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普洱茶“质”的理解

  爱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也不断的追求高品质的普洱茶品,但很多人对普洱的了解不全面,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单一地片面地去了解和品鉴,难免对普洱茶的品质把握不准。要对普洱茶的优劣有一个较准确的判断,必须从质、形、色、香、味、气、韵七个指标综合地进行鉴别,对七个指标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地准确地作出判断。
 
  “质”是所有指标的基础。没有“质”,后面的六个要素无从谈起,所以对普洱茶“质”的判断和理解是品茶者的第一要务。我对普洱茶的“质”的理解是: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仓储最重要。
 
  没有好的原料,不可能有好的茶品,而原料的品质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产地、时序、树种(树形)等。
 
  产地的不同,普洱茶的风格特点和物质含量也不一样,由于受到土壤土质、植被、海拔、经纬度、气候、日照、降雨量等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以形成的品质就有差异。如易武茶,由于生长在澜沧江下游,热带雨林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其所形成的共性特点就是香扬、水柔、汤甜。勐库茶由于生长在勐库大雪山下,澜沧江的中游,海拔相对较高,纬度较高,日照较好,其形成高香、刚烈、刺激性强的共性特点。要评鉴一款茶,了解其生长的区域至关重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澜沧江中下游两岸产普洱茶的区域可对应四个方位分四种口感,即东南柔、西北刚、西南涩、东北苦。各个产区有各个产区的特点,很难在这方面分出优劣,只能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来选择了。
 
  采摘的季节对茶质的影响也比较大,总的来说春茶为上,秋茶次之,冬夏最差。但如果是古树茶,春茶秋茶又各有千秋,春茶香好,秋茶气足,大致上可总结为春香秋韵夏苦冬涩。
 
  云南四季不分明,基本只分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至九月初;旱季在每年的九月至第二年的四月。一般情况下,茶区的降雨量都在1900毫升以上。雨季的降雨量非常充沛,尤其是5-7月份;到了旱季降雨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从2009年起到现在云南已经连续几年大旱了,但这几年的普洱茶价格却每年不同程度的上升。生长在雨季的茶其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所以内质较差。如果生长在旱季,其生长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所以内质较好。
 
  树形不同对内质也有影响,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古树茶(茶农称大树茶)、老树茶和台地茶(茶园茶)之别,其成分、气味、色泽、香韵等都有区别。古树茶优于老树,老树优于台地,还有人工修剪的和自然生长的树形不同对茶的品质也有影响,自然生长的优于人工修剪的,自然生长的一般生长在多树木的杂生地,自然养分充足,陆羽的《茶经》论“野者上,园者次”。
 
  普洱茶的原料是普洱茶“质”的基础,没有好的原料不可能做出好的普洱茶品,但不同的人做出的普洱茶品质却不一样。为什么?
 
  工艺,制作工艺是保证茶质正常表现的关键。举一个例子,有一条非常好的海鲜鱼,一个懂厨艺的厨师做出来味道又好,又没有腥味。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做出来味道就不好,而且腥味很明显,这就是工艺水平和用心程度的问题了。制作普洱茶也一样,如果你不懂得制作工艺,没有用心去加工,再好的原料也不可能做出好的普洱茶品。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分二个阶段:一是粗加工;二是后期成形加工。粗加工又分为采摘、萎凋、杀菁、揉捻、日晒干。后期加工分为分检、称量、蒸软、压制、烘干和包装等。如果是熟茶,中间增加一道发酵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影响茶质和茶性的发挥和后期转化。
 
  萎凋,就是采摘下来的茶菁要及时晾开,让其快速走水,防止其发热发酵,有利于杀菁。如果萎凋时间过长,又会影响茶叶的鲜爽度。
 
  杀菁,目的是快速走水,终止其发酵,分为铁锅手工炒菁,毛茶厂的蒸菁或烘菁,其中的铁锅手工炒菁最好。杀菁最关键的是杀菁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杀菁不熟(过轻),毛茶的形状、色泽、茶汤等带有绿色,青味较重,影响香气。如果杀菁过度,色黑且带有焦味,这些都是影响茶质和茶性发挥的关键技术,也是后期转化的关键环节。
 
  揉捻,是破裂茶叶的细胞壁,破损角质层,使茶叶揉成紧结条索,让毛茶看起来条索结实沉重,色泽润亮有光泽。揉捻要适度,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一般情况下,芽和叶嫩度好要轻揉、时短,叶粗老要重揉,时长。如果揉得过轻,细胞壁破裂少,条索粗松,在冲泡中茶叶水渗出物少,滋味淡薄,汤色泛黄,但苦涩味轻。现代很多商家喜欢这样做茶,在品赏新茶时,让人容易接受,以达到销售目的,但揉捻轻的茶对后期的转化有很大的影响。揉捻过重,细胞壁破裂多,在冲泡时水渗出物快,难以掌控,滋味不稳定,苦涩味会重。所以,揉捻是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晒青,是揉捻后进行的干燥,晒青的毛茶含水量最适合后转化。干茶色墨绿,有一股太阳香,茶汤透亮,叶底具有荷香或花香,香气自然纯正。如果是烘青,由于温度高,含水量很低,不利于霉活性的存活,影响其后期的转化。一般情况下,普洱茶晒青原料,汤色泛黄,苦涩味重些,但苦涩退化很快。烘青的茶叶,新茶滋味清爽些,有糯米或板栗香,但转化后苦味保持,不退化。晒青茶存放多年后,叶色变红,烘青茶叶色变黑,冲泡后晒青茶底微皱黑褐,烘青茶底平滑光鲜,底色接近红茶。在存放陈化过程中,烘青茶遇到湿度大的环境会变苦,在冲泡品尝中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所以,晒青工艺的茶比烘青工艺的茶的品质优胜。
 
  蒸压,一般分手工石磨压制和机器压制。手工压制的茶饼松紧度适中,转化相对紧结,转化慢些,一般情况下,原料较少的好茶都采用手工石磨压制,如易武的古树茶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石磨压制。厂家茶由于量大,基本上都是采用机压。又由于石磨压制的茶饼较松软,在开茶时容易成条状,茶叶在冲泡时,水渗出物较均匀,滋味丰富,而机压茶较紧结,开茶时容易断碎,冲泡时水渗出物较难把控,滋味不稳定。所以,笔者认为石磨压制的茶饼和机器压制的茶饼也存在品质的不同。
 
  综上所述,加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茶的品质造成影响,要喝到好的茶品,除原料的因素外,加工工艺是保证品质的关键要素。
 
  仓储,很多人认为仓储的好坏不属于普洱茶“质”的范畴,而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缺失的。我以前讲过好的普洱茶有三个好,即原料好、工艺好、存放好,这三个好缺一个都不是好的普洱茶。试问,如果一款普洱茶,它的原料非常好,古树纯料春茶,加工工艺也非常好,没有任何的缺陷,但买回去后由于存放不当,若干年后再拿出来喝时,发现已发霉变质了,香、气、味等都已变化了,而且难以入口了,你还认为这款茶是好茶吗?所以,我们品鉴一款普洱茶时一定要对这款普洱茶的存放问题进行鉴评,是否还有品饮的价值,是否对身体有害。
 
  由于普洱茶的特性决定了普洱茶与其他茶的区别,决定了普洱茶的后期品质。一般情况下,仓储有干仓和湿仓之分。湿仓茶,在品质上很大程度已改变了普洱茶的真性味,口感上已缺少精气神,尽管作退仓处理也不可能恢复它原有的品质了,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追求湿仓茶的滋味,但从未来看,湿仓茶不能成为普洱茶的主流走向,不久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关于存放的环境和条件对普洱茶的后期品质变化的好与不好,尚且没有定论,但根据经验和茶友们反映的情况,相对来论,存放的环境较高温高热的茶,转化较快,转化较快的茶,口感汤色相对较好,但香气韵味就差一筹;如果存放的环境四季分明,立体式气候,湿度低的地方,转化较慢,气足韵厚保持相对较好。
文:李光春(作者系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考评员)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