”,这场泛金融期货游戏是养鸟还是卖茶?撰写茶界现形记,解剖“台湾普洱茶大师”石某人。

9月,我写“茶艺培训乱象”“娘炮”与“茶泡”,驳古树茶治病论,揭开“山竹”下千羽孔雀的面纱。

11月,我写“普洱教父”白先生二千万一筒的普洱茶,提醒消费者物非所值,真假难辨的普洱茶炒作圈套。

12月,我写邹家驹的“偷梁换柱”之计,努力维护“茶道”文明和普洱茶关于生茶的基本常识。

跨过2018年,来到2019年,我一如既往。

1月,我写“小罐茶”,声援助茶界的科学创新,开启新一年的普洱茶批评之路。

2月,我问2003年班章六星孔雀青饼是否值20万?继续善意引导消费者。

批评与审问,伴随2018年我的寻茶路,辞旧迎新。

5、“和谐”事件

2019年2月18日,我写《茶界天坑“碎银子”,智商税的收割机》一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不到半日,阅读量近十万,转载上千,反响积极热烈。正当火热传播之际,被“和谐”于网络的襁褥,戛然而止,不见天日。

原文已经无法查看,但有读者WL留言是这样说的:“碎银子绝对没有添加任何东西,我要说添加的话就是蒸的时候放糯米香叶一起蒸做成一颗一颗的,我说用液压机你就懂了。其制作过程就是在茶叶发酵出胶的时候用液压机压成条状,然后再继续渥堆发酵。抛光打磨也就是用那个搅拌机,把它的边角棱角磨圆磨亮一点而已。”

经此一事,让人觉得原来茶界多了“不许说话”“不许声张”“不许批评”的“禁言”法则。

为消费者发声,揭露篡改历史用以虚假宣传、利用“新型实用专利”蒙混品质成为被禁止的事。荒唐!

“关系”成为“恶”的通行证,但多少消费者,终究已经认清了该品的真面目。

激浊扬清,我还会继续批评审问。

2019年开始了,茶界的春天不会远了!

6、即见未来

“清者互持,鄙者忘义。”

有些时候,说真话未必被认可,满嘴谎言未必“行不通”。

普洱茶批评这条路上,充满着艰难与险阻。处处充满利益均沾的群体,批评者啊,你要小心。批评与被批批评,原本可以在普洱茶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个进步的契机。

但面对利益,从来不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投机者。

善与爱,正义和德行,是上天赋予人性的最美之物,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与茶道的精神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是最好的新时代。

茶的本质,不会因为唯利者的忘形,而被重新定义。但一个又一个怀以良心做茶的人,会将茶的世界重新推向盛世。

茶界的“泡沫”当然不会是故事的全部。

我们,都期待着普洱茶独立成科,蒸蒸发展的那一天。

 2019.02.28

南川茶品牌建设策划之我的浅见(一)取名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南川区大树茶品牌策划与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特经处,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重庆市农技总站,重庆市农科院茶研所等单位领导人、西南大学茶学系多名教授以及南川区经作中心领导、南川各茶叶企业负责人等分别就南川区大树茶品牌策划中茶公用品牌定名金佛山古树茶、金佛山大树茶、还是金佛山野生大树茶进行热烈的讨论和诠释,会上专家们还就南川区大树茶产品开发指明了方向。就这次会议内容,笔者有些不同观点,在这里简单说说:

       在南川区品牌策划茶产品公用品牌定名上我认为不管是金佛山大树茶、金佛山古树茶、还是金佛山野生古树茶等名称都不宜用来作为南川区大树茶公用品牌名称,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看金佛山大树茶这个名称,大树顾名思议就是高大的树木,虽然能算得上大树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年代才能长成,但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不能将南川大树茶的古老一下子代入,更不能让人们一下子知道南川大树茶是一个大叶型的古老茶树品种,显然不管是南川大树茶或者金佛山大树茶这样称呼都不适宜,况且“大树茶”已在云南省的大关、盐津等地作为地方品种进行了植物学命名登记,这有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纷争风险。

       再看金佛山古树茶或者南川古树茶这个命名,业界内习惯将树龄一百年以上的大树茶叫古树茶,我们分布于金佛山的野生南川大树茶完全符合这个称呼命名,但近年来随着南川区大力支持大树茶产业的发展,人工种植面积短时间之内将突破万亩,虽然这些种苗都是来自于古树基因,但人工种植十来年的树龄我们能叫它古树茶吗?恐怕大树也算不上吧?今后我们命名古树茶的产品怎么样面对市场和消费者?我们能给消费者解释这是我们种植的古树茶吗?到那时相信随着消费者们一句“金佛山古树茶或者南川古树茶不是古树而是人工种的小树”这样的评价就会给这个产业带来灭顶之灾的,所以以古树茶这样的定名定位也有局限性,不合适。

      同理叫金佛山或者南川野生古树茶的局限性更大,更不适宜作为区域性公用品牌的命名。

      以笔者看来,南川大树茶区域性公用品牌名起名“南川茶”比较合适,请看如下分析:

    一,早在上世纪,茶学者张宏达先生就产自于南川金佛山的野生大树茶进行了植物学分类命名登记叫“南川茶”,这个植物学命名可以说是我们目前说的南川大树茶的唯一权威身份证,“南川茶”是一个独立的茶品种,是唯一就是财富。(请百度一下)南川茶(学名Camelliananchuanica)其形态特征一一“小乔木,高5一8米……”

这个命名的植物学解释清楚权威地地注明了南川大树茶所有特性:“野生,乔木,大叶种,树龄古老”全覆盖,很适宜扩广,无学术品名纷争之忧。

     二,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南川南川南方之山川,嘉木即茶,“南川茶”的命名不是很好地印合了茶经开篇之经典吗?都说做茶要靠做文化,茶经就是最好的茶文化,通俗地说就是早在唐朝的茶经就给了“南川茶”一个说法。“南川茶”是一棵有故事的茶。

      三,就在前几天,南川区荣获“十佳魅力城市”,这将是南川区走向大中国,走向全世界的一大契机,也是南川区携带各类特产提速走向大市场的加速器,虽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六大高级别桂冠的“金佛山”也是世界的,自然资源的区域性要大于行政区划区域性,但目前“金佛山”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金佛山”知名度要在短期内超越“魅力南川城”显然不现实,可以说某种角度上说金佛山要走出去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魅力南川城”这样的宣传才行,事实上就目前来讲在人们的认知中金佛山只是南川拥有的一个景点而巳。所以定名“南川茶”会比“金佛山茶”更有利于扩大影响,传播会更快。更适合作为区域性公用品牌使用。

      综上所述,把“南川茶”作为区域性公用品牌使用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再在产品包装上加上一个“古树”、“大树”“野生”或者“金佛山古树、金佛山大树等二级分类标注就能把产自于南川的各种茶产品全覆盖,利于合力打造南川茶品牌,也有利南川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持不同看法者有冒犯之处请谅)

紫金蝉茶:一片“小树叶”变成十亿“大金山”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在紫金脱贫攻坚征程中,茶产业已经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据统计,仅2019年,全县共有5791个贫困人口享受茶产业发展红利,分红900多万元,茶产业引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紫金生态环境良好,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是种植茶叶的黄金宝地。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借助区位优势、气候资源和茶产业基础,主动对接大湾区的“大平台”“大网络”“大市场”,以打造大湾区优质“茶罐子”和建设“全国蜜香茶之乡”为目标,紧抓河源市打造东江上游产业带、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的契机,加快茶产业发展。短短几年时间,紫金茶产业实现规模从小变大、管理从散乱到规范、品牌由弱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紫金茶”,已经成长为广东三大名茶之一,成为紫金的绿色生态名片。

在茶园务工的村民。近年来,紫金茶产业已经成为引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冯晓铭 摄

据统计,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5万亩,到今年底种植面积将突破5万亩,总产量达3500吨,茶产业综合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紫金茶连续三年(2018-2020年)在广东十大好春茶评选活动中蝉联第一,紫金茶区域品牌价值达34.8亿元,2020年紫金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就业、入股“多渠道”助农增收

近日,记者走进紫金县紫城镇蓝坑村的紫金客茶谷,漫山遍野的茶树翠绿欲滴、长势喜人,采茶工人正忙着摘取鲜嫩的茶叶。

“目前,我们的茶叶种植面积为2000亩,下一步,计划扩大至1万亩,打造‘北回归线上的万亩茶旅综合体’,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紫金客茶谷负责人何东波对记者表示。

“客茶谷”是紫金全力打造的万亩茶旅综合体,直接或间接地带动3000多人就业。黄赞福 摄

温杯、醒茶、冲泡、出汤……走进紫金客茶谷,紫金县紫城镇白溪村村民凌伟连正为游客展示沏茶的“十八般武艺”,紫金茶蜜香浓郁、喉韵回甘。

凌伟连的爱人因尿毒症而失去工作能力,家中还有两个小孩,她的家庭也因此致贫。“现在我在茶园工作,不仅方便照顾家庭,每个月还有三四千元收入,加上政府的低保补贴,日子过得也轻松一些。”凌伟连说。

除了带动贫困户就业,让贫困户入股茶企,是紫金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举措。

何东波告诉记者,该茶园带动周边30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1781人,吸收“以奖代补”等扶贫入股资金5231万元,土地入股200余亩,已发放分红444.3万元,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劳动就业人数达3000多人。入股农户每年可按照入股本金11%至13%的比例分红,分红期限为10年或15年,贫困户可长期稳定获得分红收益,收入有保障。

紫金客茶谷由紫金县紫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2020年河源市重点项目之一,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紫金县茶叶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4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打造多彩茶园、林下茶种植、生态康养、客茶产学研及体验、客家文化风情、乡村田园综合和户外运动七大功能区,将建设成为带动紫金县茶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产业扶贫的主要载体。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茶旅融合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项目带动实现绿富“双赢”

位于紫金县龙窝镇彭坊村的龙王嶂,群山叠翠、云雾弥漫,这里土质湿润,空气清新,海拔860多米,昼夜温差十分明显,没有任何污染,良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优质的龙王绿茶。

“我们通过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本地区茶叶产业化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紫金县承龙嶂龙王绿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东灵表示。

据统计,龙王绿茶种植基地茶叶种植面积1500多亩。近年来,该基地带动周边10多个村的2750户村民(其中贫困农户255户)种植茶叶,并间接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4850多人就业。其中,龙窝镇的官田、连塘、慎田、洋头、礼坑等省定贫困村共投资入股500万元,每年按入股进行分红,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承龙嶂茶园群山叠翠,海拔860多米,昼夜温差明显,没有任何污染。良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优质的龙王绿茶。黄赞福 摄

茶企带动、大户示范、农户种植、务工增收、贫困户入股、茶园开展多种经营等,是紫金茶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为推动茶企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紫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其中《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对带动农户种茶的企业,政府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每带动25户协议农户新种茶50亩,给予扶持资金5万元;对引资合作新种茶园500亩以上,且能带动50户农户按统一要求新种茶100亩以上的茶企,政府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万元。同时,该方案还积极鼓励农户(含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流转,与其他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茶叶龙头企业签约发展茶产业。

“紫金蝉茶”异军突起

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一指示精神在紫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借助区位优势、气候资源和茶产业基础,主动对接大湾区的“大平台”“大网络”“大市场”,以打造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陆续出台了《紫金县东江上游茶产业带项目实施方案》《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8年)》《紫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创建等各个环节给予资金支持,全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通过几年努力,紫金茶产业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转变,质量兴茶、品牌兴茶已经走在全市前列。

据统计,目前,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1.8万亩增加到2019年4.5万亩,已形成以紫城、龙窝、南岭等镇为中心的茶产业经济带,是广东茶叶的主产县之一,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将突破5万亩;茶产业综合年产值由2015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9年7.96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亿元。同时,2018-2020年紫金共20款茶产品荣获“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2018年4款、2019年8款、2020年8款),连续三年在全省各参评县中排名第一。

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紫金展区亮点纷呈,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茶业专家、专业协会、经销商以及广大茶客前来品赏,交流切磋。紫金茶获得了该届茶博会茶王赛金奖,得到了权威人士以及广大茶客的充分肯定。

除了茶叶质量稳步提升之外,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也取得可喜成绩,“紫金蝉茶”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紫金蝉茶·蜜香万家”的品牌口号深入人心。2019年,“紫金萱—紫金蝉茶”荣获中国优质好茶评选金奖、“中茶杯”第九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特别金奖。目前,紫金茶区域品牌价值34.8亿元,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五,紫金蝉茶正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名茶。紫金县茶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和现代化方向加速发展,并成为紫金产业扶贫的重头戏、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打造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引领区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紫金县茶山游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以紫金客茶谷为代表的茶旅融合体系建设成效初显,茶旅融合展现强大活力和广阔前景。未来,茶旅融合将是紫金县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今后,紫金将在茶旅基地建设、茶文化提升、品牌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在基地建设上,将加快茶产业基地的融合发展,依托紫金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一批以客茶谷为代表,望得见山、看得见茶、留得住人的茶旅融合基地。在强化茶文化内涵建设上,深挖紫金茶的历史、文化、民俗、制茶工艺、独特的品质,向外界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促进“茶旅文”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在加大茶品牌推广上,以“紫金蝉茶”品牌建设为抓手,规范品牌,统一标准,建立标准化的营销体系,促进紫金茶与大湾区市场对接为纽带,提升紫金茶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加快市场开拓上,发挥龙头企业在茶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积极引进各种人才,进一步开拓市场,推动茶旅融合。

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的同时,未来紫金将根据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和市委“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发展新路”战略路径,打造生态经济新标杆,以“一核、一带、四圈、八园”(以紫城镇为核心,以紫城、龙窝、苏区、南岭等镇为茶产业种植带,打造蓝坑村、黄花村、彭坊村、庄田村四个片区示范圈,发展八个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规划,高标准建设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打造紫城、龙窝、南岭等多个茶产业辐射圈,延伸发展茶产业链,逐步形成茶产业生态景观长廊和茶旅一体化发展集聚区,并积极申请紫金蝉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高“紫金蝉茶·蜜香万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把紫金茶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省绿茶发展引领区、全省茶叶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引领区、山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引领区。

短短几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帮扶单位特别是深圳龙华区的大力支持下,紫金茶这片“小树叶”正成长为一座“大金山”,带动紫金脱贫攻坚、振兴发展,成为紫金争当“融深”“融湾”排头兵的靓丽名片。

找到约53,114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3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