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特殊工艺价值之独有的晒青工艺

  普洱茶的“膏化现象”代表什么?简单地说有两点特质:

  一是具备大量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营养物质(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普洱茶四大价值(四)----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详细阐述);

  二是历经漫长岁月仍然是不腐、不败、不霉。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以北京故宫现存的茶品为例,虽然清朝时期有大量的各地名茶上贡至清朝皇宫,但能留存下来的唯有普洱茶的三个品种:一是普洱茶团(又名万寿龙团);一是有完整竹壳包装的七子饼茶,另一个则是普洱茶膏(至今仍在故宫珍宝馆展出)。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三款普洱茶产品能够经历上百年历史,没有出现霉变及腐败呢?答案只有一个——普洱茶特殊加工工艺所致。

  那么,普洱茶加工工艺到底是什么?它的特殊性又是什么?这种特殊的工艺价值又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从生物技术的角度,探寻普洱茶特殊加工工艺之迷。

  一、独有的晒青工艺----普洱茶发酵前的预处理

  一提到“晒青”,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是《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的关健词之一。

  虽然我们熟悉“晒青”一词,但对它的理解也经常流于表面,对它隐藏的技术秘密更是了解甚少。以云南现有的普洱茶生产为例,很多企业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质量问题,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晒青”工艺出现的漏洞,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不采用“晒青”工艺,其产品质量的低劣也就在所难免。

  “晒青”是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初级加工阶段,是普洱茶发酵前对茶菁的预处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茶菁相对脱水和“整条”的基础上,完成茶菁与自然界微生物菌群的第一次“自然接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自然接种”主要是以有氧菌为主;“晒青”之后的毛茶在压制紧压茶(俗称的自然发酵)与现代熟茶的渥堆工艺(人工发酵)则实现第二次“自然接种”,此次的微生物菌群与第一次不同,是以厌氧菌为主。由此,我们说,“晒青”工艺不仅是普洱茶关键技术之一,而且是绝对不能“弱化”和轻易改变的工艺技术。

[page]

  那么,普洱茶的“晒青”工艺到底包括那些内容,它的特殊性又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晒青”工艺是普洱茶从茶叶采摘到初级加工若干道工序的总称。它具体包括:①採摘,②萎凋,③杀青,④揉捻,⑤复揉,⑥晒干,⑦分拣等。

  它最核心的技术是独有的三个特性,是隐藏在“晒青”工艺流程表面下的关键技术,也是“晒青”工艺质量关键控制点,具体包括:

  (一)加工环境的特殊性要求

  “晒青”工艺的加工场所主要以露天晒场为主,屋内加工为辅。

  这就要求加工场地除了相对干净之外,还有一个特殊要求,即自然环境中大量的微生物菌群的存在。我们说,加工场地的干净在任何地区都能实现,但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存在,且这个微生物菌群的特性又是这个自然环境的独有,就比较难实现。云南各地普洱茶所表现的不同“风味”,除了各地大叶种茶叶存在细微的差别外,更多地是因为不同地域微生物菌群差异造成。云南普洱茶自古就有“一山一味”的说法,这种“风味”的差异性不仅使普洱茶“百花齐放”,同时也增添了普洱茶人追逐不同茶品的乐趣。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我们不怕普洱茶存在的各种“风味”,怕的是普洱茶没有“风味”,因为没有“风味”的普洱茶一定是加工场所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菌群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制作工艺出现的“硬伤”所致。云南有经验的普洱茶制作者非常注重“晒青”毛茶的品鉴,并根据品鉴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取舍。所谓“看茶制茶”高水平的发挥,就是从“晒青”毛茶的品鉴开始的。(中国普洱茶网组织文章http://www.puercn.com

  笔者在云南曾听到一个有趣的事例,一位茶农对自家屋内的一批“晒青”毛茶出现品质下降给出了一个答案:是他家的“茶虫子”病了。这里所说的“茶虫子”其实就是微生物菌群。虽然他不知道微生物菌群是什么,但他清楚,导致他茶叶品质下降的原因不是他的“手艺”,而是他家的“茶虫子”——微生物菌群产生变异所致。

  因此,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菌群----主要是有氧菌,对“晒青”过程中茶叶的“干预”,对普洱茶品质的走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普洱茶的“晒青”过程,必须在符合自然环境要求的场所完成。具体有三点:

  1.“晒青”的加工场地应处在云南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特定的子系统之中,最好是临近原始森林,其自然植物茂密,多物种并存。这样的环境必然会生成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其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它最具特点的自然属性。

  2.“晒青”场地除了要求它特有的自然属性外,还要求其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这种高度的要求最好在800米以上,具有早晚温差较大的特点。这种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及温差的要求便于微生物菌群的“优胜劣汰”,其适应性极强。

  3.“晒青”加工的场地与生活区应有一定距离,避免生活污水及垃圾对微生物菌群造成“危害”,并对“晒青”毛茶产生“二次污染”。

  (二)加工过程温度的特性

  在普洱茶“晒青”工艺中,温度的掌控是其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云南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普洱茶制作方式,其温度的掌控十分严格,一般都不超过60℃。也就是说60℃是普洱茶的品质在未来走向好与坏的“临界线”。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简单:茶叶中内含的各种化学“酶”,在超过60℃后,立即“失活”。而这些“酶”往往有“催化剂”的效能,是普洱茶发醇过程中必需具有的“活性因子”。在这方面,普洱茶界也存在一些争论:

  一是认为普洱茶“杀青”工序与绿茶的“炒青”相似,都是在铁锅高温状态下完成,其温度都是90℃----100℃之间。一些人认为,晒青毛茶,甚至普洱茶生茶就是绿茶。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一过程,我们会发现,普洱茶鲜叶在高温铁锅里的“杀青”是翻炒的过程,当茶叶接触到高温的铁锅壁时,停留的时间极“短”,几乎是瞬间,又通过翻炒的方式将茶叶抛向空中,让空气的温度迅速使茶叶降温,其叶片的温度始终不超过60℃。而且整个的过程大概在三----五分钟内即告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鲜叶迅速脱水,茶叶变得柔软,为下一道工序“揉捻”做准备。这与绿茶的“炒青”绝然相反,绿茶是将鲜叶在铁锅内“高温炒制”,其茶叶始终不离铁锅,铁锅的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茶叶的温度也在75℃以上。如绿茶经典茶品龙井茶的炒制,虽然分“青锅”和“辉锅”两种工艺,但无论是青锅还是辉锅,都是动作连贯,一锅到底,并一气呵成。绿茶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两点考虑:一是绿茶的主要工序(除包装以外)必需在铁锅内完成,是鲜叶到成品一锅到底,一气呵成的过程,是成品的完成,不是半成品的概念;二是高温的过程,破坏茶叶固有的“酶”,使其失去活性,不使成品产生变化,将茶叶的品质“定格”。同时,这种高温过程也可提高茶叶的香气(俗称高温提香),使成品茶带有明显即饮性特征,愈是新出锅的茶叶品质愈好,反之,品质会迅速下降。

  二是对茶叶中的“酶”认识不足。很多人清楚普洱茶是发酵的技术,但对发酵过程,尤其是发酵底物内含多种物质所能达到的发酵“动能”认识不足。一些普洱茶企业干脆抛弃“晒青”做法,采用“烘青”手段(茶叶的温度在75℃以上)。他们认为“烘青”工艺的采用不仅可以解决普洱茶规模化生产问题,因为“晒青”工艺毕竟受场地、天气等因素的制约,产量及生产周期受到局限;同时,“烘青”工艺也使得新生产的普洱茶在香气方面好于“晒青”茶,品尝起来较“晒青”茶柔和。但是他们不知道,“烘青”这种高温的手段恰恰对茶叶中的“酶”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而普洱茶缺少这些“酶”做催化剂,其发酵是不成立的,而没有发酵机理的普洱茶不是普洱茶。目前市场上很多普洱茶存在一个现象,新出品的普洱茶,试泡之后,品质尚可,但存放几年后,品质却愈来愈差,存在“形存质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烘青”造成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60℃是普洱茶的“生死界”,这不仅体现在晒青中温度的掌控,同时,在普洱茶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到“自然发酵”与“人工发酵”阶段,这一界线的把握更为严格。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